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那个徐大人那边好像给明瑞也递了帖子,明瑞好像要去呢。”

明若清的声音细若蚊呐,他连头也不该抬。

果然,他一说完,徐沅宁的脸色就像三月的天一样多变。

“怎么,他徐明瑞现在出息了,是打算接徐府的高枝了吗?他忘记当年徐嘉会的嘴脸了吗?”

徐沅宁的声音陡然拔高。

父子俩像个鹌鹑一样坐着,根本不敢接她这话。

完了吧!表哥这回是完了吧!

明言知悄摸摸的向他爹挤眉弄眼。

明若清也偷偷的向他做表情。

没错,这回大罗金仙来了,你表哥也没救了!

徐明瑞虽然记在了徐家族谱上,但是根本没有记在徐家嫡支里。

当时徐嘉会,生怕多了一个徐明瑞记在同一页来跟他分财产。

全力阻止,徐父也默认。

最后徐明瑞被随便找了一个没有子嗣的旁支落在了名下。

严格意义来说,已经不属于他们京城徐氏。

所以当年的三元及第,成王府高兴,徐明瑞高兴,但京城徐氏不高兴啊。

白捡的三元及第啊,白捡的天送文曲星啊,都能丢掉。

导致三年前早就该掉回来的徐嘉会,又在任地呆了三年。

按理来说,徐嘉会身为徐父长子,应该在京城接触徐父的政治资源了,这样才是正确的升级道路。

但徐沅宁可没忘徐嘉会使得绊子。

在徐明瑞的名字正式落上族谱后,新仇旧恨一起算。明若清显然不是个“怕老婆”的主。

用他的话来说,他是急老婆之所急,忧老婆之所忧。

感受到了徐嘉会给他老婆带来的伤害。

直接拿着十万两银票(具体哪来的别打听,知道多了,对你们没有好下场)。

啪的一下拍上了他哥的桌子。

太子:“……”

徐嘉会?没什么建树的一个官员,也没什么能力,除了背景没什么可说的。

但这样会不会不太好诶?

显得他太看重钱了诶!他应该是威武不能移,富贵不能屈的诶。

明若清那可是他哥肚子里的蛔虫。

他敢说,整个大昭,能比他更了解他哥的不过一掌之数。

这明显是心动了啊!

想了想又从袖里掏出了三万两。

但话又说回来。

想想水患,想想旱灾。

那可是十三万两啊?

太子的小眼睛在十三万两上瞅了瞅。

嗯,干了,徐嘉会放在京城都不一定能给他挣够十三万两。

这是为了江山社稷,为了大昭稳固。

徐嘉会,我辈大昭人要敢于为大昭做出奉献。

具有敢为人先的精神。

放在京城只会添如乱,不如让他产生点价值呢。

徐嘉会就这样被明升暗贬,太子还友情赠送,觉得他弟媳,应该不怎么想看到她哥哥。

多给下面人递了句话,徐大人缺少基层经验,需要多积累积累的意思,传了下去。

徐嘉会就这么在外面各处轮换掐指一算,也有个十多年了吧。

比咱知知的年龄都大了。

转过身的明若清,捏了捏袖里剩余的两万银票,开心的笑了笑。

他原本以为起码十四万两的,看来,哥是真穷啊!

感谢大舅哥,可惜是个一次性的活啊。

明若清还遗憾的叹了口气,才去给他媳妇复命,原话就是,咱哥收了十五万两,你放心,事给你办的妥妥的。

明若清回忆了一下当年的经过,突发奇想,这次还是按那招,不知道好不好使,这样还能攒点私房钱。

想了一下,他哥那不见兔子不撒鹰的嘴脸。

估计他那好岳父为了把他儿子捞回来,应该没少给他个上贡吧。

是的,当年她们花了“十五万两”把徐嘉会弄了出去,徐老大人,又花了二十万两买他儿子回来。

徐父,原本也以为只是一场正常的外调。

但当时间越来越久,他也花钱打点了吏部上下,但他儿子还是迟迟回不了京。

吏部收了钱不干事啊!

吏部尚书:“嗯?我吗?”

那可没有哦,这可是上面发了话的,钱照收,三七分。

这种奉旨收钱的话可真不多啊,可惜后面徐老头好像发现了什么不对劲的样子。

吏部尚书还哀叹来钱的路子又少了一条呢。

在前前后后花了不少,终于打听到是哪里出了问题后。

徐父终于明白了。

这本来就是他们徐家内部的事,可现在徐沅宁是王妃,是陛下的儿媳妇。

这件事已经在太子面前挂号了。

他想着或许再过几年徐沅宁就消气了,或许愿意高抬贵手,但事实上一外放就是很多年。(徐沅宁:我能说我忘了吗?)

徐沅宁只当这是一杆子生意,做成了之后就没有管过后续。

太子那边日理万机的,自然不可能想起这档子事。

一直到徐父拿着钱找上门来,太子才从十多年前旮沓记忆中翻出了这个人。

面对徐父的二十万两银子,端的是清清白白。

一句本想历练历练,没想到徐嘉会大人爱民如子,想扎根基层就是这么多年啊。

但现在徐老大人于大昭也是劳苦功高,徐嘉会也应该百善孝为先。

就这么你推我让中,定下了回京的基调。

太子望着徐老大人离去的背影,不禁感叹,江南这波富商是真的好有钱啊!

徐老大人这个儿子真是个好人啊,前前后后让他挣了三十三万两了!

不知道徐老大人其他儿子或者江南其他富商有没有这么赚钱啊!

常平和常安,在一旁静静的站着。

看主子那样子,就明白了,穷疯了的太子殿下因为徐老大人,得到了启发,又盯上了新的商机。

让我们为这群人默哀吧。

明若清不知道他这大舅哥不止让太子挣了十三万两,还让太子又挣了一波二十万两加上三七分的打点费的回头钱。

这个人在太子心中已经被打上了人傻钱多的标签了。

徐父是真的有在犹豫,这个儿子真的能接徐家的政治资源吗?真的能让徐家不说更进一层楼,起码不掉出京城权贵吗?

但是他膝下又只有这一个儿子,还在朝为官啊!

前前后后打点花了近三十万两,饶是徐家家大业大也难免伤筋动骨。

再加上生意场上徐沅宁这个逆女,专挑他徐家做的打压,店铺也专开徐家旁边,徐家早就不如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