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 > 第295章 南遁毒漳与荆襄风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95章 南遁毒漳与荆襄风起

弄栋的局势,如同雨季的天空,阴沉而压抑,酝酿着未知的风暴。

曹操的隐忍与经营,虽暂时稳住了阵脚,却未能打消孟获日益增长的猜忌。

北廷李恢即将南下的消息,以及马忠在牂牁郡推行的那套“土流并置、广设义学”的怀柔政策,像无形的鞭子,抽打着孟获敏感的神经。

这一日,孟获终于不再满足于暗中监视和有限度的供给。

他亲自率领数百名精锐蛮兵,来到曹军营地“巡视”,美其名曰“探望友军”,实则气势汹汹,带着明显的问罪之意。

“曹公,近日有部落控告,称你麾下军士越界狩猎,毁我神林,更有甚者,劫掠往来商队!此事,你作何解释?”

孟获身材魁梧,声若洪钟,一双环眼死死盯住曹操,带着毫不掩饰的压迫感。

他身后的蛮兵个个手持利刃,眼神不善。

曹操心中冷笑,知道这是孟获寻衅的借口,意在进一步削弱甚至吞并自己。

他面上却露出恰到好处的惊讶与愤慨:

“竟有此事?

孟获大王明鉴,曹某治军向来严谨,绝无此事!

定是有人栽赃陷害,意图离间你我!

大王切莫中了小人奸计!”

他目光锐利地扫过孟获身后那些头人,意有所指。

贾诩适时上前一步,语气平和却带着锋芒:

“大王,我军驻扎于此,仰仗大王鼻息,岂会行此不智之事?

倒是听闻,那雍闿部近来活动频繁,屡屡袭扰周边,劫掠商旅,嫁祸于人,其心可诛啊。”

孟获脸色阴晴不定。

他自然知道雍闿的小动作,但此刻他更需要一个压制曹操的借口。

双方唇枪舌剑,气氛剑拔弩张。

许褚、夏侯渊等将领手按兵刃,怒目而视,只待曹操一声令下。

就在冲突一触即发之际,一名浑身浴血的曹军斥候踉跄冲入营地,嘶声喊道:

“陛下!

不好了!

西南方向发现大队蛮兵,打着雍闿旗号,正向弄栋杀来!

扬言……扬言要擒拿陛下,并问孟获大王勾结汉军之罪!”

消息如同惊雷,炸响在双方头顶!

孟获脸色剧变,雍闿此举,不仅是要攻打曹军,更是将了他一军,逼他表态!

曹操眼中精光爆射,危机之中,他反而彻底冷静下来。

这是一个机会!他立刻对孟获拱手,语气沉痛而决绝:

“大王!

雍闿狼子野心,意在吞并你我!

曹某愿为前锋,助大王击退此獠,以证清白!”

孟获骑虎难下。

若此时与曹操火拼,雍闿正好渔翁得利。

若接受曹操“助战”,又恐引狼入室。

他死死盯着曹操,仿佛要看出他心底的真实想法。

贾诩低声道:

“陛下,雍闿来势汹汹,孟获心存顾忌。

此乃我金蝉脱壳之良机!

可向孟获请命,率军迎击雍闿,实则……寻隙向西南方向,渡过泸水,进入永昌郡地界!

那里更为偏远,部落林立,孟获与雍闿势力皆不能及,或可暂得喘息!”

曹操瞬间领会。

他再次对孟获道:

“大王!

情况紧急,请允曹某出兵迎敌!

若胜,可退雍闿;

若不胜,曹某亦绝不拖累大王,自会引军远遁,绝不令大王为难!”

这番话,既展现了“诚意”,又为撤退埋下了伏笔。

孟获权衡利弊,眼看雍闿兵锋将至,终于咬牙道:

“好!便请曹公出战!

本王自会为你押阵!”

他打的仍是坐山观虎斗的主意。

曹操不再犹豫,立即点起还能作战的主力,以夏侯渊为先锋,许褚护持中军,贾诩、司马懿等随行,留下董昭、留下部分伤兵和老弱驻守营寨,做出全力迎战雍闿的姿态。

然而,两军甫一接触,曹军并未恋战,在夏侯渊、许褚的奋力冲击下,撕开一个口子后,全军骤然转向,不顾侧翼威胁,以最快的速度向西南方向的泸水疾驰!

“曹操要跑!”

雍闿和押阵的孟获几乎同时反应过来,又惊又怒,立刻挥军追击、拦截。

一场混乱的追逐战在弄栋西南的丘陵林地间展开。

曹军归师勿掩,求生心切,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且战且退。

许褚断后,弓马娴熟,连射数名追近的蛮将;

夏侯渊指挥若定,交替掩护;

司马懿则提前派出的熟悉水文的斥候,找到了泸水一处水流相对平缓的浅滩。

当曹军主力冒着箭雨,艰难渡过泸水,烧毁临时搜集的渡河器材时,追兵被暂时阻隔在对岸。

清点人数,又折损了近两千人马,但核心文武和大部分精锐得以保全。

回头望去,弄栋方向烟尘弥漫,孟获与雍闿的军队似乎已发生了冲突,无暇他顾。

“陛下,前方便是永昌郡地界。

此地有哀牢夷、闽濮等诸多部落,性情更为彪悍,环境也更为恶劣。”

司马懿指着前方更加茂密、雾气昭昭的原始丛林,语气凝重。

曹操望着那仿佛能吞噬一切的绿色深渊,头痛隐隐又有发作的迹象,但他眼神依旧坚定:

“只要能摆脱孟获、雍闿的纠缠,暂得喘息,再险恶之地,亦不足惧!

