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天。

早朝刚刚结束。

工部尚书便第一个冲出了奉天殿,一路小跑,直奔工部衙门。

他这反常的举动,立刻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朱元璋刚刚走下龙椅,看到他这火急火燎的样子,不由得有些好奇。

“那老小子,屁股着火了?”

李善长捋着胡须,笑道。

“陛下,臣听闻,昨日燕王殿下去了工部,说要造什么‘水泥’、‘沥青’,用来修路。”

“想必是今日出了成果,尚书大人这是急着去看呢。”

“水泥?沥青?”

朱元璋眉头一挑,也来了兴趣。

自己那个三儿子,总能捣鼓出些新奇玩意儿。

“走,咱也去瞧瞧!”

他大手一挥,便带着李善长、刘伯温,等一众文武重臣,跟了上去。

当他们赶到工部时,工部衙门的院子里已经围了一圈人。

工部尚书正蹲在一个灰不溜秋的石墩子面前,一脸的惊奇。

那石墩,正是昨日用混凝土浇筑而成的。

朱元璋走上前,皱眉问道。

“这就是那什么水泥造的?”

工部尚书见皇帝亲至,吓了一跳,连忙起身行礼。

朱棡也在此地,他上前一步,对朱元璋点了点头。

“父皇,正是。”

朱元璋绕着那石墩走了一圈,伸脚踢了踢,纹丝不动。

他撇了撇嘴,眼中带着怀疑。

“看着也不怎么样嘛。”

说着,他直接对旁边的侍卫喊道。

“来人,给咱取个大铁锤来!”

很快,一柄硕大的铁锤被送了上来。

朱元璋二话不说,双手握住锤柄,深吸一口气,朝着那石墩猛地砸了下去!

“铛!”

一声巨响,震得众人耳膜嗡嗡作响。

朱元璋只觉得一股巨大的反震之力顺着锤柄传回,震得他虎口发麻。

他定睛一看,整个人都愣住了。

只见那坚硬的铁锤,仅仅是在石墩表面,砸出了一个浅浅的凹坑和几道白色印子。

“这……这么硬?!”

朱元璋倒吸一口凉气,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这玩意儿,可比寻常的青石坚固太多了!

一旁的常遇春早就看得手痒难耐。

“皇上,让臣来试试!”

他上前一步,从朱元璋手中接过那柄大铁锤,掂了掂,觉得还不够劲。

“换个更大的!”

很快,一柄几乎有半人高的巨型攻城锤被两个士兵合力抬了过来。

常遇春大喝一声,独自一人便将那巨锤举起。

他双目圆瞪,手臂上的肌肉虬结贲张,青筋暴起。

“喝啊!”

伴随着一声暴喝,他将全身的力气都灌注到双臂之上。

抡圆了巨锤,朝着那石墩狠狠地砸了下去!

“轰!!!”

一声前所未有的巨响炸开!

烟尘四起,碎石飞溅,离得近的官员甚至被气浪推得连连后退。

所有人都死死地盯着烟尘的中心。

待烟尘缓缓散去,眼前的一幕,让在场的所有人,都瞬间石化了。

只见那柄巨大的攻城锤头,已经有些变形。

而那个平平无奇的石墩,在承受了这一击后。

表面虽然出现了一个更深的锤坑,但主体结构,竟然完好无损!

没有裂开!

所有人的嘴巴都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眼珠子瞪得滚圆。

这……这他娘的是什么怪物?!

常遇春也是一脸懵。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又看了看那柄大铁锤,脸上写满了怀疑人生。

自己全力一击,就算是一块巨大的花岗岩,也得裂开几道缝吧?

这玩意儿,居然只是掉了点皮?

朱元璋快步上前,伸手在那白点上摸了摸,触手坚硬冰冷。

他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怀疑,变成了狂喜。

“好!好东西!真是好东西啊!”

他猛地回头看向朱棡,眼神亮得吓人。

“三儿,此物,该当何名?”

朱棡微微一笑。

“回父皇,此物名为水泥。”

“水泥?”

朱元璋念叨着这个新奇的名字,越念越觉得顺口。

朱棡继续介绍道。

“父皇,水泥不仅坚固,而且造价低廉,工期极短。”

“若用此物修筑城墙、堡垒,其坚固程度,将远胜于夯土与砖石。”

朱元璋的呼吸都急促了些。

他仿佛已经看到,大明边境上,一座座由水泥浇筑而成的雄关要塞拔地而起。

到那时,北元的骑兵,还如何南下?

“不止于此。”

朱棡指了指不远处,那里铺着一小段黑色的路面。

在阳光下,那路面泛着奇特的油光,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有些刺鼻的气味。

“父皇,诸位大人,请随我来。”

众人怀着好奇,跟着朱棡走了过去。

“此物名为沥青,乃是石油炼制后的产物。”

“将其与砂石混合,便可铺设路面。”

朱棡率先踩了上去,脚下的路面坚实而平整。

朱元璋也学着他的样子,踩了上去。

脚感与泥土路、石板路截然不同。

没有泥土的松软,也没有石板的硌脚,走在上面异常舒适。

“这路……好走!”

朱元璋走了几个来回,忍不住赞叹道。

朱棡笑着解释。

“父皇,沥青路面不仅平整,而且不惧雨水冲刷。”

“日后,无论是商旅通行,还是大军调动,都将畅通无阻。”

“再也不会出现‘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的窘境。”

“行军速度,至少能提升三成以上!”

“三成!”

朱元璋的眼睛瞬间瞪圆了。

对于一个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马上皇帝,他太清楚这“三成”意味着什么了。

这意味着奇袭、意味着支援、意味着战场的绝对主动权!

李善长和刘伯温等人,也瞬间明白了这黑色路面的战略价值。

“殿下真乃神人也!”

“此二物,乃国之重器!”

“天佑我大明!”

大臣们的赞誉声此起彼伏。

朱元璋大手一挥,声音里带着决断。

“用!”

“给咱狠狠地用!”

“传咱旨意,工部即刻成立水泥司、路政司。”

“先从金陵城开始,把所有的主干道,都给咱换成这种水泥沥青路!”

“咱要让这天下的道路,都变得平坦宽阔!”

“咱要让这大明的疆域之内,条条大路通金陵!”

皇帝的雄心壮志,在广场上空回荡。

随着朱元璋的一声令下,整个大明,都仿佛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

短短数月之间,金陵城内便焕然一新。

原本狭窄泥泞的街道,被宽阔平整的水泥路所取代。

道路两旁,还用白色的水泥砌成了排水沟,城内的积水问题得到了改善。

一些富商大贾,更是率先用上了水泥,盖起了一栋栋坚固的新式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