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熔炉”造物的消失并未带来任何轻松感,反而像一根无形的刺,深深扎入了基地的感知范围。

对方展现出的潜入与隐匿能力,让所有人都意识到,传统的物理防御墙在此等存在面前,可能形同虚设。

指挥中心内,气氛凝重。

“所有布设节点的精确坐标已标记完毕。”

陆岩在全息沙盘上标出了七个闪烁的红点,它们分布在基地外围约一点五公里处,形成一个不规则的、隐隐将基地部分区域囊括在内的弧形。

“地表没有任何痕迹,深度探测显示它们埋藏于地下三至五米处,与岩层结合紧密,难以在不触发未知反应的情况下进行物理挖掘。”

沈鸿的声音从扬声器里传出,带着持续分析的疲惫与专注:“持续监控显示,这些节点构成的网络非常稳定,吸收环境能量的速率保持恒定,暂时未检测到主动信号发射或能量聚集的迹象。它们就像……沉睡的种子,或者潜伏的传感器。我尝试了多种非破坏性探测手段,都无法穿透其核心屏蔽层,无法确定其终极用途。”

“它们在窥探我们,”江季黎的声音冷静地陈述着事实,“用我们无法理解、也无法阻止的方式。被动吸收能量和环境数据,可能只是其最基本的功能。”

她看向沙盘上那些刺眼的红点,“它们在等待什么?触发条件又是什么?”

这种敌暗我明,技术代差巨大的被动局面,让每一位决策者都感到棘手。

“是否可以考虑进行小范围的、可控的能量脉冲冲击,尝试干扰或激活其中一个节点,观察反应?”

沈鸿提出一个冒险的建议,“或许能逼出它们的一些功能特征。”

“风险太高。”陆岩立刻反对,“我们无法预测激活后会发生什么。可能是剧烈的爆炸,可能是强电磁脉冲瘫痪我们的系统,也可能是向‘熔炉’主体发送定位信号,招致更直接的打击。在完全未知的情况下,主动刺激是最坏的选择。”

江季黎认同陆岩的判断。

“暂时保持监控,不要主动刺激。调整我们的外部巡逻路线和传感器布局,避开这些节点密集区域,避免不必要的接触和能量散逸。沈工,继续尝试从能量吸收模式和环境数据关联性上寻找破绽。”

“明白。”

就在地面为“熔炉”的渗透而紧绷时,地下控制室的沈鸿,却在交叉比对数据时,注意到了一个被忽略的细节。

“等等……”

他喃喃自语,手指在控制台上快速敲击,调出了另一组监控数据——那是关于地底利维坦意识波动和“基石”能量场稳定性的长期记录。

他将“熔炉”节点激活前后的数据进行叠加比对。

一个微小的、但确实存在的相关性浮现出来。

“队长!”沈鸿的声音带着一丝发现新线索的急迫,“我发现了异常!在‘熔炉’节点完成布设并进入静默状态后的三小时十七分,地底利维坦的意识背景波动,出现了一次极其细微但可辨识的模式改变!同时,‘基石’能量场,特别是我们刚刚强化过的‘谐波锁’区域,也检测到了几乎同步的、非常微弱的共振反馈!”

指挥中心的众人神色一凛。

“具体描述!”江季黎立刻追问。

“利维坦的意识波动,在那一刻,出现了一种……类似‘识别’或‘标记’的反应,非常短暂,随即恢复平静。而‘谐波锁’的共振反馈,并非不稳定,更像是对某种外部‘询问’或‘接触’的被动回应!”

沈鸿语速加快,“这种反应模式,与我们之前强化‘谐波锁’时触发的‘隐藏联动’有相似之处,但强度弱了数个量级!”

这个消息如同在深水中投入一块巨石。

“熔炉”的目标,难道不仅仅是基地本身?

它们布设的节点,能够与地底的利维坦以及“基石”系统产生某种程度的互动?

它们的目的,从一开始就指向了那个被禁锢的古老存在?

林默的发现(“心石”低语)、陈明远的警告(“摇篮”是牢笼)、沈鸿的推断(“契约”验证),以及现在“熔炉”节点与地下系统的微妙共鸣……所有这些线索,似乎正在被一条无形的线串联起来。

“熔炉”……它们知晓地下的秘密?它们想利用,甚至……操控利维坦?

一股比面对单纯军事威胁更深的寒意,悄然蔓延。

江季黎的目光再次投向那块放置在旁边的“心石”。

这块蕴含着古老记忆碎片的水晶,此刻仿佛变得更加沉重。

“加强对地底能量场和利维坦意识波动的监控,精度提到最高。任何微小变化,立即报告。”

江季黎的声音沉静,却带着山雨欲来的紧绷,“我们需要重新评估一切。‘熔炉’的出现,可能彻底改变了我们面对的棋局。”

未知的敌人,古老的神只,被篡改的契约……基地正被卷入一个远超想象的巨大漩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