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玄兽武尊 > 第142章 万法之纺,创始之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2章 万法之纺,创始之痕

那响彻灵魂的声音平静无波,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仿佛宇宙本身的低语。随着声音落下,残缺圆环——“万法之纺”中央的流光漩涡旋转速度渐缓,投射下一道柔和的光柱,将巡星梭以及其中的林焰与青漪笼罩。

没有攻击性,没有强迫,只有一种纯粹的“接引”之意。

林焰与青漪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与决断。这“万法之纺”的层次,显然远超他们之前遇到过的任何存在,包括那沉睡的深渊之核。它更像是一种……规则的具现化产物。

“进去。”林焰沉声道。到了这个层面,退缩毫无意义,唯有直面,才能窥见真相。

两人身形一动,脱离巡星梭,飞入那道光柱之中。光柱仿佛是一条通道,周围是急速流淌的、由无数基础法则符号构成的彩色洪流,仿佛在穿越宇宙的源代码层。

下一刻,失重感传来,他们已置身于一个无法用言语准确描述的空间。这里没有上下左右,没有物质实体,只有无数细密如尘、却又宏大如星河的“法则之线”在交织、碰撞、衍生、湮灭。这些线,有的璀璨如新星,代表着活跃的现行法则;有的暗澹如灰尽,代表着已被淘汰或遗忘的旧序;还有一些,呈现出混沌的色彩,不断变化,代表着尚未完全定型或相互冲突的规则概念。

这里,就是“万法之纺”的内部,一个直观呈现法则生灭演化的奇异维度!而那残缺圆环的本体,就在这片维度中央悬浮着,如同一个沉默的纺锤,但它的大部分似乎都隐没在更深层的虚无中,显露出的仅仅是冰山一角。

“观测者,你们身负混沌之息与秩序之基,踏足此间。”那古老的声音再次响起,源头似乎就是这片法则维度本身,“此乃‘创始之痕’,记录着此方宇宙定序之初,被舍弃、被修改、被争议的无数‘可能’。”

随着声音,周围的法则之线开始有规律地波动,组合成一幅幅动态的景象:

他们看到,在宇宙的极早期,时间并非线性流动,而是如同网状般分叉又合并,无数种未来在瞬间生灭;

他们看到,空间的维度并非稳定的三层,而是如同沸水般翻滚,时而坍缩成点,时而扩展出无数不可名状的方向;

他们看到,物质与能量的界限模湖不清,粒子可以同时是波,存在可以依赖于观测;

他们看到,一些强大而古老的意识,在法则尚未稳固时,试图将自己的意志烙印进去,创造出符合其想象的规则,引发了剧烈的冲突与崩塌……

这些,都是宇宙初创时,被主流、稳定的现行法则体系所覆盖、所修正的“废案”!是构成宇宙基石之下,那更加混乱、也更加充满无限可能的“底层”!

林焰的左眼传来前所未有的灼热与共鸣!他左眼中融合的混沌归墟之力,以及那些来自“源初之暗”的编码,其源头,似乎都能在这里找到一些零碎的、更加古老的对应!他的力量,本质上也属于这些“创始之痕”的一部分,是那些被主流秩序压制下去的“可能性”的残留!

“归寂星渊……‘源初之暗’……”林焰福至心灵,勐地抬头,望向这片维度深处,“它是否也是……一个巨大的、未被完全‘修正’的‘创始之痕’?一个在法则定序时,被主流秩序排斥在外,却又无法彻底湮灭的……‘混沌奇点’?”

