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最后的一位将军 > 第42章 御前会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绍武帝也不明白,他只是想收回行政大权,让黄文昭他们去麓北敲打敲打世家,怎么就弄出这种事情来,

“朕也不清楚,黄文昭也没折子过来,上个月知鉴院反馈过来,收集了不少马家不法的证据,正在审理!”

“黄文昭这人办事不是很有主见,容易盲从别人,不过麓北行省的刘文道办事老成,不应该出问题啊!”

孙柏云对朝廷各个官员的认识还是很透彻的。

“参见陛下!”正在他们论讨着,左伯玉、杨亦先他们先后也到御书房,看见孙柏云早早到了,赶忙下跪参见绍武帝,

“都免礼!”等他们站好位置,绍武帝接着说道:

“刚刚林枫用鸿翎飞骑送来了八百里加急送来奏报,七月九日,纽斯人入侵了云朔城,同日麓北的马家反了,控制了麓水关,北庭府烽烟四起,他担心这两件事情是有关联的,目前,北庭府的主力全在云朔,如果被两面夹击,北地三省两区恐有失陷之危,特来求援,这是奏报,你们拿去看看。”

孙柏云已经看过了,左伯玉作为丞相,第一个拿起奏报认真读起来,看着不由得皱起眉头,主要是他上两个月刚把左锦儒去了北地,跟欧阳家结成了攻守联盟,这马家就反了,这其中欧阳家扮演什么角色,左伯玉并不清楚,如果欧阳家也牵扯进去了,那就是时候做成切割了。

左伯玉看完就递给了杨亦先,之后又传给杨瑞和他们看了一遍。

“大家都说说,北庭府的求援信,朝廷该怎么应对?”绍武帝看到大家都看过了,直接问起应对方法。

“陛下,臣认为,北庭府麾下有十万军队,云朔城城高墙厚,防守不成问题,主要是马家的事情,上月臣在宣政院收到黄文昭大人的折子,一直在找马家的麻烦,臣怕激化矛盾,已经明确发文让三司回京,陛下的御旨也是让他们回京,为什么会导致马家叛乱,这个需要理清,我们才好对马家采取措施。”左伯玉看到孙柏云和杨亦先都没有说话,他作为百官之首,只好先出声了,问题指向是麓北行省的事情,至于支援,更是提都不提。

“丞相大人,马家已经发动叛乱,很大可能是勾结外敌一起发动的,怎么在丞相大人的口中,就成了黄大人找麻烦了,如果马家没有做出不法之事,怎么会被黄大人抓住把柄,陛下,我建议立即增兵麓北,剿灭马家,必须让背叛朝廷的受到严惩,不然帝国尊严何在,朝廷尊严何在?”

杨瑞和直接接过话题,把左伯玉怼回去,他今天也收到了林枫的来信,有些事情的前因后果,林枫在信中说得很明白,黄文昭和肖弋在麓北虽然是在找马家的麻烦,但是按照他们查到的事情,马家也该死,而且从发展的事情看,能不动声色的控制整个行省,马家就是诛灭九族都不为过。

“杨大人说得好听,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朝廷上半年还欠着官员四个月的俸银呢,秋粮还没收上来,博威行省的夏大将军已经发了多次急报要粮饷支援了,朝廷都没钱,马上增援北地?朝廷拿什么来增援?”

左伯玉不屑地说道,这些情况都在他的掌握之中,朝廷的赋税大半都收不上来,维持日常运转都很困难,还想支援北庭府,那是痴人说梦。

“王大人,你是兵部尚书,出现这种事情,你最有发言权,朝廷是不是该立即出兵平定叛乱,不然局势糜烂,那北地就无力回天了。”杨瑞和没有回答左伯玉的问话,转而问向王杰书。

“这,杨大人,北地出现叛乱,是不是该问责林枫,毕竟他是那里最高的军事主官,在他的辖下出现这种事情,他是要负责任的,而不是纠缠朝廷和马家的问题。”王杰书对军事一窍不通,实在没办法,出现这种事件,总要有人担责的,于是林枫就是最好背锅的人,他的话一出,众人都转头看着他,王杰书不由得头冒冷汗,不过看到左伯玉赞许的眼神,也壮起胆子继续说道:

