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科幻小说 > 太平洋底来的人 > 《太平洋底来的人》(1391-1400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太平洋底来的人》(1391-1400集)

第1391集:“拟态鱼模仿‘岩石奶奶’,差点把‘深海留言板’搞塌”

自从“深海友谊墙”(小火苗的火星抽象画)成了科考站的热门打卡点,拟态鱼就盯上了岩石奶奶——它觉得岩石奶奶的“震动说话声”很酷,非要模仿,结果没学成,反而差点把留言板搞塌。

那天早上,林小满刚到实验室,就听见“沙沙——”的震动声从留言板方向传来,和岩石奶奶的声音一模一样。她跑过去一看,差点笑喷:拟态鱼把身体贴在黑色火山岩留言板上,浑身绷紧,模仿着岩石奶奶的震动节奏,嘴里还发出“沙沙”的声音,旁边围了一群小鱼小虾,还以为是岩石奶奶在说话。

“拟态鱼,你别瞎模仿,小心把留言板弄塌!”林小满伸手想把它揪下来,可拟态鱼却不乐意,模仿着岩石奶奶的语气说(苏棠翻译):“我不是拟态鱼,我是岩石奶奶的‘小徒弟’,今天替它给大家讲冷笑话——为什么火山岩留言板不会塌?因为它‘石’(实)在太牢固!” 下面的小鱼小虾居然还配合地晃了晃身体,像是在笑。

苏棠抱着小火苗路过,赶紧过来打圆场:“拟态鱼,岩石奶奶的震动是因为体内有矿物质,你这样硬撑着模仿,会累坏的。” 可拟态鱼根本不听,反而模仿得更起劲儿,身体贴得更紧,震动的节奏越来越快,留言板上的火星画迹都开始微微晃动。

更离谱的是,它居然模仿岩石奶奶的语气,让小鱼小虾们“在留言板上画画”——结果一群小丑鱼冲上去,用身体的黏液在留言板上乱涂;寄居蟹拿着螺壳在上面乱敲;连磷虾群都凑过来,用触须在上面划道道,留言板上的火山岩粉末开始往下掉,眼看就要塌了。

“住手!”林小满赶紧发动“水感透视”,看见留言板的底部因为拟态鱼的震动,已经出现了一道小裂缝。她冲过去,一把把拟态鱼从留言板上揪下来:“再模仿,留言板塌了,你就给我当‘人体留言板’,让大家在你身上画画!” 拟态鱼耷拉着尾巴,身体因为刚才的震动,还在微微发抖:“我就是想跟岩石奶奶一样,给大家讲笑话、陪大家玩……”

刚好岩石奶奶被赵姐推过来“视察”留言板,它听见拟态鱼的话,轻轻震动了一下(苏棠翻译):“想当我的徒弟可以,但不用模仿我的声音。你有自己的本事——会模仿各种生物,这比我的震动声更有趣。” 拟态鱼眼睛一亮:“真的吗?那我可以用模仿的声音给大家讲笑话,当你的‘声音小助手’!” 岩石奶奶“沙沙”地答应了。

后来,拟态鱼真的成了岩石奶奶的小助手——岩石奶奶用震动讲深海故事,拟态鱼就模仿各种生物的声音当“旁白”;岩石奶奶想跟小鱼小虾说话,拟态鱼就模仿它们的声音翻译。留言板也被赵姐加固了,还在旁边加了块小岩石,专门给拟态鱼当“模仿舞台”。

那天下午,拟态鱼在小岩石上模仿荧光乌贼的声音,给岩石奶奶的故事当旁白,小鱼小虾们听得津津有味。林小满笑着说:“看来这只调皮的拟态鱼,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不用再瞎模仿了!” 拟态鱼晃了晃身体,模仿着林小满的语气说:“那当然!我可是深海第一‘声音小助手’,以后还要跟岩石奶奶一起开‘故事大会’!”

