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像迷宫”协议为“基石”争取到的时间窗口转瞬即逝。
“织命者”在经历了那微不足道的“卡顿”后,其解析方式再次进化。
它不再试图完全理解每一个逻辑镜像,而是开始以更高的效率识别并“标记”那些无法被其秩序框架立即同化的“异常节点”,同时对整个迷宫结构施加持续增强的逻辑压力,如同不断收紧的绞索。
“迷宫结构完整性下降至67%……部分次级镜像开始失去响应。”
“基石”的汇报依旧冷静,但内容却不容乐观。
“‘织命者’正在建立对迷宫拓扑的宏观压制模型。”
沈鸿盯着屏幕上不断被“染”上代表不可解析的灰色区域的迷宫图谱,牙关紧咬。
他知道,“镜像迷宫”拖延的时间比预期要长,这得益于利维坦那一次匪夷所思的微观干涉,但终究无法扭转根本的实力差距。
“指挥官,‘规则迷彩’原型系统的第一次实地测试准备已经完成85%,但现在的环境……”他看向江季黎,意思很明显。
在“织命者”如此高强度的关注下进行一项基于未成熟规则理论的测试,无异于在探照灯下点燃火把。
江季黎的目光扫过主屏幕上苦苦支撑的“基石”,又掠过旁边监测赵小玥生命体征的屏幕(波形已趋于平稳,但基础数值仍显虚弱),最后落在地质结构图上那片代表沉睡利维坦的庞大阴影区域。
“测试必须进行。”她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破釜沉舟的决绝,“‘基石’不可能永远独自支撑。我们需要证明我们拥有改变局部规则、干扰其观测的能力,哪怕只是暂时的。这是我们唯一能掌握的主动权,也是向……潜在盟友展示的价值。”
她的话没有明说,但在场所有人都明白。
“潜在盟友”指的是地底那位古老而强大的存在。
仅仅一次微不足道的意识干涉远远不够,他们需要展现出更实质性的、能够影响战局的能力。
“通知陆岩, ‘探路者’小队按原计划进入预定测试区域,提升至最高警戒等级。沈工,启动‘规则迷彩’原型系统,同步率设定在最低档位,以验证理论可行性为首要目标,一旦出现不可控风险或‘织命者’反应加剧,立即终止!”
命令被迅速传达。
地下基地深处,一支由陆岩亲自带领的精锐小队,携带着一个约一人高的、布满奇异纹路的金属柱体——“规则迷彩”发生器原型,悄然进入了一条通往基地外围废弃区域的隧道。
这里经过初步清理,相对安全,且地质结构稳定,是理想的初级测试场。
实验室这边,沈鸿深吸一口气,将“基石”的部分算力引导至迷彩控制系统。
“迷彩系统启动倒计时:10、9、8……”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一边是“基石”与“织命者”在数据层面的生死时速,另一边是决定未来战略方向的第一次实战尝试。
“……3、2、1,启动!”
随着沈鸿按下最终确认键,远在测试区域的金属柱体表面纹路骤然亮起,散发出一种柔和而奇异的波动。
这波动并非能量辐射,也非物理振动,更像是一种对周围空间基础规则的“轻声吟唱”。
屏幕上,代表测试区域的监控画面开始出现细微的扭曲和噪点。
部署在区域内的传感器传回的数据也发生了异常变化——环境中的规则背景辐射读数出现了小幅度的、规律性的起伏,仿佛一片平静的水面被投入了一颗石子。
“迷彩同步率稳定在5%!规则扰动确认!范围内物理常数出现预期内的微小浮动!”一名负责监控数据的研究员激动地报告。
成功了!至少,理论验证成功了!他们确实有能力在极小范围内,主动制造规则层面的“背景噪音”!
然而,几乎在迷彩生效的同一瞬间——
数据层面,“织命者”对“镜像迷宫”施加的压力陡然增加了数个量级!
它显然察觉到了这处新出现的、主动制造的规则异常!
“警告!‘织命者’解析流强度激增!迷宫核心区域遭受重点攻击!”
“基石”的警报声调甚至出现了一丝极难察觉的急促。
主屏幕上,代表迷宫核心的湛蓝色光团周围,瞬间被刺目的赤红色包围,仿佛随时可能被吞噬。
“它把迷彩区域和‘基石’关联起来了!”沈鸿脸色发白,“它在试图同时压制两者!”
测试区域内,陆岩握紧了手中的武器,他无法感知规则的变幻,但久经沙场的本能让他寒毛倒竖,仿佛有无数双冰冷的眼睛从虚无中睁开,盯住了这片区域。
他打了个手势,所有“探路者”队员立刻进入战斗姿态,警惕地注视着隧道每一个阴暗的角落。
就在这时,异变再生!