“林枫作为北庭府都司,是北地三省两区实际上的最高领导,保境安民是他分内之事,现在不但马家被逼反了,纽斯帝国还入侵了,作为北庭府的都指挥使,林枫是有责任的,至少失职之罪,他跑不了,臣建议派人将林枫羁押到京,交给有司衙门议罪。”

“按照王大人的意思,这次事件,林世子要负全部责任了?”杨瑞和冷冷的笑道。

“本官只是按章办事,出了这么大件事,除了林枫,任志高作为地方最高行政领导,也是要负责任的,一起羁押回京受审。”王杰书的心情这时已经稳定下来,说话也不颤抖了。

“别吵了,现在还不是追问责任的时候,北地烽烟大起了,先想办法平定下来,再讨论其他的。”孙柏云看着他们越扯越远,绍武帝的脸色也越来越黑,只好出言阻止他们继续扯下去。

“杨大人是都督府的行军大总管,是知兵之人,现在应该怎么办?”孙柏云看见杨亦先一言不发,但是知道他军事造诣很高,只好出言询问了。

杨亦先也看到了林枫给杨瑞和的信件,大概知道怎么回事,黄文昭和肖弋肯定找到足够把马家连根拔起的证据,不然马家不会冒着满门抄斩的风险造反,只是勾结纽斯帝国一同造反,确实该死。

“北地三省情况复杂,这个时候问责主将,不是明智之举,黄大人,朝廷现在还能拿出多少银两来?”杨亦先知道打仗打的就是经济,所以先问问朝廷还有没有钱,不然说什么都没用。

“杨老大人,户部现在还有存银五十万两,但是已经批复给川南赈灾用的,实际上户部是一两银子都没有了。”

黄人极作为户部尚书,对户部的情况了如指掌,不过他也没办法,各地税赋,都是经过布政使司转运的,除了少部分的布政使是心向朝廷的,大部分的行省都是世家的人,连他黄人极都是世家,能上缴多少,全凭他们的良心了,世家讲良心那他就不是世家了。

“陛下,老臣建议,立即派出钦差带着四十万两银子去甘南、陕川就地筹措军需,支援北庭府战事,北地民风彪悍,只要有钱有粮,马上就能装备十万精兵,四十万两银子可以作为第一批的支援物资,先送到密林,这样可以缩短支援的时间,同时不需要从圣京直接派出军队,可以减少路途上耗费物资。”

“杨老大人,那川南怎么办,总不能看着老百姓饿死吧!”左伯玉听到杨亦先的办法,也不由出声提醒道。

“陛下,川南靠近江南,属于比较富庶的地区,商贾成林,老臣建议同时派出钦差,到江南募捐,对献银较多的商贾,给予虚职、虚衔傍身,朝廷下令嘉奖;我相信很多商贾都会意动的。”

“杨老大人,你这是卖官鬻爵,老夫坚决反对!”左伯玉还没出声,孙柏云就跳出来反对了。

“孙老大人,这也是没有办法嘛,朝廷实在拿不出钱来,再不变通,战火蔓延,那就更加不可收拾了!”杨亦先也知道这个办法不是什么好办法,属于饮鸩止渴的行为,但是如果搞不到钱,北地三省两区全部沦陷,朝廷就麻烦了。

“丞相怎么说!”绍武帝看到自己的两个心腹大臣先掐起来,没办法,只好问一下左伯玉,想他从中斡旋一下。

“陛下,我觉得杨老大人的办法可行,能够解决目前的燃眉之急,但是孙老大人的意见也是有道理的,朝廷的官职是朝廷的重器,不得轻易给予,臣还请陛下圣裁。”

老狐狸,绍武帝暗骂一声,不得已还得绍武帝自己来。

“两位卿家先停一下,我们就先讨论下,要不要支援北地?怎么支援?不要揪着支末的事情在争吵。”

