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武六年的初夏,漠北草原的风带来了硝烟的气息。
吕布与轲比能,这两个曾兵戎相见的枭雄,在共同的利益和现实的压迫下,终于摒弃前嫌,歃血为盟。
吕布以其无双武勇和残余的并州铁骑为核心,轲比能则提供部落人口、牧场和庞大的轻骑兵,组建起一支混杂而强悍的联军。
他们的第一个目标,并非直接南下叩关,而是剑指那些摇摆不定、或已暗中倒向朝廷的东部鲜卑及乌桓部落。
一时间,草原东部血雨腥风,吕布的方天画戟与轲比能的狼头大纛所向披靡,诸多部落或被吞并,或被迫臣服。
一个以吕布为锋镝、轲比能为后盾的草原军事联盟,已初具雏形,对朝廷北疆构成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直接、更具侵略性的威胁。
紧急军报如同雪片般飞入彭城麟德殿。
朝堂之上,刚刚因内部整顿稍见起色的轻松气氛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凝重与肃杀。
“陛下!吕布贼心不死,勾结轲比能,其势复张!
北疆危矣!
当立即发大军,北出塞外,犁庭扫穴,永绝后患!”
以张飞为首的武将们群情激昂,纷纷请战。
吕布的反复和强悍,早已成为他们的心头刺。
然而,诸葛亮却持重沉稳,他出列奏道:
“陛下,吕布、轲比能新合,其势虽凶,然内部必有龃龉。
吕布骄悍,岂甘久居人下?
轲比能枭雄,又岂会真心信任一丧家之犬?
此联盟看似强大,实则脆弱。
且草原广袤,我军若贸然深入,补给艰难,若迁延日久,恐师老兵疲,反为所乘。”
他顿了顿,羽扇轻指西方:
“更可虑者,乃长安曹操!
去岁至今,其厉兵秣马,囤积粮草于关隘之后,其意不言自明。
若我军主力尽出塞北,曹操趁虚而入,直捣河洛,则腹背受敌,大势去矣!”
诸葛亮的分析如同一盆冷水,浇熄了部分人的躁动。
是啊,西边还蹲着一只更凶猛、更狡猾的老虎。
“那依孔明之见,该当如何?”
蔡琰的声音从御座上传来,平静无波。
“臣以为,北疆当以‘御’为主,‘抚’为辅。”
诸葛亮条理清晰地阐述,
“令张合、毛玠、吕玲绮诸将,依托长城及边塞坚城,深沟高垒,固守险要。
同时,派遣使者,携重金厚赏,秘密联络那些尚未被吕布、轲比能吞并,或对其心存不满的草原部落,许以互市之利,爵位之荣,从内部分化瓦解其联盟。
此乃‘以夷制夷’,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而对曹操,”诸葛亮目光变得锐利,
“则需‘示之以强’,迫其不敢妄动。
可令徐晃、张飞等部,在司隶、豫州边境大张旗鼓,操练军马,多布疑兵,做出随时可能西进、南下之姿态。
同时,可‘泄露’我军新式‘火器’之威于外,令其心生忌惮。”
这是一套极为稳妥且极具针对性的战略,将主要防御方向放在北疆,而对西线则采取积极的威慑策略。
就在朝廷紧锣密鼓地调整军事部署之际,那场旷日持久的“联姻”风波,似乎也到了必须有一个明确结果的时刻。
或许是北疆骤紧的局势加剧了朝臣们对“国本”的担忧,或许是对诸葛亮依赖日深而希望用最牢固的方式将其绑定,数位重臣联名上书,旧事重提,恳请蔡琰为了江山社稷,早日完婚,而对象,直指总领政务、功勋卓着的诸葛亮。
这一次,连一向沉稳的徐庶也私下进言:
“陛下,孔明才德,足以托付。
北疆、西线皆需仰仗其谋略。
若能成此良缘,则君臣一体,上下同心,纵有强敌环伺,亦不足惧矣。”
压力,前所未有地集中到了蔡琰身上。
她深知,这已不仅仅是个人情感问题,而是关乎权力结构稳定、朝局走向的重大政治决策。
她独自在宫中徘徊,脑海中思绪万千。
郭嘉那洒脱不羁的笑容依旧清晰,但那已是逝去的风景。
诸葛亮……他无疑是目前最合适,甚至可称完美的选择。
他的忠诚、他的才智、他的威望,都能极大地巩固她的统治。
若联姻,确实能短时间内凝聚核心,稳定人心。
然而,那条君臣的界限一旦模糊,未来的权力该如何分配?
