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三多回来了 > 第358章 驻训申请风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不过团长也提了要求:安全第一,训练要科学,还特别嘱咐要和钢七连的高城和睦相处,不能争强好胜。

何洪涛眉头微微一挑,随即了然一笑:高城啊?难怪团长特意叮嘱。那小子是出了名的火爆脾气,咱们老三你也不是服软的主。你们两个刺头碰在一起,可得收敛点性子。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坚定:不过你放心,驻训期间我会多盯着点。咱们是去练兵的,不是去争高低的,绝不会给团长添麻烦。

这话说到我心坎里了!李卫国重重点头,站起身对着两人正色道,现在我们来分分工!李刚,你立即通知各排,让战士们连夜整理个人装具和训练器材。武器弹药按满编标准清点装箱,明早五点准时集合出发!

李刚啪地立正敬礼,转身就往外走,步伐中透着掩饰不住的兴奋。

李卫国又看向何洪涛:老何,驻训方案我拟了个初步框架,你帮我把把关。重点突出野外生存、战术协同和夜间作战这几个课目。既要保证训练强度,又要科学组训,不能让战士们受伤。另外,和钢七连的协调预案也得加上,万一涉及训练场地、水源分配等问题,我们要主动沟通,避免矛盾。

何洪涛点头应道:没问题,我这就去完善方案,今晚一定赶出来给你过目。他看着李卫国意气风发的样子,又补充道,战士们知道要去草原驻训,肯定要兴奋得炸锅。我再去各排转转,提醒大家把该带的物资备齐,特别是防寒、防蚊虫的装备。草原那边条件艰苦,准备工作一定要做细致。

考虑得很周到!李卫国拍了拍何洪涛的肩膀,眼中闪烁着斗志,就这么办!明天一早,咱们三连就开拔,让高城看看,咱们红三连的兵,个个都是好样的!

何洪涛笑着应下,转身投入工作。

连部里,李卫国独自站在军旗前,指尖轻轻摩挲着桌沿。墙上的红旗在微风中轻轻拂动,仿佛在为他送行。他脸上的兴奋渐渐沉淀为坚定的决心——这两个月,他一定要让红三连在草原上淬火成钢,练出真本事,绝不辜负团长的信任。

更重要的是,他终于争取到了这个机会。现在,他倒要看看高城还有什么办法打他手下那些好兵的主意。

深秋的午后,阳光透过开始稀疏的杨树枝叶,在六连战士们保养枪械的区域投下斑驳的光影。王磊正蹲在地上,仔细地用通条清理着步枪枪管,耳边忽然传来一阵不同于往常的嘈杂声。他抬起头,循声望去。

只见不远处三连的营房前,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三连的战士们正有条不紊地将各种物资装车,背包被捆扎得棱角分明,像一块块青灰色的砖块;战术背心、睡袋、给养箱被一件件传递着,稳稳地码放进军用卡车的车斗里,已经堆起了半人高。

“哎!三连的兄弟,你们这是要去哪儿啊?这么大阵仗?”王磊忍不住直起身,朝着一个正在往车上搬防潮垫的三连上等兵喊了一嗓子,语气里满是好奇,手里还拎着沾着枪油的擦枪布。

二班长闻声停下动作,抹了把额角亮晶晶的汗珠,胳膊肘顺势顶在卡车冰凉的门框上,喘着气笑道:“去草原!驻训俩月!明天一早就出发。听说那边天地开阔,没遮没拦的,正适合狠练野外生存和战术协同!”

“草原?!”王磊的眼睛猛地一亮,像是黑夜里的车灯被骤然点亮。旁边几个原本埋头擦枪的六连战士也瞬间被吸引了注意力,纷纷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问:

“是那个有五班的草原?就是传说中把‘流浪之地’变成‘尖兵摇篮’的神奇地方?许三多在的地方?”

“那个兵王许三多是不是就在那边呢?听说他一个人能把整个班的训练都带起来!”

“对啊对啊,三连的兄弟,快给说说!”

“可不就是嘛!”三连的二班长看着六连战友们羡慕的眼神,语气里也带上了几分自豪,他拍了拍手上的灰,“团里就批了我们连和钢七连的申请!为这事儿,我们李连长往团部跑了不知道多少趟,嘴皮子都快磨破了,总算批下来了!”

这话像一颗烧红的火星,“噗”地一下掉进了六连战士们早已干燥的心田里。王磊再也按捺不住,连手里的擦枪布都顾不上放好,随手一扔,拔腿就朝着六连宿舍楼的方向狂奔而去,胶鞋踩在营区的水泥路面上,发出“咚咚咚”急促而有力的响声。

“连长!连长!大事!”他一头撞开连部虚掩着的门,手扶着门框,胸口剧烈起伏,气喘吁吁地喊道,“三连……三连他们要去草原驻训了!整整俩月!”

正伏在办公桌上,对着摊开的训练计划蹙眉思索的六连长张猛,闻声“唰”地抬起头,手里的钢笔尖在纸张上划出一道突兀的痕迹,差点把笔甩出去。

“你说啥?!”他猛地站起身,甚至没顾上抚平因久坐而皱起的军裤,声音里充满了惊愕和急切,“确定是草原?就是有五班在的那个草原?”

“千真万确!”王磊用力咽了口唾沫,试图平复急促的呼吸,“我亲眼看见的,三连的人都在往卡车上装物资了,浩浩荡荡的!他们的人亲口说的,团里批了,明天就出发!”

张猛的眼神瞬间亮得惊人,如同暗夜里的探照灯,但这光芒只持续了一瞬,就迅速被一层更浓的焦灼和急色所覆盖。

他心心念念那片广袤而神秘的草原,更惦记着草原五班——那个曾经在团里被戏称为“发配之地”、“流放角落”的小小哨所,硬是被一个叫许三多的兵,用近乎偏执的韧劲和汗水,盘活成了一块淬炼精兵的沃土。

不仅许三多自己成了全团闻名的尖兵,连带着五班原来那几个看似“没啥出息”的兵,也个个脱胎换骨,成了能在考核中拿名次的硬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