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六十一章 余波与黎明

K-714-delta碎片在南极远古遗迹的力量下汽化消散,毁灭性的海啸威胁随之解除。消息如同燎原的野火,通过各种渠道迅速传遍全球,将濒临崩溃的恐慌情绪硬生生拉了回来。

环太平洋沿岸,那失控的逃亡潮逐渐停滞,人们从绝望的疯狂中清醒,带着劫后余生的茫然和难以置信的庆幸,开始缓慢地、秩序混乱地返回家园,或者寻找临时安置点。 governments 全力投入救灾和秩序恢复,清理着混乱中造成的创伤。

dSm和“守夜人”在其中扮演了隐形却关键的角色。王漫妮协调的物资供应链和dSm基金会的救援力量,在最混乱的时刻提供了宝贵的支持;安迪的信息网络协助各国政府更有效地疏导人流和发布准确信息。

然而,危机并未完全过去。

“大地抚慰”计划虽然成功缓解了落星坳等关键节点的能量压力,但全球地质应力在“回响者”潮汐和之前积累的能量的共同作用下,依旧处于高位。在碎片危机解除后的第四十八小时,一场里氏8.2级的强震毫无征兆地袭击了某个位于大陆内部断裂带上的城市。

尽管dSm提前发布的匿名预警让该地区有所准备,撤离了部分人口,但地震的威力依然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伤亡。城市化为废墟,通讯中断,数以万计的人被埋在瓦砾之下。

灾难的焦点,从悬而未决的灭绝危机,转向了具体而惨烈的现实创伤。

林凡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下令dSm基金会和SSG救援队立刻前往灾区,动用一切可动用的设备和技术,不惜一切代价展开救援。dSm储备的高能量食品、药品、便携式“烛龙”能源单元和生命探测仪,在废墟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拯救了无数濒临绝望的生命。

他本人也通过视频连线,亲自协调dSm资源的投放,并慰问了前线救援人员。屏幕上那些满目疮痍的景象和救援人员疲惫却坚定的面孔,让他再次深刻地意识到,文明的脆弱与坚韧。

与此同时,关于这次危机的真相,也开始在高层和特定圈子里逐渐清晰。dSm(以及背后的“守夜人”)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无法再完全掩盖。那个匿名却精准无比的预警,那不可思议的碎片消失,以及dSm在救灾中展现出的远超常规的组织能力和技术装备,都指向了这个新兴的巨头。

钦佩、感激、猜忌、恐惧……各种复杂的情绪交织在一起,投向dSm和林凡的目光,变得更加复杂。

“盖亚方舟”联盟在危机结束后,悄然解除了封闭状态,但其核心成员对dSm的态度变得愈发微妙。他们意识到,dSm掌握的力量和秘密,可能远超他们的预估,“利维坦”试图掌控dSm的念头,在绝对的力量差距面前,不得不暂时搁置。

“守夜人”则与dSm的关系更加紧密。共同经历的生死考验,让这种合作超越了简单的利益交换,多了一份信任与默契。“掌灯人”亲自向林凡表达了敬意,并表示“守夜人”的知识库和资源,将更大程度地向dSm开放。

南极的裂口已经完全重新冻结,恢复了亿万年的沉寂。十二面体和远古遗迹仿佛从未出现过。但林凡知道,那里沉睡着人类尚无法完全理解的遗产,既是宝藏,也可能再次成为风暴的源头。

一个月后,最紧急的救援阶段过去,灾后重建提上日程。全球各地因地质活动造成的破坏也在逐步清理和修复。社会秩序慢慢恢复,但这次事件留下的心理创伤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将长久存在。

林凡站在dSm总部修缮一新的观测台上,看着脚下这座城市逐渐恢复往日的活力,只是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一丝惊魂未定的气息。

许子言被顾佳接了回来,小家伙似乎长大了一些,不再像以前那样无忧无虑,偶尔会看着天空发呆,问林凡:“爸爸,星星还会掉下来吗?”

林凡摸摸他的头,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说:“我们会保护好我们的家。”

他转身回到办公室,桌上是堆积如山的文件——灾后重建的合作请求、各国政府试探性的接触、新的技术合作意向、以及dSm内部需要梳理和总结的庞大事务。

旧的危机已经过去,但世界已然不同。

黎明到来,照亮的是一个满目疮痍却又充满未知可能的新时代。

而dSm和林凡,站在这新时代的起点,注定将成为引领方向的关键力量之一。

(第一百六十一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