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隋唐:家兄程咬金 > 第97章 异数归杨变棋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长安紫宸殿的晨钟刚过三响,文武百官已分列两侧,宇文化及身着素色官袍,腰间系着白绫,缓步走入殿中——宇文述的丧期刚过三日,他虽面带倦色,眼神却依旧锐利。杨广坐在龙椅上,目光扫过他,率先开口:“化及,你兄长的后事,都料理妥当了?”

“谢陛下关怀,家兄后事已按国公规格办结。”宇文化及躬身行礼,语气带着刻意压制的哀恸,“只是家兄临终前仍念着未能剿灭瓦岗反贼,臣每每想起,便心有不安。”

杨广叹了口气,手指敲击着龙椅扶手:“朕明白你的心意。如今高士达在益州大败隋军,瓦岗寨更是公然拥程咬金为‘混世魔王’,虽未称王,却已形同割据;太原李渊虽无实证,朕总觉他暗中囤积兵力,野心不小。这天下乱象,该如何收拾?”

殿内一片寂静,百官皆低头不语——此前薛世雄、冯孝慈兵败,朝中已无敢主动请战的将领。宇文化及见状,上前一步道:“陛下,臣倒有一人举荐——靠山王杨林。杨林镇守登州多年,治军严明,早年更是平定过无数叛乱,如今他在登州休养数月,麾下兵马已恢复元气。若派他去征讨高士达,定能不负陛下所托。”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靠山王一生征战,作战经验丰富。早年平定北齐残余势力,后来又剿灭数路反贼,论用兵与威望,朝中无人能及。高士达虽勇,却不过是占山为王的草寇,怎敌得过靠山王的百战之师?”

杨广眼前一亮——他此前竟忘了杨林!这位皇叔虽年迈,却堪称大隋的“定海神针”。他沉吟片刻:“杨林在登州休养三月,想来兵马已操练妥当。传朕旨意,封杨林为‘征西大元帅’,赐他便宜行事之权,即刻率军前往益州,剿灭高士达!”

宇文化及心中暗喜——他本就想借高士达之手消耗杨林的兵力,如今杨广主动下旨,正合他意。他刚想再提瓦岗寨,却见杨广摆了摆手:“瓦岗寨暂且放一放。程咬金虽自称‘混世魔王’,却未公然称王,且瓦岗寨与李渊似有勾结,贸然征讨恐打草惊蛇。先除高士达,再回头收拾瓦岗不迟。”

宇文化及只得压下念头,躬身应道:“陛下深谋远虑,臣遵旨。”

散朝后,宇文化及走出皇宫,宇文成都快步跟上:“父亲,为何不趁机请陛下派杨林去打瓦岗寨?若是杨林与程啸天两败俱伤,咱们岂不是能坐收渔利?”

“急什么。”宇文化及冷笑一声,“杨林老奸巨猾,若让他去打瓦岗寨,他定会保存实力。派他去打高士达,高士达刚胜隋军,士气正盛,两人拼杀,无论胜负,杨林的兵力都会受损。等他平定益州,咱们再寻机会削他兵权,岂不是更容易?”

宇文成都恍然大悟,点头道:“还是父亲考虑周全。”

与此同时,登州靠山王府的校场上,杨林正看着士兵操练,大太保卢方忽然领着一个壮汉走来。那壮汉身高八尺有余,肩宽背厚,一身粗布短打裹着结实的肌肉,手里拎着一根碗口粗的玄铁大棍,棍身泛着冷光,一看便知分量不轻。

“义父,这是孩儿近日结识的壮士,名叫罗士信。”卢方躬身道,“前日在市集上,两头牛争斗,无人能分开,是他单手将两头牛拉开,力气大得惊人。”

杨林眼睛一亮,走上前打量着罗士信:“你叫罗士信?何方人士?家中还有何人?”