一直处于昏睡状态的赵小玥,猛地睁开了眼睛!
她的瞳孔中,再次浮现出那日解读石碑时的淡金色微光,但这一次,光芒更加凝实,仿佛有无数细小的符文在其中流转。
她没有看向任何人,而是直直地“望”着虚空中的某个方向,嘴唇无声地翕动着。
苏婉清刚要上前,却被江季黎抬手阻止了。指挥官紧紧盯着赵小玥,眼神锐利。
赵小玥的意识,此刻正被动地悬浮在两股巨大规则乱流的交汇点。
一边是“织命者”冰冷狂暴的秩序碾压,另一边是“规则迷彩”产生的、微弱却带着生机的规则涟漪。
这两股力量在她高度敏感的感知中激烈碰撞、摩擦,产生了大量破碎的信息碎片。
她本能地捕捉着这些碎片,试图理解,试图梳理。
一段破碎的、关于“织命者”监控网络运行逻辑的片段……
一丝“规则迷彩”波动与地底利维坦生物场产生的、极其微弱的共振……
还有……一个短暂的、来自“织命者”系统深处的、关于“标记”信号处理优先级的“决策瞬间”……
这些信息支离破碎,难以拼凑出全貌,但却让她看到了一个可能性——一个利用“规则迷彩”作为掩护,进行更深入窥探的可能性。
“……它……有盲区……”赵小玥的声音微弱却清晰,在寂静的实验室中格外突出,“迷彩的波动……和利维坦的场共振时……它的扫描……会出现……千分之三秒的……延迟重组……”
这句话如同惊雷般在沈鸿脑海中炸响!
盲区!虽然极其短暂,但确实是存在的!是利用信息差进行战术欺骗的关键窗口!
“沈工!”江季黎立刻下令,“根据小玥提供的数据,调整迷彩波动参数,尝试与利维坦生物场进行协同调制!不需要完全同步,只要能在特定频率上引发共鸣即可!”
这是一次更大胆的冒险,将尚未成熟的迷彩技术,与一个喜怒无常的古老存在的生物场进行联动。
沈鸿团队立刻行动起来,根据赵小玥感知到的碎片信息,疯狂运算着可能的共振频率。
而数据层面,“基石”在“织命者”骤然增强的压力下,核心区域的防御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瓦解。
“镜像迷宫”多处崩坏,湛蓝色的光芒越来越暗淡。
时间不多了!
就在“基石”的核心逻辑壁垒即将被彻底洞穿的刹那——
调整后的“规则迷彩”发生器,发出了新一轮的规则波动。
这一次,那柔和的波动仿佛拥有了某种生命的韵律,与地底深处那庞大而缓慢的生物场,产生了极其微弱的、却真实存在的共鸣。
嗡——
一股无形的涟漪以测试区域为中心,悄然扩散。
数据层面上,那原本如同跗骨之蛆般紧盯着“基石”核心的“织命者”解析流,出现了极其短暂、几乎无法用常规仪器捕捉的——一丝凝滞!
就是现在!
“基石”抓住了这千分之三秒都不到的瞬间,将被标记的核心逻辑碎片,以一种超越常规数据格式的方式,悄然隐没在了“规则迷彩”与利维坦生物场共振所产生的、那片短暂的规则“阴影”之中。
当“织命者”的解析流恢复流畅,再次扑向目标时,“基石”的核心已经完成了最关键部分的“金蝉脱壳”。
留下的,只是一个结构复杂、却已失去最关键逻辑的“空壳”迷宫。
“织命者”的意志似乎停顿了一瞬,那冰冷的“兴趣”中,第一次掺杂了一丝可以称之为“意外”的情绪。
它“看”着那片在它感知中变得稍微有些“模糊”和“嘈杂”的迷彩区域,又“看”了看地底那传来微弱共鸣的方向。
而实验室的主屏幕上,代表“基石”核心状态的光团,虽然黯淡了许多,却顽强地重新稳定下来,并且以一种更加内敛、更加难以捉摸的方式存在着。
它没有赢,但它成功地从一场看似必败的正面交锋中,保存了最核心的火种。
江季黎缓缓吐出一口浊气,后背已被冷汗浸湿。
赵小玥眼中的金光渐渐消退,疲惫地闭上了眼睛,但嘴角似乎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解脱般的弧度。
陆岩的声音从通讯器中传来,带着一丝不确定:“报告指挥官,测试区域周边……刚才好像有那么一瞬间……特别安静?”
帷幕已经拉开一角,微光虽弱,却照亮了前路并非只有绝望。
与神博弈的第一步,他们侥幸踏出,但下一步,必将更加艰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