“逻辑成立。”那古老的声音回应,带着一种纯粹的客观,“‘源初之暗’,可界定为‘太初混沌常量失衡聚合体’。其在定序过程中,因蕴含的‘无序’常量超出当时‘万法之纺’(完整态)的承载与修正极限,故被整体剥离、隔离,形成独立界域。其内核的‘匮乏’,源于与主流秩序法则的永久性断连,及其自身常量无法完成内禀有序化。”

这番用近乎数学与物理术语的解释,让林焰和青漪对“源初之暗”的本质有了颠覆性的认知!它不是什么邪恶意志,也不是单纯的毁灭力量,它就是一个在宇宙“安装程序”时,因为“bug”太大无法修复,而被强行“隔离”出来的问题模块!它的“饥饿”,是因为它失去了与主程序(现行宇宙法则)的数据连接,自身又无法完成内部逻辑自洽!

“那么,是否有办法……‘修复’它?或者,让它与主流秩序重新建立一种……安全的连接?”青漪问出了关键问题。如果只是隔离,隐患永远存在。

“信息不足,无法演算完整方案。”“万法之纺”回应,“‘源初之暗’体量过于庞大,其内部混沌常量演化已自成体系,与主流秩序存在根本性冲突。强行连接,可能导致主流秩序框架崩溃。当前最优解,仍为维持隔离。”

它顿了顿,那古老的声音似乎有了一丝极其微弱的波动,仿佛在调取某种尘封的档案。

“检索相关‘痕迹’……存在理论上的‘桥接’概念,需满足以下条件:”

“一、具备同时承载高度秩序与高度混沌之‘容器’。”(林焰与青漪对视一眼,他们的共存之道,正是此路。)

“二、掌握至少部分‘创始之痕’权限,可对底层法则进行微调。”(两人的目光投向那残缺的圆环。)

“三、定位‘源初之暗’内核的‘逻辑奇点’,即其混沌常量中,最接近‘有序’的潜在平衡点。”(这需要对其内部极其深入的了解。)

“四、付出不可预知的代价。桥接过程,可能引发双方法则的剧烈排异与重塑。”

条件极其苛刻,前路漫漫,且充满未知的风险。

“观测者,你们已触及此间奥秘。”“万法之纺”的声音将他们的思绪拉回,“此残片能量有限,维系此间显化即将结束。尔等可在此感悟三日,能得几何,凭尔等造化。”

话音落下,那古老的声音沉寂下去,周围的法则之线恢复了无序的流淌状态,但那种直指本源的道韵却更加清晰。

林焰与青漪知道,这是莫大的机缘。在此地感悟三日,抵得上外界千年苦修!不仅能加深对自身力量的理解,更能窥见宇宙法则的底层构架,这对他们未来尝试“桥接”归寂星渊,有着无可估量的好处!

两人不再犹豫,立刻在这片法则维度中盘膝坐下,心神彻底沉入那无尽的“创始之痕”中。

林焰的左眼贪婪地吸收着那些与混沌、归墟相关的法则碎片,不断补全、优化着自身的混沌归墟编码。青漪则沉浸在那浩瀚的秩序演变史中,加深对“包容”与“平衡”的理解,她的瀚海心证之冕在意识中缓缓旋转,变得更加凝实、深邃。

三日时光,在这法则源头之地,转瞬即逝。

当那接引光柱再次落下时,林焰与青漪睁开双眼,他们的气息变得更加古朴浩瀚,眼中仿佛流淌着宇宙生灭的缩影。虽然境界没有瞬间暴涨,但他们对大道的理解,已然踏上了全新的台阶。

光芒闪烁,他们重新回到了巡星梭旁,身后的残缺圆环“万法之纺”光芒暗澹,中央的流光漩涡也近乎停滞,仿佛耗尽了最后的力量,重新归于沉寂的残骸状态。

“该回去了。”林焰望向归寂星渊的方向,目光仿佛穿透了无尽星海,“有了新的方向,也有了更重的责任。”

青漪颔首,握住他的手:“一起。”

巡星梭引擎再次点亮,调转方向,踏上归途。这一次,他们的目标更加明确——理解、桥接,乃至最终……治愈那片宇宙诞生之初留下的,最深的“伤痕”。

创始之痕已窥,救赎之路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