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二十八章 裂痕

明线与暗线并行的日子,在平稳中流淌了数月。dSm的影响力与日俱增,“烛龙”技术开始如同当年的电力一样,悄然融入全球经济的毛细血管,改变着从工业生产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林凡作为这一切的推动者,声望达到了顶峰,被无数人视为引领时代的巨人。

然而,巨人的阴影之下,细微的裂痕开始悄然显现。这裂痕并非来自外部的敌人,而是源于内部,源于那被高速发展和巨大成功所掩盖的人心。

裂痕首先出现在dSm中层管理层。随着“星系计划”的推行,权力下放,众多“行星”团队拥有了极大的自主权。这固然激发了活力,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一些团队的负责人,在掌握了相当资源和技术优势后,心态开始发生变化。他们不再满足于仅仅作为dSm生态的一部分,开始渴望更大的独立性和话语权,甚至私下接触外部资本,探讨分拆或独立运营的可能性。

王漫妮通过资本网络最先察觉到这些暗流。有几家风投机构隐晦地向她打听,某些dSm下属团队是否有可能接受外部直接投资。她立刻提高了警惕,将情况汇报给了林凡和樊胜美。

“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樊胜美在处理人事方面经验老到,“权力和利益是最好的试金石。有些人,共患难易,同富贵难。”她已经开始着手梳理内部忠诚度评估体系,并准备启动一轮针对中高层的价值观强化培训。

几乎与此同时,安迪的“暗影”团队也监测到,网络上开始出现一些不和谐的杂音。一些匿名的、看似内部人士的爆料,开始质疑dSm技术垄断带来的“新型数字鸿沟”,抱怨dSm合作条款“过于严苛”,甚至隐晦地暗示林凡权力过于集中,缺乏制约。这些声音虽然微弱,但传播速度很快,明显有组织推动的痕迹。

“有人在带节奏,”安迪分析,“不像是外部对手的手法,更可能来自内部某些失意者,或者……被外部势力蛊惑、自认为受了委屈的合作伙伴。”

林凡听着这些汇报,脸上看不出喜怒。他早已不是那个初获系统的穿越者,经历了无数风浪,对人性的复杂有着清醒的认知。dSm的蛋糕做得太大太快,自然会引来无数觊觎者和自认为分配不公者。

“按照预案处理。”林凡的指令简洁明了,“对内部,胜美,该谈话的谈话,该调整的调整,必要时,清除害群之马。对外部舆论,安迪,引导主流声音,同时深挖幕后推手,保留法律追诉的权利。”

他的态度强硬而果断。在文明跃迁的关键时期,他不能容忍内部出现任何可能动摇根基的纷争和分裂。dSm必须保持高度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然而,这些内部管理上的波澜,并未引起林凡过多的情绪波动。真正让他心头蒙上一层阴影的,是“回响计划”的进展,或者说,是毫无进展。

南极基地的计算网络日夜不停地扫描、分析,投入了海量资源,但那个来自玉夫座方向的信号再也没有出现过。它就像宇宙中的一个幽灵,惊鸿一瞥后便彻底消失,留下无尽的谜团和等待。

这种未知的、漫长的等待,比明确的威胁更让人感到压抑。林凡有时会独自在深夜接入南极基地的观测界面,看着那片寂静的星空,试图用直觉去捕捉那可能存在的、微弱的“回响”。

他知道,内部的裂痕可以凭借权力和手腕去弥合。但那来自深空的沉默,却可能预示着远超人类想象的、无法掌控的变数。

就在他处理完一批关于内部人员调整的文件,准备稍作休息时,他的私人加密通讯器收到了一条来自未知编码的信息。信息内容比之前的更加简短,只有两个字,却让林凡的瞳孔骤然收缩:

“小心。”

没有落款,没有来源。

林凡盯着那两个字,眉头紧锁。这条信息与之前的风格截然不同,带着一种急迫的警告意味。

“小心”什么?

是小心内部的裂痕?

还是小心那来自深空的……未知回响?

抑或是,两者皆有?

林凡站起身,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窗外,阳光明媚,dSm总部园区内一片欣欣向荣。但他却感到,一股新的、更加隐秘的风暴,正在晴朗的天空下悄然凝聚。

(第一百二十八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