是君权至上,还是会出现权臣?
诸葛亮的品格固然信得过,但他身后的势力,那些依附于他的官员,又会如何?
更重要的是,她内心深处,是否愿意将个人的情感与冰冷的政治交易彻底捆绑?
深思熟虑数日后,蔡琰做出了决断。
在一次小范围的御前会议上,她当着诸葛亮、庞统、徐庶等核心重臣的面,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神色恭谨、垂首而立的诸葛亮身上,缓缓开口,声音清晰而坚定:
“诸卿连日所奏,关乎国本,本宫已深思。
值此北虏猖獗,西寇鹰扬,东南不靖之际,朝野上下,需同心同德,共济时艰。”
她略微停顿,仿佛在积蓄力量,随后继续说道:
“诸葛孔明,才德兼备,功在社稷,乃本宫之股肱,亦为天下所望。
若能……与本宫共承宗庙之重,必能使内外归心,群疑尽释。”
此言一出,殿内一片寂静,随即,庞统、徐庶等人脸上露出如释重负与欣喜交织的神情。
这意味着朝廷核心将空前团结。
蔡琰的目光依旧停在诸葛亮身上,语气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也隐含着一丝复杂难明的情感:
“孔明,本宫以此江山重担相托,你可愿……与本宫同行?”
诸葛亮身躯微微一震,他抬起头,迎上蔡琰的目光。
那目光中有审视,有托付,或许还有一丝藏得很深的无奈与决然。
他整理衣冠,深深一揖及地,声音沉稳而有力,带着无比的郑重:
“主公不以臣卑鄙,委以心腹,托以国士之任。
亮,感激涕零,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主公知遇之恩于万一!
臣诸葛亮,谨遵主公之命!
此生此世,必竭尽驽钝,辅佐主公,安定社稷,至死方休!”
没有过多的儿女情长,有的只是君臣之间,在危难时刻基于国家利益的最大共识与政治承诺。
一场影响深远的政治联姻,就此定下。
蔡琰看着他,心中微微松了口气,却也泛起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战略已定,联姻风波亦告平息,朝廷这架庞大的机器再次高速运转起来。
北疆,张合、毛玠严格执行“御抚并用”之策,边关烽燧严阵以待,同时朝廷的使者带着茶叶、丝绸和官诰,秘密潜入草原,游说于各个部落首领之间。
西线,徐晃、张飞所部旌旗招展,战鼓隆隆,做出积极备战的姿态,强大的压力透过虎牢,潼关、武关,直逼长安。
然而,就在朝廷全力应对北疆和西线之时,一封来自荆州的密报,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变数。
刘备的使者简雍再次抵达彭城,但此次带来的并非请求,而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江东孙权,趁朝廷注意力被北疆吸引,竟突然出兵,水陆并进,猛攻荆州位于长江南岸的几处要害之地!江夏告急!
刘备紧急求援,并隐晦表示,若朝廷支援不及,为保荆州基业,他可能不得不考虑与曹操暂时妥协,甚至……联吴抗曹?
消息传开,彭城朝堂再次震动!
曹操尚未动手,孙权却先按捺不住了!
荆州的乱局,瞬间给本就错综复杂的天下大势,增添了新的巨大变数。
蔡琰看着舆图上骤然紧张的长江沿线,眉头紧锁。
她原本打算集中精力先稳住北疆,威慑曹操,如今却被孙权打破了布局。
“好一个孙仲谋,果然会挑时候。”
她冷哼一声,眼中寒光闪烁。
北疆的狼,西边的虎,如今东南的蛟龙也探出了爪牙。
荆州的乱局,给这桩刚刚缔结的政治婚姻,带来了第一次严峻的考验。
下一个决断,将关乎整个南方的格局,乃至天下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