传令,全军戒备,向南,进入永昌!”

……

在曹操渡过泸水不久,一骑快马冲入了洛阳城,带来了马忠的紧急军报:

曹军弃守弄栋,南渡泸水,遁入永昌!

诸葛亮手持军报,对蔡琰道:

“主公,曹操果然不甘受制于孟获,选择南遁。

永昌地势更偏,部落更杂,征剿难度增大,然其获取补给亦将更为困难,乃自陷绝地也。”

蔡琰沉吟道:

“如此一来,南中重心需稍作调整。

命马忠,暂缓西进,全力巩固牂牁、越嶲,消化已附之地,推行新政。

对永昌方向,以招抚、渗透为主,令李恢设法联络永昌郡内心向朝廷的势力,对曹操形成封锁即可。

眼下,我们需将更多精力,投向江东、荆州。”

她顿了顿,问道:

“孙权、刘备,对观礼之邀,反应如何?”

诸葛亮道:

“刘备已遣糜竺为使,不日将至。

孙权则遣张纮为使,但其水师调动频繁,周瑜坐镇柴桑,恐有异动。”

……

江东,建业。

孙权看着北廷送来的观礼诏书,脸色变幻。

诏书言辞客气,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尤其是其中提及的“新历法”、“太学大比”,隐隐指向了“正统”与“文治”,这让他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主公,北廷此乃耀武扬威,兼带试探。

若去,恐坠声势;

若不去,则显我心虚。”

张昭皱眉道。

鲁肃则道:

“主公,或许可借此机会,一探北廷虚实,尤其是其格物院与太学,观其新政成效,以作我江东借鉴。”

周瑜却持不同意见:

“主公,北廷此举,意在分化瓦解。

观礼为虚,窥探我江东态度为实。

且诸葛亮、蔡琰善于借势,若让其借此机会宣扬北廷威德,于我军心民心不利。

不如以边境不宁为由,婉拒此邀。

同时,我们或可……在荆州方向,有所动作,以攻代守,打破北廷步步紧逼之势!”

“在荆州方向有所动作?”

孙权碧眼一闪。

“然。”

周瑜走到地图前,指向荆南,

“刘备虽与我有盟,然其重心在北,防范宛洛。

荆南零陵、桂阳等地,守备相对空虚。

我可遣一上将,以剿匪或巡边为名,兵临城下,试探刘备反应,若其退让,则可蚕食之地,拓展我战略纵深;

若其强硬,亦可牵制其兵力,使其无法全力配合北廷。

此乃‘围魏救赵’之策,可缓解南中曹操压力,亦能打乱北廷部署。”

孙权沉思良久,眼中野心与谨慎交织。

最终,对北廷的忌惮和对战略主动的渴望占据了上风。

“便依公瑾之策!

令吕蒙、凌统,率水陆兵马一万,以巡防长江、清剿水匪为名,向荆南移动,兵锋遥指桂阳!

同时,回复北廷,就说江东境内山越复叛,孤需亲自督战,无法赴洛观礼,望乞恕罪!”

……

荆州,襄阳。

刘备很快得知了江东兵马异动的消息,同时也收到了北廷的观礼邀请。

“孙权此举,是何用意?

欲背盟乎?”

刘备面色凝重。

糜竺沉吟道:

“主公,孙权必是见北廷势大,心生恐惧,故行此险招,意在试探,或欲趁火打劫。

我荆州两面受敌,不可不防。”

关羽丹凤眼微眯,冷然道:

“江东鼠辈,安敢欺我!

大哥,给某两万精兵,定叫那吕蒙、凌统有来无回!”

糜竺思忖片刻,道:

“主公,孙权虽动,然其重心仍在防范北廷,未必敢真与我决裂。

当下之策,可令云长加强江陵、公安防务,严阵以待。

同时,遣使责问孙权,观其反应。

至于北廷观礼……主公,此乃窥探北廷实力之良机,亦可在天下人面前,彰显我汉室宗亲、荆州牧之地位,竺愿为使,前往洛阳。”

刘备权衡再三,同意了糜竺的建议。

一方面调兵遣将,防御江东;

一方面准备厚礼,让糜竺赴洛。

一时间,天下目光,因曹操的再次南遁而稍稍转移,又因江东的突然异动和即将到来的洛阳观礼,再次聚焦于荆襄大地与黄河之滨。

南中的硝烟暂时被密林掩盖,而一场涉及三方,更加错综复杂的外交与军事博弈,即将在长江两岸与洛阳城中上演。

曹操遁入的永昌毒漳之地,仿佛成了一个被暂时遗忘的角落,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头负伤的猛虎,绝不会就此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