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隋唐:家兄程咬金 > 第115章 长安庆功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长安城的朱雀大街上,锣鼓喧天,彩旗飘扬。

杨义臣身披锦袍,骑在高头大马上,身后跟着残余的一万隋军,正缓缓朝着皇宫方向行进。街道两旁挤满了百姓,虽有不少人因隋军的苛捐杂税面露愁容,但在官差的吆喝下,还是不得不挤出笑脸,朝着杨义臣的方向欢呼——毕竟,在杨广眼中,剿灭了高士达这股“反贼”,便是天大的功绩。

皇宫内的紫宸殿,早已摆好了庆功宴。杨广端坐在龙椅上,看着殿外走进来的杨义臣,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杨爱卿,你果然没让朕失望!平定益州之乱,斩杀高士达,这可是大功一件!”

杨义臣快步上前,跪倒在地,声音带着几分疲惫却依旧恭敬:“臣幸不辱命,已剿灭高士达反贼,收复益州。只是此战隋军损失惨重,三万大军仅余一万人,还请陛下降罪。”

“损失些兵马算什么?”杨广摆了摆手,语气豪迈,“只要能平定反贼,稳固朕的江山,再多损失些兵马也值得!传朕旨意,封杨义臣为上柱国,赏黄金千两,锦缎百匹,赐府第一座!”

“臣谢陛下恩典!”杨义臣连忙叩首谢恩。

一旁的宇文化及连忙上前,脸上堆满谄媚的笑容:“陛下英明!杨将军骁勇善战,一举剿灭高士达这股反贼,真是我大隋的栋梁!如今益州已定,天下再无敢与陛下抗衡之辈,陛下也该安心下江南巡游了!”

其他文武百官也纷纷附和:“陛下英明!杨将军威武!”

杨广听着众人的奉承,心中越发得意,他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好!明日起,朕便下令筹备南巡事宜!朕要让江南百姓,也看看朕的威严!”

庆功宴上,觥筹交错,歌声舞影,一派奢靡景象。杨义臣坐在席间,却始终提不起兴致——他看着眼前的繁华,想起鹰嘴峰上堆积的尸体,想起那些战死的弟兄,心中满是沉重。可他知道,在杨广眼中,只有胜利和功绩,至于士兵的死活,根本不值一提。

同一时刻,瓦岗寨的聚义厅内,气氛却与长安截然不同。

周野站在厅中,脸上满是风尘与悲愤,正将鹰嘴峰的惨状一一禀报:“……山道上到处都是尸体,高大王的乌金铠碎片散落在地上,隋军的火把把整个关卡都烧了,连山间的溪流都被血水染红了……若不是那场大雨耽误了行程,咱们的粮草说不定能及时送到,高大王也不至于……”

说到此处,周野的声音哽咽,再也说不下去。

聚义厅内一片寂静,程咬金猛地一拍桌子,虎皮椅都震得晃了晃:“杨义臣这狗贼!竟如此心狠手辣!若他敢来瓦岗,老子定要一斧劈了他,为高士达报仇!”

裴元庆攥紧手中的银锤,指节泛白,眼中满是怒火:“下次再见到杨义臣,我定要把他砸成肉泥!”

程啸天站在一旁,玄火盘龙锤靠在桌角,锤头的盘龙纹路在烛火下泛着冷光。他深吸一口气,沉声道:“杨义臣如今在长安受赏,气焰正盛,咱们现在去找他报仇,只会吃亏。但他也别得意得太早,等咱们练好兵,定要让他血债血偿!”

徐茂公轻摇羽扇,点头附和:“啸天兄弟说得对。咱们现在最重要的,还是抓紧时间练兵。神箭营、骑兵营、步兵营,还有锤兵部队,都要加练。只要咱们的队伍够强,别说一个杨义臣,就算杨广亲自带兵来,咱们也不怕!”

“没错!”秦琼站起身,声音铿锵有力,“从明日起,我亲自负责步兵营的操练,定要让弟兄们的武艺再上一个台阶!”

罗成、单雄信、熊阔海等人也纷纷表态,要亲自带队操练士兵。聚义厅内的气氛瞬间变得激昂,每个人的眼中都充满了斗志——高士达的死,不仅没有打垮他们,反而让他们更加坚定了反隋的决心。

而在太原的唐国公府内,一场特殊的操练正在进行。

演武场上,李元霸手持两柄擂鼓瓮金锤,正在与士兵们对练。与以往不同的是,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动辄打骂士兵,反而会耐心地指点他们的招式。有个士兵因紧张失手,铁枪险些脱手,李元霸不仅没有发怒,反而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别怕,握紧枪柄,看准时机再出手。”

士兵愣了愣,随即感激地低下头:“谢三公子指点!”

李渊站在演武场的高台上,看着下方的李元霸,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一旁的李世民也笑着说道:“父亲,您看元霸现在变化多大,不仅脾气收敛了,对士兵也温和了许多。”

李渊点了点头,目光望向瓦岗寨的方向,语气感慨:“没想到元霸跟程啸天那一战,倒真把元霸给调理好了。以前他性子暴躁,动不动就伤人,咱们都管不住他,现在倒成了个合格的将领。说起来,程啸天还间接帮了咱们一把啊。”

“是啊。”李世民赞同道,“元霸武艺高强,若是能好好调教,将来定能成为咱们的得力助手。如今杨义臣平定益州,杨广又要下江南巡游,天下局势越发混乱,咱们得抓紧时间练兵,招兵买马,才能在这乱世中立足。”

李渊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你说得对。传我命令,从明日起,加大招兵力度,同时让元霸负责训练新兵,咱们要尽快壮大实力,等待时机。”

李世民躬身应下,目光再次投向演武场上的李元霸。阳光洒在李元霸的身上,他挥舞着擂鼓瓮金锤,动作刚劲有力,士兵们在他的指点下,招式也越来越熟练。

此时的天下,早已暗流涌动。长安城内,杨广沉迷享乐,筹备南巡;瓦岗寨中,好汉们厉兵秣马,誓要灭了杨义臣;太原的李渊父子,则在暗中积蓄力量,等待乱世中的机遇。

而杨义臣虽然在长安受赏,却隐隐感到不安——他知道,高士达虽死,可天下的反贼还有很多,瓦岗寨的程啸天、太原的李渊也不是个省油的灯,还有一个最近冒出来自称“大凉王”的李轨,这几个都不是好惹的。这场庆功宴的繁华,或许只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

夜幕降临,长安城的庆功宴渐渐散去,瓦岗寨的练兵场依旧灯火通明,太原的演武场上,李元霸还在指导士兵们操练。三方势力,各有谋划,而这乱世的棋局,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