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七十九章 新的坐标

与深海“维护者”的成功( albeit 极其初步的)意识沟通,为dSm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这不仅意味着人类多了一个需要谨慎对待的“邻居”,更揭示了一种超越传统科技树的交流方式——基于意识共鸣与星球韵律的感知。

林凡下令,“灯塔”计划增设“意识科学与场交互”研究分支,集中神经科学、物理学、哲学等领域的专家,系统性地研究这种共鸣现象的机理、可重复性及潜在风险。他深知,这种力量若被滥用或误解,后果同样不堪设想。

同时,“深蓝之眼”的策略调整为“尊重性共存监测”。所有探测器保持最大限度的静默,仅进行被动记录,绝不再进行任何形式的主动信号发送。dSm需要时间消化这次接触带来的信息,并重新评估人类在地球生态中的位置。

外部世界,GR3联盟框架下的全球深海活动监管协议,在经过数轮艰苦谈判后,终于得以通过。这为限制“普罗米修斯之手”等组织的肆意勘探提供了法理依据,尽管执行起来依然困难重重,但至少树立了一道屏障。

就在林凡认为可以稍微喘息,专注于内部消化和基础研究时,“守夜人”“掌灯人”传来了一条新的、令人震惊的消息。

“我们破译了‘低语者’回应信息流中,一个之前被忽略的、指向银河系其他方向的‘坐标标签’。”“掌灯人”的声音透过加密信道,带着一丝难以置信,“其中一个坐标……指向了一个非常近的…… 恒星系统。”

“多近?”林凡的心跳漏了一拍。

“就在 比邻星 。”“掌灯人”缓缓道,“而且,标签附带的元数据暗示……那里存在一个…… 活跃的‘守望者’级信号源!”

比邻星!距离太阳系仅4.22光年!那里可能存在一个活跃的、与南极遗迹同等级别的文明遗产,或者……更甚者,一个尚存的“守望者”文明分支?!

这个消息的冲击力,丝毫不亚于发现深海“维护者”!它意味着,人类在宇宙中可能并非孤独的后来者,就在离家园如此之近的地方,就可能存在着另一个文明的痕迹!

“信号源状态?能确定是什么吗?”林凡急问。

“无法确定。距离太远,信号极其微弱且经过加密\/衰减,我们接收到的只是‘低语者’转发的‘存在性提示’。”“掌灯人”回答,“但‘低语者’特意标注出来,说明这个信号源具有相当的重要性。”

林凡陷入了沉思。比邻星……那里确实存在一颗已知的类地行星——比邻星b,位于宜居带内。难道上面真的有,或者曾经有过……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脑中迅速成型。

“苍穹之盾”计划刚刚起步,“逐星者”飞船虽然先进,但跨越4.22光年进行载人探测,依旧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但是……如果是无人探测器呢?利用“守望者”遗产中关于超光速通讯(并非旅行)的某些理论雏形,以及“烛龙”能源的小型化,是否可以建造一个能够抵达比邻星、并传回数据的星际探测器?

这将是一个比“逐星者”更加雄心勃勃,也更加艰难的计划。但其潜在回报——直接获取另一个恒星系统的文明信息——是无可估量的!

他将这个想法与“守夜人”和dSm核心团队进行了沟通。反应是两极的。一部分人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是人类迈向星际文明的必经之路;另一部分人则担忧这会过早暴露人类的存在,可能引来未知的风险,尤其是在对深海“维护者”和“低语者”意图尚未完全明晰的情况下。

争论持续了数日。

最终,林凡做出了决定。

“启动‘远航者’计划。”他在一次绝密会议上宣布,“目标:研制无人星际探测器,前往比邻星,确认信号源性质。原则:绝对谨慎,以隐蔽和观测为首要任务,非必要不进行任何主动接触。”

他看向在座的每一个人,目光锐利:“我们知道得越多,才越安全。将自己封闭在摇篮里,并不能避免危险降临。我们需要眼睛,看向更远的地方。”

新的坐标已经点亮。

人类的视野,即将首次真正意义上……跨越恒星。

(第一百七十九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