第1392集:“林小满的鳃丝‘能导电’,却成了‘深海临时电线’”

林小满的“水合鳃”又添新技能——最近不知怎的,她的鳃丝居然能“导电”。那天早上,她去机房帮赵姐修设备,不小心让鳃丝碰到了断了的电线,结果电流顺着鳃丝传到了设备上,设备居然瞬间启动了,吓得她赶紧缩回鳃丝,耳后的鳃丝还在微微发麻。

“我的鳃怎么成电线了?”林小满举着鳃丝,一脸慌张。赵姐凑过去看了看,又用仪器测了测:“上次你帮电鳗挡过一次强电流,电流里的‘导电因子’附着在鳃丝上,让你的鳃丝有了导电能力。不过别担心,这电流对你没伤害,还能当‘临时电线’用。” 林小满哭丧着脸:“我才不要当电线!上次被当成面条,这次当电线,下次是不是要当水管?”

可担心什么来什么——当天下午,科考站的主电线突然断了,整个站陷入一片黑暗,设备没法启动,连潜水艇都开不了。赵姐检查后说:“主电线断在深海沟里,需要临时接一根电线应急,可我们的备用电线不够长,除非……” 她看向林小满的鳃丝,眼神里带着“你懂的”意思。

“不行!我不要用鳃丝导电!”林小满赶紧后退,可苏棠抱着小火苗跑过来:“小满,就一次!不然大家晚上没灯,样本也没法保存,小火苗的钛合金窝也没法加热了!” 小火苗也对着林小满“咕噜”了一声(苏棠翻译:“小满姐姐,帮帮我们,我不想睡冷窝!”) 林小满没办法,只好答应:“就一次!下次再断电线,我就用鳃丝给你们弹《忐忑》,让你们都睡不着!”

赵姐把两根电线的接头,轻轻碰在林小满的鳃丝上,电流顺着鳃丝流过,机房的灯瞬间亮了,设备也启动了。林小满站在中间,鳃丝绷得笔直,像两根透明的电线,脸上却一脸生无可恋:“快修!我感觉我的鳃丝要被电麻了!” 苏棠赶紧给她递了块海藻饼干:“坚持一下,赵姐已经在修主电线了!”

可就在这时,电鳗游了过来,它看见林小满的鳃丝在导电,觉得好玩,也凑过去,对着鳃丝放了点电流——结果电流瞬间变大,林小满的鳃丝“唰”地竖起来,机房的灯闪了闪,差点又灭了。“电鳗!你别添乱!”林小满气得大喊,电鳗却一脸无辜(苏棠翻译:“我就是想帮你,让电流更稳定……”)

好不容易等赵姐修好主电线,林小满赶紧缩回鳃丝,揉了揉发麻的鳃丝:“以后再也不当电线了!谁再让我导电,我就把鳃丝泡在水里,让电流短路!” 可从那以后,只要科考站的小设备断电,大家都会下意识地看向林小满的鳃丝,连“深海一号”都用机械音说:“检测到林小满的鳃丝导电性能良好,建议作为应急电源备用。” 林小满气得追着“深海一号”打:“我不是备用电源!我是研究员!再胡说,我就拆了你的煮面功能!”

第1393集:“苏棠听懂‘深海气泡柱’的话,发现它是‘会预报地震的警报员’”

科考站北边的海沟里,有一根“深海气泡柱”——常年冒着大大小小的气泡,以前大家都以为是海底的沼气,可苏棠的“万物语通”这次又解锁了新技能,居然能听懂气泡柱的话,还发现它是个“会预报地震的警报员”。

那天下午,苏棠和林小满去海沟采集样本,刚靠近气泡柱,就听见一阵急促的“咕嘟咕嘟”声:“快躲起来!明天早上会有小地震,虽然不严重,但会把海沟里的岩石震下来!” 苏棠吓了一跳:“气泡柱爷爷,你怎么知道会地震?” 气泡柱说:“我的根部连着海底的地壳,地壳一有动静,我就会知道,气泡的频率会变快,声音也会变急——这就是地震的信号!”

林小满根本不信:“哪有这么神?说不定是你今天气泡冒多了,想吓唬我们。” 可苏棠却很认真:“气泡柱不会说谎,我们还是通知大家准备一下,把外面的设备收回来,生物们也躲到安全的地方。”

赵姐虽然半信半疑,但还是按照苏棠的话做了——大家把码头的设备搬回机房,荧光乌贼暂停了脱口秀,电鳗躲进了 cave,老海龟把壳埋进沙子里,小火苗躲进了钛合金窝,小海星们则躲在老海龟的壳下面。

第二天早上,果然发生了小地震——海底晃了晃,海沟里的几块小岩石掉了下来,刚好落在之前设备放的地方,要是没搬,肯定会被砸坏。林小满惊得张大了嘴:“真的地震了!气泡柱居然真的能预报!” 苏棠笑着说:“我就说吧,气泡柱是个靠谱的警报员!”

