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当值的太医很快就来了,一番望闻问切后,松了口气。

万幸,只是因情绪波动过大,加上暴食,积滞中焦后,引发了腹痛。

胖知知疼的满脸冷汗,却还是竖起耳朵,听到太医说情绪波动过大,选择性忽略了后面的暴食,松了口气。还好还好,跟倒掉山楂麦芽茶没有关系。

太医很快开了方子,侍女们立刻忙着去抓药、煎药。

成王夫妇亲自守着,一小口一小口地给疼得哼哼唧唧的小胖子喂下了苦涩的药汁。

也许是药效发作,也许是折腾累了,小胖子终于停止了哭泣,眉头紧紧皱着,在双亲的安抚下,终于睡着了。

徐沅宁和明若清守了大半夜,直到天快亮了,儿子都没什么动静,才真正放心下来。

明若清已经被折腾的没脾气了,压低声音对一旁的徐沅宁说:“以后教孩子看来还是不能动手啊。”

徐沅宁也很无奈:“父皇金口玉言,这十个手板心本来就逃脱不了。我看,还是因为那顿不好克化的晚膳。这段时间,吩咐小厨房清淡一点吧。”

明若清虽然觉得那个小胖子听说这个消息肯定会悲伤不已,但也没有说什么,他也觉得那顿晚膳应该占很大成分。

昨晚泰宏阁灯火通明,人仰马翻,虽然没有立刻上禀景和帝。

但明若清告假的帖子很快就递到了昭和帝手里,景和帝自然也就知道了。

“这个太子也是的,明若清这小子都没动手打知知,还传什么口谕呢,教训两句得了。还有这个明若清,不想打你早说嘛!搞得朕以为知知难逃一劫,赶忙让太子去传口谕,既要照顾儿子还要照顾孙子的情绪,综合下来才换成了打左手。现在好了,朕倒是成了罪魁祸首。”

景和帝怨念满满,任谁一个早朝上完,突然发现致使孙子遭罪的是他,哪个五旬老人都会很生怨的。

这就好比一家人说好的为孩子的未来创造美好的教育环境,一套操作下来,只有他还在河里泡着一样。

景和帝虽然不知道现代有个背锅的词语,但他确实感受到了肩膀的沉重。

胖知知迷迷糊糊的睁开眼,还没彻底睁大眼睛,一张放大的写满担忧的威严脸庞凑到了他的眼前。

“啊——”小胖子吓的一个激灵,直接从床上弹起来,困意瞬间跑光了。

“皇、皇爷爷?您怎么…….离这么近?”吓死我了!

景和帝被孙子的反应弄的有点尴尬,连忙直起身,干咳两声掩饰:“朕来看看你,可还难受?”

胖知知惊魂未定的拍了拍小胸脯,正准备老老实实回答。

忽然间,福至心灵。诶,皇爷爷的语气,胖知知的小脑瓜飞速运转。

原本因为受惊而稍微红润的小脸,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黯淡下去,长长的睫毛无力的耷拉下去,小嘴微微撅起,发出了气若游丝且蕴含天大委屈的声音。

“不难受了……只是没什么力气,脑袋也晕乎乎的,想起昨天父王,这么凶的打了我十个手板就很难受。”

一边说,一边还往景和帝怀里钻。

景和帝听了不住的在心里埋怨俩个没用的儿子,太没眼力见了,揣度圣意都做不到。

“皇爷爷,您说,知知以后要是再生病或者没考到甲上,是不是就永远拿不回玩具啦?”

窝在景和帝怀里的小胖子说话声音里还带出了哭腔,显得更加可怜无助。

“那些玩具都是皇爷爷还有爹娘给的,一想到再也见不到它们,知知心里好难受呀,就更没精神读书了……呜呜……”

景和帝是什么人,前朝后宫加在一起都斗不过他,孙子这点小心思,在他眼里就如透明一般。

他现在觉得这小胖子应该是没什么大事了,为了点玩具都能如此绞尽脑汁、卖力表演。

这孩子真是,机灵的让人哭笑不得,都病成这样了,还不忘算计他的玩具。

罢了罢了,看在他确实遭了罪,又这么努力的份上。

景和帝摇了摇头,决定答应他。

但故意板起了脸,戳了戳小世子胖嘟嘟的脸颊:“臭小子,跟皇爷爷在这儿耍心眼呢?”

胖知知以为被识破了要挨骂,缩起脖子,准备装死。

还是没忍住抬眼看了一眼皇爷爷,面上却是没有生气的样子,含笑看着他。

景和帝看到胖知知又怕又还偷看的样子,早就绷不住露出了笑容。

“行了行了,瞧你那点出息,以后拿了甲下就可以来换一个玩具了。”

胖知知不知道为什么,脑子一抽突然问了一句:“这次月试算吗?”

景和帝在想这究竟是父子天性,还是教育的耳濡目染,这个不要脸和得寸进尺的劲和他那个废物小儿子简直一毛一样。

胖知知没有等到皇爷爷的回话,暗自神伤。哎,看来还是得等下一次月试才能接回他心爱的玩具们了。

小世子这次生病在昭和帝的默认下愉快的躺了两天。

他当然不会无聊啦!虽然三三沉睡了,但宝华公主进宫探望了呀。

自然把小翠和小红也带上了,撸猫撸的快乐的小世子上一秒非常心虚。下一秒想起三三在沉睡,不一定知道,就变得理直气壮起来。

徐沅宁没有管和猫玩的快乐的儿子,八卦起了宝华公主的事宜。

自从上一次宝华被“都要”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就开始频繁出入烟花场所,什么寻芳阁,点翠楼买醉听曲,这些地方都流传着宝华公主一掷千金的美名。

这个时候大臣参宝华德行有亏,藐视皇家礼法,太子尚能辩驳一句吾儿进青楼是体察民情,听曲是采风问俗,满朝大臣是无一辨的过太子。

到后面宝华公主更是演都不演了,直接进出南风馆,更是替不少清倌赎了身,就安置在公主府。

这些大臣本就被太子狠狠喷过,这次更是抓住了把柄,直接喷太子教女无方,太子党也不是省油的灯啊,你喷太子我也不能站着让你喷啊。

一个喷你儿子喝酒狎妓,一个喷你一把年龄纳妾私德有亏。

前朝现在就是守旧党喷太子党,太子党喷守旧党,两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

乱成一锅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