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三十八章 引力低语

“天脊”站捕获的异常引力波信号,被林凡列为比“回响计划”更高级别的绝密,代号“低语”。所有相关数据被物理隔离存储,研究仅限于“溯源”小组核心成员及林凡本人。破译工作进展极其缓慢,这种以引力为载体、其编码逻辑完全不同于人类任何已知信息体系的数据流,仿佛是天书一般。

就在研究陷入僵局时,林凡做出了一个更为大胆的决定。他指示“天脊”站,在下一次预测的地脉能量脉冲峰值时刻,尝试向信号来源的大致方向,发送一段极其简短、经过特殊编码的“问候”信号。这段“问候”并非使用电磁波,而是利用前哨站的部分设备,模拟出类似“低语”信号的引力波特征,内容仅仅是基础数学和物理常数序列。

这是一个冒险的举动,无异于在黑暗中向一个未知的存在打招呼。但林凡认为,被动等待破译可能永远没有结果,主动的、克制的接触,或许是打破僵局的唯一方式。

指令被忠实执行。在预定的时间,“天脊”站向着虚无的深空,发送了那段承载着人类文明最基本逻辑的“引力问候”。

随后,便是漫长的、令人窒息的等待。

一天,两天……一周过去了,没有任何回应。监测设备只捕捉到宇宙永恒的背景噪音和地球自身规律的脉动。

就在林凡几乎要认为这次尝试失败,或者那个“低语”源根本就是一个无意识的自然遗迹时,转机在第八天的深夜降临。

“天脊”站的紧急通讯直接接入林凡书房。值班研究员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

“接收到回应!重复,接收到回应信号!信号源位置与之前‘低语’信号源高度重合!模式类似,但结构……结构更加复杂!”

林凡瞬间睡意全无,快步走到终端前。屏幕上显示着刚刚接收到的数据流,其复杂程度远超之前的“低语”,仿佛一个简单的疑问,得到了一个充满细节的、冗长的回答。

“立刻进行初步分析!尝试寻找规律或重复模式!”林凡下令,心脏不受控制地加速跳动。

初步分析结果很快出来。这段新的“引力回响”中,确实包含了大量重复出现的、具有分形特征的数学结构,并且隐约嵌套着某种周期性的元素,仿佛在描述某种运动轨迹或者……星图?

“溯源”小组连夜工作,陈教授和吴教授试图从数学和天体力学角度解析,墨老则从符号和周期的象征意义入手。

数小时的分析后,一个令人震惊的发现浮出水面:这段“回响”中嵌套的周期性元素,经过数学转换后,竟然与太阳系内某些不规则运行的小行星和柯伊伯带天体的轨道参数,存在高度相关性!它更像是一份……动态更新的“太阳系内部天体运行监测报告”!

这个发现,让所有知情者都感到一股寒意从脊背升起。

那个隐藏在暗处的“低语者”,不仅在监听,更在持续不断地监控着整个太阳系!它发送的,是“监控日志”!

它是谁?是某个远古文明的监视者残骸?是某个外星文明的无人前哨?还是……某种人类无法理解的、基于物理法则自然形成的“宇宙免疫系统”?

可能性一个比一个惊人,也一个比一个可怕。

林凡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无论“低语者”是什么,它目前表现出的只是观察和记录,并未表现出任何攻击性或交流意愿(除了对“问候”的程序化回应)。这或许是不幸中的万幸。

他下达了更严格的封口令,并指示“天脊”站,暂时停止主动发送任何信号,转为持续监听和记录。在完全理解对方意图和性质之前,任何进一步的刺激都可能带来无法预料的后果。

他独自坐在书房里,窗外天色微明。一夜未眠,但他毫无睡意。

来自玉夫座遥远星系的模糊信号,与近在咫尺的、监控着太阳系的未知“低语”……宇宙的真相,正以一种远超他想象的方式,缓缓掀开冰山一角。

他意识到,dSm和他个人,已经不知不觉地,站在了一个关乎整个文明命运的交叉路口。

前方的道路,迷雾重重,但脚步,已无法停下。

(第一百三十八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