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时光织就的网 > 第65章 试播遇小坎,联演备新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5章 试播遇小坎,联演备新招

天刚蒙蒙亮,洞头的海风就卷着竹丝的清香飘进小院。李师傅已经蹲在院门口打磨竹条,昨天编到深夜的灯笼骨架堆在脚边,他拿起一根对着晨光看了看,又用砂纸细细蹭掉毛边:“这批竹丝得更匀些,现场表演时可不能出岔子。”

不远处,郑师傅的徒弟正蹲在石桌前调试新漆色。他面前摆着几个瓷盘,里面是混合了贝壳粉的淡蓝色漆料:“苏晚姐,你看这海浪色怎么样?周师傅说皮影灯笼配浅蓝色挂绳好看,我试着调了点。”苏晚走过去蘸了点漆料在竹片上,阳光一照,淡蓝里透着细闪,像揉进了碎海光:“正好!张奶奶剪点浪花剪纸贴在挂绳上,和周师傅的皮影灯笼绝配。”

话音刚落,林晓就举着电脑跑过来,脸上带着点急色:“苏晚姐,元宇宙体验课要试播了,可虚拟调漆的环节总出问题——用户点击漆料罐后,制作过程的动画会卡顿。”两人凑到屏幕前,果然看到虚拟匠人调漆时,画面突然定格,底下已经有几条留言问“是不是网络问题”。

“会不会是场景复刻得太细,占用内存太多?”苏晚想起福建漆艺工坊里的细节,“要不简化点,重点放‘竹编骨架上漆’这一步,搭配你拍的郑师傅徒弟调漆的真实视频片段?”林晓眼睛一亮,立刻坐下来修改代码:“对呀,虚实结合说不定更清楚!我这就把之前拍的调漆素材剪进去。”

上午十点,试播正式开始。林晓把电脑接在小院的投影仪上,众人围在一起看。虚拟场景里,先是弹出郑师傅徒弟调漆的真实画面,配着苏晚的解说:“天然生漆要经过晒制、过滤,加入贝壳粉才能调出镙钿色”;接着画面切换到虚拟操作,用户可以拖动鼠标“给竹编骨架刷漆”,弹幕瞬间热闹起来:“原来漆艺这么讲究!”“我也想试试刷漆!”

试播刚结束,苏晚的手机就响了,是市集主办方打来的:“苏晚,这次市集特意设了‘非遗活态展示区’,你们能不能安排手艺人现场表演?最好是联合创作,游客能直观看到手艺融合的过程。”

“没问题!”苏晚挂了电话,立刻召集大家商量。李师傅放下手里的竹丝:“我和郑师傅的徒弟搭档,现场编骨架、刷漆;孙爷爷和张奶奶就在旁边做装饰,绣贴片、剪剪纸。”吴叔也凑过来:“我把月饼dIY摊位挪到展示区旁边,游客看完表演就能动手做月饼,正好搭配竹编礼盒。”

正说着,苏晚的微信弹出一条新消息,是成都的陈师傅发来的,附了几张竹编蜀绣香囊的照片:“我看你们元宇宙有跨地域合作区,能不能加我一个?我把蜀绣绣在竹编香囊上,还能现场教游客穿针引线。”苏晚立刻回了视频,镜头里陈师傅举着香囊晃了晃,蜀绣的芙蓉花在竹编纹路里格外鲜亮。“太欢迎了!”苏晚笑着说,“我给你留个现场展位,元宇宙那边也加个‘蜀绣竹编专区’。”

接下来的几天,小院里多了“排练”环节。每天下午,李师傅先编出简易灯笼骨架,郑师傅的徒弟紧接着刷上底色;等漆半干时,孙爷爷贴上刺绣贴片,张奶奶再补几刀剪纸装饰,一套流程下来不过二十分钟。“现场表演时得加快点速度,让游客看清每一步。”李师傅边编边说,手指翻飞间,竹丝很快绕成了圆形骨架。

林晓则忙着完善元宇宙的“现场直播通道”,不仅能让线上用户看表演,还加了“实时提问”功能:“到时候让苏晚姐拿着话筒,游客和线上用户的问题都能及时答。”她还把陈师傅的蜀绣竹编香囊、周师傅的皮影灯笼素材都放进虚拟展区,跨地域合作区的展品一下子多了近十种。

吴叔这边也有新进展,他找李师傅编了迷你竹编月饼模子,又烤了几炉试吃装:“现场让游客用小模子压花纹,烤好后装在指尖大的竹编小盒子里,方便带走当纪念。”李师傅拿着小模子看了看,顺手编了个带挂绳的小竹篮:“把小盒子放这里面,还能当钥匙扣。”

傍晚,周师傅的包裹到了。拆开一看,十几串皮影竹编灯笼整整齐齐地摆着,竹丝上的皮影人物有穆桂英、孙悟空,灯光一照,影子投在墙上活灵活现。孙爷爷立刻拿出浅蓝色挂绳,贴上浪花剪纸系在灯笼柄上:“这样一配,既有西安的皮影味,又有咱们洞头的海韵。”

苏晚把新到的皮影灯笼摆到长桌上,和贝雕漆艺灯笼、蜀绣竹编香囊摆在一起,五颜六色的手作在夕阳下格外亮眼。她拿出笔记本更新进度:迷你灯笼完成120个,书签200个,月饼礼盒80套,跨地域展品到位3种,现场表演流程确定。

林晓突然喊了一声:“苏晚姐,你看元宇宙预售!迷你灯笼只剩十几个了,陈师傅的香囊也被订了三十多个!”众人围过来看电脑,留言区里满是期待:“现场能看到编灯笼吗?”“想报名dIY月饼!”

李师傅拿起一个刚编好的竹篮,笑着说:“看来得再加点班,多编点小礼盒。”张奶奶也点头:“我再剪五十张剪纸,万一不够用呢。”小院里的灯光又亮了起来,竹丝碰撞的“沙沙”声、调漆的搅拌声、说笑声混在一起,随着海风飘向远方。苏晚看着忙碌的众人,心里愈发笃定:这场市集,一定会让这些非遗手艺,被更多人牢牢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