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家的温暖与重量,如同给林凡披上了一层无形的铠甲,让他在应对外部风浪时更加沉稳从容。“镜面”协议持续生效,有效地迷惑和消耗着潜在的窥探者,为dSm和“创世纪”争取着宝贵的喘息与发展空间。“织网”计划稳步推进,继北欧之后,又在东南亚和南美成功落地了两个智能电网升级项目,dSm作为“未来能源解决方案领导者”的形象日益巩固。

然而,林凡深知,真正的平静只是表象。他手中掌握的“创世纪”,是一颗一旦现世必将震惊世界的惊雷。他必须在这颗惊雷引爆之前,做好万全的准备。

SSG(磐石安保集团)的成长速度远超常规。在林凡近乎无限的资源投入和系统隐性加持下,这支隐秘力量已经发展成为一支具备全球快速反应、信息绝对优势、以及有限战略威慑能力的“私人军团”。他们的活动范围,早已超越了传统的地面与网络,开始向海洋与天空延伸。

数艘经过特殊改装、具备侦察、监视和有限拦截能力的“商业船只”,以dSm远洋资源勘探的名义,悄然游弋在关键航道上。几架拥有超长航时和先进传感设备的“气象观测飞机”,则在不同空域执行着“科研任务”。这些海空平台,与“天眼”卫星网络共同构成了一个立体的、覆盖全球主要区域的监控与预警体系。

“山峦”向林凡汇报时,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兴奋与凝重:“boss,SSG目前已初步具备对特定区域的‘非侵入式’态势掌控能力。我们可以提前发现、跟踪并评估大部分潜在威胁。”

林凡看着全息沙盘上代表SSG力量部署的、密密麻麻的光点,微微颔首。“保持隐蔽,继续强化。我们的目标不是炫耀武力,而是确保在需要时,有能力隔绝一切干扰。”

除了武力盾牌的加固,林凡也开始着手进行“软实力”的布局。他指示dSm战略投资部,开始低调地、分散地入股或收购全球多家具有影响力的独立媒体、智库以及科技文化传播平台。并非为了控制舆论,而是为了在未来“创世纪”公开时,能拥有多个不受传统权力集团左右的、可以发出理性声音的渠道,引导公众进行客观认知,避免被恐慌或别有用心者带偏节奏。

与此同时,“创世纪”南极基地并未完全沉寂。在林凡的授意下,一支小规模的科研团队留守基地,继续进行着聚变能源的“精细化”研究,重点聚焦于小型化、模块化以及与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协同应用。这些研究看似是主流聚变研究的自然延伸,实则是为未来大规模、分阶段推广聚变能源进行技术储备和路径探索。

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如同暴风雨来临前,海面下汹涌的暗流,表面却异常平静。

然而,一场意外,打破了这种精心维持的平衡。

dSm旗下的一家专注于高能物理基础研究的欧洲实验室,其一名核心研究员在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无意中展示了一份关于“极端条件下等离子体约束稳定性分析”的报告。这份报告本身经过了严格的脱敏处理,并未涉及“创世纪”的核心数据,但其分析思路和采用的某些非主流数学模型,却与“创世纪”解决湍流抑制问题的关键路径有着惊人的相似性!

这份报告立刻引起了与会几位顶尖物理学家的高度关注。虽然他们无法仅凭此就推断出dSm已经掌握了可控核聚变,但敏锐的学术直觉告诉他们,dSm在这个领域的深度,恐怕远超外界想象!

消息通过学术圈迅速扩散,很快就被“暗影”团队捕捉到,并作为最高优先级情报呈报给林凡。

林凡看着报告,眼神瞬间变得锐利。千防万防,终究还是出现了纰漏!虽然这只是蛛丝马迹,远未触及核心,但足以让那些最顶级的、拥有深厚学术背景的对手,将怀疑的目光牢牢锁定在dSm身上!

“通知该实验室负责人,立刻召回那名研究员,进行内部审查。同时,启动‘净化’程序,全面排查所有可能涉及‘创世纪’间接信息的对外交流活动,确保此类事件不再发生。”林凡的声音冰冷,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是,boss!”

“另外,”林凡沉吟片刻,“通知‘山峦’,SSG进入二级戒备状态。加强对所有关键设施和核心人员的保护。我有预感,真正的试探,很快就要来了。”

无声的惊雷,其前兆的闪电,已然划破了寂静的夜空。

林凡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与那些阴影中的对手之间的博弈,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更加危险的阶段。

他必须加快步伐了。

在惊雷真正炸响之前,他需要让手中的力量,成长到足以应对任何挑战的程度。

下一步,是该考虑,是否要提前启动路线图中某些原本计划在后期实施的步骤了。

(第八十三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