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旬日之期未至,一骑快马已载着那位名动荆襄的“凤雏”,抵达了彭城。

与诸葛亮入城时的低调隐秘不同,庞统的到来,带着几分他特有的不羁与张扬。

他未着官袍,依旧是一身略显陈旧的文士衫,骑着一匹瘦马,就这么晃晃悠悠地来到了招贤馆前,对着迎候的官员咧嘴一笑,露出两排白牙,与他那“浓眉掀鼻,黑面短髯”的容貌相映,颇具冲击力。

蔡琰闻报,并未因庞统的“失礼”而愠怒,反而在偏殿召见时,眼中带着一丝饶有兴趣的笑意。

诸葛亮、徐庶、刘晔、陈宫等重臣皆在列,都想亲眼见识这位与孔明齐名的“凤雏”,究竟有何等惊人艺业。

“草民庞统,拜见主公。”

庞统拱手行礼,姿态不算十分恭敬,但眼神清亮,并无轻慢之意。

“士元先生一路辛苦,请坐。”

蔡琰抬手示意,目光温和,

“先生能应琰之邀,翩然北来,实乃朝廷之幸。

孔明常言,先生之才,尤擅奇谋机变,今日得见,果非常人。”

庞统哈哈一笑,声若洪钟,与诸葛亮那清越从容的语调形成鲜明对比:

“主公过誉,孔明兄那是抬举我。

统不过一狂生,偶有些不合时宜的想法罢了。”

他目光扫过在场诸人,最后落在诸葛亮身上,眨了眨眼,

“孔明兄,别来无恙?

你那‘固本、缓图、待时’之策,四平八稳,听着就让人……犯困。”

诸葛亮闻言,也不生气,羽扇轻摇,淡然回应:

“士元贤弟风采依旧。

稳中求进,乃当前时势所需。

不知贤弟有何高见,能令我辈振聋发聩?”

庞统也不客气,走到殿中悬挂的巨幅舆图前,手指直接点在了并州的位置,语气变得锐利:

“高见谈不上,只是觉得,诸位在此空谈‘固本’,却放着身边最大的一头饿狼不管,岂非舍本逐末?”

他手指重重点在代表吕布的晋阳标志上:

“吕布!此獠勇而无谋,贪婪无义,如今在并州,内部不稳,将士离心(魏续、侯成等皆非忠贞之辈),更与曹操眉来眼去。

朝廷还在此地喂他肉糜,指望他安分守己?

简直是痴人说梦!

依我之见,与其等他与曹操勾结妥当,酿成大患,不如趁其如今最为虚弱、最为摇摆不定之际,先下手为强,以雷霆之势,拔除此钉!”

此言一出,殿内微微一静。

对吕布用兵,并非无人想过,但在诸葛亮“固本缓图”的战略下,一直被视为下策,风险太大。

陈宫皱眉道:

“士元先生,吕布虽失大部旧将,然其本人骁勇,并州铁骑亦非易与之辈。

我军新定河北,元气未复,若贸然对吕布用强,胜负难料。

一旦有战事迁延,曹操趁机来攻,如之奈何?”

“陈公台所言,皆是老成持重之见。”

庞统转身,目光炯炯,

“然诸位可曾想过,正因为所有人都认为此时不宜动吕布,才是动手的最佳时机!

曹操新败于河北,又正攻略庐江,其力已分,岂敢轻易北顾?

即便来,张飞、臧霸将军是吃素的吗?”

他手指又在舆图上划动:

“用兵之道,岂止正面强攻一途?

吕布麾下,魏续、侯成,可重金收买,许以高官,令其阵前倒戈,或擒拿吕布来献!

此为一。

其二,令张辽、徐晃将军在河北摆出疑兵,做出大举进攻司隶之态势,牵制曹操兵力,使其不敢全力支援吕布,甚至疑心朝廷意在司隶,而非并州!

其三,毛玠将军在幽州,可派精骑南下,袭扰代郡、雁门,断吕布可能的北逃之路,并震慑其侧翼!”

他语速极快,思路跳跃,却条理分明,将一场看似冒险的军事行动,分解成了外交策反、战略佯动、侧翼牵制等多重手段的组合。

“如此,多方施压,内外交困,吕布匹夫之勇,何足道哉?”

庞统最后总结,脸上带着自信的光芒,

“速战速决,拿下并州,则朝廷北方彻底连成一片,再无肘腋之患!

届时,可全力西向,或南下图谋,主动权尽在朝廷之手!

此乃以攻为守,以战促和,比枯坐等待,空耗钱粮,岂不强上万分?”

一番言论,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一块巨石,激荡起层层涟漪。

徐庶、刘晔等人陷入沉思,显然被庞统这大胆而极具操作性的计划所触动。

就连诸葛亮,也微微颔首,露出思索之色。

蔡琰心中更是震动。

庞统此计,与她重生前的记忆隐隐呼应。

在原本的历史中,吕布最终也是因内部背叛而败亡。

庞统敏锐地抓住了吕布集团此刻最致命的弱点——人心离散,并将其利用到了极致。

此计虽险,但若能成功,收益巨大,确实能极大加快朝廷整合北方的进程。

她没有立刻表态,而是看向诸葛亮:

“孔明,你以为士元此策如何?”

诸葛亮沉吟片刻,缓缓道:

“士元之策,剑走偏锋,风险与机遇并存。

若能如士元所谋划那般,顺利策反吕布麾下,并有效牵制曹操,则成功可期。

然,其中变数颇多,尤其是曹操的反应,以及魏续、侯成等人是否可靠。

亮以为,或可依士元之策进行准备,但需有万全之后手。

若事有不谐,当立即停止,不可恋战。”

他这是同意了庞统的进攻方略,但加上了谨慎的保险。

庞统闻言,咧嘴笑道:

“孔明兄还是这般滴水不漏。不过,有此补充,此策更显完善。”

蔡琰见两位顶尖谋士意见趋于一致,心中已有决断。

她站起身,目光扫过众人,最终定格在庞统身上:

“士元先生之策,深得我心!

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

朝廷若一味求稳,反而会错失良机,养虎为患。”

她当即下令:

“即日起,拜庞统先生为军师中郎将,与孔明同参军机!

此策,便由孔明先生主导,士元、元直、子扬、公台协同,兵曹、及相关各曹全力配合!

秘密进行各项准备,策反、疑兵、侧翼袭扰,需同步进行,等待时机,务求一击必中,速定并州!”

“臣等领命!”

众人齐声应道,殿内气氛因这突如其来的战略转向而变得炽热起来。

庞统的正式出山,以其标志性的大胆与犀利,瞬间打破了朝廷“固本缓图”的平静节奏。

“凤雏”的清声初啼,便展现出了与“卧龙”截然不同的锋芒。

一个善于布局,一个精于破局,卧龙凤雏,相辅相成,朝廷的智谋之剑,终于铸成了最为锋利的双刃。

然而,就在朝廷秘密筹备对吕布动手之际,南方接连传来两个急报,再次让局势增添了变数:

周瑜水淹江陵,关羽败走麦城,江陵易主!

孙权势力正式深入荆州腹地。

而曹操在庐江方向遭遇江东援军顽强抵抗,攻势受挫,似乎有调整战略的迹象……

北方的雷霆尚未击下,南方的烽火已燃得更旺。

庞统的奇谋,能否在这样复杂的大背景下顺利实施?

曹操和孙权,又会对此作出怎样的反应?

彭城朝廷这艘注入了新动力的巨舰,正驶向一片更加波澜壮阔,也更加凶险未卜的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