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凉军兵临潼关的消息,如同惊雷般传遍天下。
当潼关失守、李利败退的军报抵达陈留时,已是深夜,但府衙内依旧灯火通明。
郭嘉将那份薄薄的军报放在案几上,手指在地图上的长安位置重重一点,目光锐利如鹰隼。
主公,时机已至,不容犹豫!
他的声音在寂静的夜中显得格外清晰,李傕、郭汜新败于西凉军,损兵折将,威望扫地。更关键的是,此战暴露了他们内部的深刻矛盾。据探子回报,败军之责,李郭二人互相推诿,几至火拼。“
”长安城内公卿,如侍中种辑、太尉杨彪等,早已不堪其辱,暗中串联,盼望着外援。此刻进兵,名为助朝廷平叛,实为迎奉天子,此乃天赐良机,千载难逢!
蔡琰端坐主位,烛光映照着她沉静的面容,秀眉微蹙。
她纤细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边缘,内心波涛汹涌。
她深知这一步的凶险。
迎奉天子,固然能占据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大义名分,一跃成为汉室正统的代表,但也意味着将陈留置于天下诸侯的瞩目之下,成为众矢之的。
河北的袁绍,许昌的曹操,淮南的袁术,乃至刚刚稳住徐州的刘备,他们会如何看待一个掌控了天子的陈留?
是否会引发新一轮的联合讨伐?
奉孝,此举是否会过于招摇?
蔡琰终于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若引得四方诸侯忌惮,群起而攻之,我陈留能否独力支撑?如今我们虽得黑山军之众,然其心未附,兖州新定,根基未稳啊。
徐庶向前一步,拱手道:主公所虑极是。然则,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若我们不取,此良机必落于他人之手。尤其是许昌的曹操,其营建许都,广纳贤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心,昭然若揭。“
”观其近日动向,频频以朝廷名义封赏各方,其志非小。若被他抢先一步,将天子迎至许昌,则大义名分尽归其手,我等日后必受其制,处处被动!
郭嘉点头,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补充道:
元直所言,正是关键。况且,我们并非毫无准备,盲目冒险。刘备已正式领徐州牧,与我盟好,可牵制曹操与袁术。袁绍新败于黑山,元气未复,且北有公孙瓒掣肘,其内部派系林立,短时间内难以全力南下。“
”至于荆州刘表,守成之辈,不足为虑。此时风险虽大,但机遇更大!若能迎得天子,则我陈留不再是割据一方的诸侯,而是匡扶汉室的柱石,天下英才必将望风来投!
蔡琰沉默片刻,目光缓缓扫过堂下肃立的赵云、张辽、徐庶、韩冲等文武重臣。
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期待与决然。
她看到赵云眼中那份熟悉的沉稳与忠诚,看到张辽历经沧桑后的坚毅,看到徐庶目光中的睿智,也看到韩冲作为情报负责人所掌握的自信。
最终,她的目光定格在郭嘉那虽略带病容却异常明亮的脸上。
她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这重大决策所需的勇气全部吸入胸中,随即沉声下令,声音清晰而坚定:
好!便依奉孝之策。此乃关系我陈留命运之关键一步,诸君需同心协力!
子龙!
末将在!赵云踏前一步,银甲白袍在烛光下熠熠生辉,英气逼人。
命你率五千精锐骑兵,即日启程,西进长安!以助朝廷讨伐不臣,护卫天子为名,见机行事。
记住,此行非为与李傕、郭汜或西凉军决战,首要之务是接触朝中忠良,洞察局势,若事有可为,当机立断,设法迎奉天子东归!许你临机专断之权!
末将领命!必不负主公重托!赵云抱拳,眼中闪烁着坚定而锐利的光芒,如同即将出鞘的利剑。
文远!
末将在!张辽应声出列,声如洪钟。
命你即刻返回东郡,整备兵马,严密监视河北袁绍与兖州边境动向,同时派出游骑,遮蔽战场,确保子龙后路无忧,粮道畅通!若河北有异动,即刻来报!
诺!辽必守好家门,让子龙无后顾之忧!张辽慨然应诺。
元直,你负责统筹粮草军械,确保子龙所部补给及时。奉孝,长安城内关系错综复杂,联络朝中大臣、获取情报之事,由你全权策划,韩冲及其麾下细作,皆听你调遣。
遵命!徐庶、郭嘉、韩冲齐声应道。
计议已定,陈留这台战争机器再次高效运转起来。
当夜,信使四出,马蹄声碎。
赵云不敢耽搁,立即从各营中精选五千熟悉关中地形、擅长骑射鏖战的精锐骑兵,携带十日干粮及轻便缴获的袁绍军优质装备,在天明时分悄然出城,避开大道,沿着偏僻路径,星夜兼程,直奔长安而去。
滚滚烟尘如怒涛般翻涌,遮天蔽日,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股巨大的力量所笼罩。
在这片烟尘之中,一队铁骑如蛟龙出海般疾驰而过,马蹄声震耳欲聋,仿佛要踏碎这片大地。
这队铁骑所承载的,不仅是陈留的未来,更是无数人的希望与梦想。
就在赵云率领这队铁骑出发的同一时刻,数匹快马如离弦之箭一般,从许昌北门疾驰而出。
这几匹快马速度极快,如同闪电一般,瞬间便消失在了远方。
而这队快马的为首者,正是曹操麾下以能言善辩、精于权谋而着称的谋士——董昭。
董昭此次身负重任,他奉曹操之密令,携带重金与承诺,务必要抢在陈留或其他任何势力之前,将天子迎至许昌。
曹操给他的指令异常清晰且残酷:不惜一切代价。
这场围绕天子归属的无声竞赛,已然在通往长安的官道上激烈上演。
谁能抢先一步抵达长安,谁就能在接下来的乱世博弈中,占据那最为至关重要的先手。
这场竞赛没有硝烟,却比任何一场战争都更加惊心动魄,因为它关系到天下大势的走向,关系到无数人的生死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