罗士信咧嘴一笑,露出两排白牙,语气带着几分憨直:“俺是齐州历城人,爹娘早没了,就俺一个人。俺听说靠山王这里能吃饱饭,还能当兵杀贼,就跟着卢大哥来了。”

“好!好一个壮士!”杨林抚掌大笑,“我看你是块练武的好材料,愿不愿意拜我为义父,做我第十三太保?往后跟着我,保你有吃有喝,还能封官加爵!”

罗士信眼睛瞬间亮了:“真能管饱饭?俺一顿能吃三斤肉,两斤馒头!”

“别说三斤肉,就是十斤,义父也供得起你!”杨林拍着他的肩,心中满是欢喜——他麾下十二太保虽勇猛,却无一人有这般天生神力,罗士信的到来,无疑是如虎添翼。

罗士信当即跪地磕头:“义父在上,孩儿罗士信,给您磕头了!”

杨林扶起他,命人取来一套合身的铠甲和一柄更趁手的玄铁棍,又让卢方教他基本的棍法。谁也没想到,本该归降瓦岗的“四猛之首”罗士信,竟因程啸天带来的蝴蝶效应,成了杨林的义子——这小小的变数,正悄然改变着隋唐的棋局。

两日后,杨广的圣旨抵达登州。杨林展开圣旨,眉头却渐渐皱起——他麾下虽有三万兵马,却多是刚补充的新兵,而高士达刚胜隋军,士气正盛,此去益州,胜负难料。可君命难违,他只能召集将领,下令全军拔营。

“义父,有士信这等猛将,再加上咱们的三万兵马,定能拿下高士达!”卢方信心满满地说道。

杨林点头,目光落在罗士信身上:“士信,此次出征,你便随我左右,若遇敌将,便由你先出阵,让他们见识见识我靠山王义子的厉害!”

罗士信握着玄铁棍,用力点头:“义父放心!俺定能杀得反贼屁滚尿流!”

三万隋军浩浩荡荡地往益州方向进发,杨林坐在马背上,望着远方的群山,心中却隐隐不安——他总觉得,这次征讨,不会那么顺利。

而太原唐国公府的议事厅内,李渊正与李建成、李世民商议局势。桌上摊着一张地图,李世民指着益州的位置,说道:“父亲,杨广已派杨林去征讨高士达。无论杨林胜败,对咱们都是好事——若杨林胜,隋军兵力会受损;若杨林败,杨广的威望会再降一层,各地反贼定会越发活跃。”

李渊捋着胡须,笑着点头:“世民说得对。如今咱们与北平府、瓦岗寨已暗中结盟,三方互为犄角,只需静待时机。瓦岗寨缺粮草兵器,你即刻让人筹备一批,送往瓦岗,务必让他们感受到咱们的诚意。”

李建成忽然开口:“父亲,下个月便是大姐李秀宁与柴绍的大婚之日。咱们要不要邀请瓦岗寨和北平府的人来太原观礼?一来能巩固盟约,二来也能让他们看看咱们太原的实力。”

李世民眼前一亮:“这主意好!只是如今朝廷在太原安插了不少眼线,瓦岗寨的人若来,需多加小心,免得被朝廷抓住把柄。我这就修书一封,派人送往瓦岗,问问程咬金大王和程啸天统领的意思。”

李渊点头:“此事就交给你去办。记住,务必叮嘱他们,若要来,需轻装简从,不可声张。”

李世民躬身应下,转身去书房写信。李渊望着窗外的太原城,眼中满是野心——等李秀宁大婚结束,待时机成熟,他便会举起反隋大旗。而瓦岗寨与北平府,不过是他夺取天下的助力,待大业有成,这天下,终究会是李家的。

此时的瓦岗寨,程啸天正与徐茂公查看神箭营的训练。王伯当与谢映登正指导士兵射箭,箭雨如蝗,纷纷射中靶心。程啸天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满是期待——有了锤兵与神箭营,瓦岗寨的战力已今非昔比。他还不知道,登州那边已添了变数,罗士信的归降,正为日后的交锋,埋下了一颗充满未知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