孙柏云听绍武帝的口气,好像很意动杨亦先的法子,不由急着出言道:

“陛下,不能开这个口子啊,今天是虚职,明天就是实职,之后就是爵位,这样下去,三公九卿,世袭爵位,没有什么不能卖的,那朝廷将永无宁日。”

“你们也说说?”绍武帝没有回答,扭头看向其他人。

“臣等全凭陛下圣裁决!”都是人精,都把事情推给绍武帝自己决定,杨瑞和倒是想说话,但是这个办法是自己父亲提出来的,他最好就不要说话了。

一群王八蛋,平时怎么不是让朕做主了,这个时候,就全凭朕做主了,看着绍武帝左右为难的样子,杨瑞和人不住说道:

“陛下,今天事情太大,不如让大家回去整理一下思路,再把解决的办法写在折子上,报给陛下,陛下通过考量再决定怎么办,可好?

“就这么办,大家都先回去,明天把折子递上来。”绍武帝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

左伯玉还没回到府中,就安排人叫心腹人员来左家开会,左都御史田伯均没有被叫去开会,所以不太清楚御书房发生的事情,见到左伯玉之后,就问道:

“丞相大人,发生什么大事了吗?”

“笑死老夫了,他自己的两个心腹先吵起来,还提出了一个我们想做却没有做到的事情,真是天助我也!”

左伯玉没想到御前会议竟然会如此结束,说实在的,这还是他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但是里面涉及不少世家的情况,所以他得跟心腹人员做好准备。

“王大人,你来说说吧!”左伯玉对着王杰书说道;

“好的。今晚.......”王杰书把在御书房发生的事情,详细地复述了一遍。

“这真是天大的好事啊,丞相大人要我们怎么办?”户部右侍郎郭春恒听完,立马跳出来说道。

“没想到杨亦先也能出这种昏招,更重要的是那位也很意动,我们要给那位坚定一下信心,今晚老夫就递折子反对杨亦先。”左伯玉说道;

“丞相大人,你是不是说错了,不是应该支持杨亦先吗?”田伯均被左伯玉这个操作都弄懵了。

“你们啊,那位最终肯定会同意这个方案的,不然他拿什么去支援北地,拿什么去赈灾?既然最终结果改变不了,我们难道就不能在过程中捞取一把好处吗?

既然方案是杨亦先提出的,满朝文武都知道我跟杨瑞和不合,反对不是正常的吗?想让我们同意,是不是得付出点代价,而且这种会历史留下骂名的事情,杨亦先自己占了,我们只好让给他了,或许我们还能捞个为国为民的好名声呢!”

经过左伯玉这么一说,大家才恍然大悟,

“丞相大人实在是高!”

“马家应该没了,你们跟马家有交集的,马上去切割,不要留下什么把柄,不然老夫也救不了你们!”

“有事还得丞相大人多多提点,那我们先回去了!”众人听到左伯玉这么说,都起身告辞,回去处理马家造反带来的影响。

“叫儒儿过来。”左伯玉看到人都走了,吩咐下人叫左锦儒过来。

“父亲你找我?”左锦儒刚才没有进房间,因为左伯玉觉得这个儿子虽然聪明,但是还得历练历练,所以没叫他一起听。

“你把上次去麓北的经过,原原本本再说一遍!”

“麓北出事?”

“先说事情!”

左锦儒只好收起好奇心,耐心地把在麓北的事情,重新讲述了一遍。

“不应该啊!”左伯玉百思不得其解,马家疯了吗?这个时候反叛朝廷,到底是为了什么。

“你跟马家有什么交集?如果有,尽快切割,不要扯上关系!”

“马家出事了?”左锦儒问道?

“反了!”

“反...了...”左锦儒惊得都有些说不出话来了。

“先不要声张,有把柄的尽快处理了,朝廷肯定会出手的,北地已经是朝廷最后几个控制得比较好的行省了,那位别无选择!”

“父亲,孩儿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