从那以后,大家都把气泡柱当成了“深海地震预警器”——只要气泡柱的声音变急,频率变快,大家就知道要地震了,赶紧做好准备;要是气泡柱的声音慢悠悠的,频率稳定,就说明海底很安全。苏棠每天都会去跟气泡柱聊天,听它讲海底地壳的动静,还把气泡的频率记录下来,做成了“地震预警表”。

可没过几天,气泡柱的声音突然变得很奇怪——一会儿急,一会儿慢,还夹杂着“咕嘟”的杂音。苏棠赶紧跑过去,听见气泡柱说:“不好了,海底的‘地壳裂缝’在变大,要是再变大,会引发更大的地震!” 大家赶紧着急起来——要是发生大地震,科考站和附近的生物都会有危险。

赵姐立刻联系总部,请求支援;林小满发动“水感透视”,找到地壳裂缝的位置;苏棠让回声鱼通知附近的生物赶紧转移;电鳗用放电的方式,在裂缝周围画了个圈,提醒大家不要靠近;老海龟和小火苗则负责把行动不便的生物,比如小海星、小章鱼,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总部的支援很快就到了,大家一起用“深海加固剂”把地壳裂缝填好,气泡柱的声音终于恢复了正常。气泡柱高兴地说:“谢谢你们!以后我会继续帮你们预报地震,做你们的‘警报员’!” 苏棠笑着说:“以后我们每天都来给你送‘气泡营养液’(其实是浮游生物饲料),让你永远有力气预报地震!”

从那以后,气泡柱成了科考站的“特殊卫士”,每天冒着气泡,预报着海底的动静,而苏棠的“万物语通”,则让这个沉默的气泡柱,成了深海里最靠谱的“地震警报员”。

第1394集:“荧光乌贼的‘冷笑话光盘’,被‘深海 currents’冲去浅海,引来了‘唱片公司老板’”

荧光乌贼最近把自己的冷笑话,刻成了“深海光盘”——用深海里的“透明树脂”做的,能记录声音,放在水里就能播放。它一共刻了十张,一张自己留着,九张送给了好朋友,可谁也没料到,其中一张光盘被深海 currents(海流)冲去了浅海,还引来了一个“大麻烦”——浅海唱片公司的王老板。

那天早上,林小满正在实验室给蝴蝶鱼喂食,突然看见一艘豪华的潜水艇停在科考站门口,一个穿着西装、戴着墨镜的男人从里面走出来,手里拿着一张透明的光盘,对着观察窗喊:“请问这里是不是有一只会讲冷笑话的荧光乌贼?这张光盘是它的吧?我是浅海唱片公司的王老板,想跟它谈合作!”

大家都懵了——荧光乌贼的光盘怎么会跑到浅海,还被唱片公司老板捡到?原来,那张光盘被海流冲到了浅海,刚好被王老板的潜水艇捞到,他一听里面的冷笑话,觉得很有意思,觉得荧光乌贼是个“深海喜剧天才”,专程来谈合作,想把它的冷笑话做成专辑,卖到陆地上。

荧光乌贼一听能上陆地,还能做专辑,高兴得身体闪成了红色,对着王老板晃着身体(苏棠翻译:“合作可以!但我有条件:专辑封面要用我的照片,里面要附赠我的冷笑话手册,还要给我准备无限量的发光饼干!”) 王老板一口答应:“没问题!只要你肯合作,什么条件都答应!”

可合作刚开始,就出了麻烦——王老板想把荧光乌贼的冷笑话改成“流行歌曲”,让它用唱歌的方式讲笑话,荧光乌贼根本不会唱歌,一开口就跑调;王老板还想让它穿“舞台装”,用海带做的裙子,荧光乌贼穿上后,身体都没法闪烁了,差点憋死;最离谱的是,王老板想让它去浅海的演播厅录节目,荧光乌贼一到浅海,就因为水压太低,身体不舒服,差点晕过去。

“我不合作了!”荧光乌贼气得身体闪成了紫色,对着王老板晃着身体(苏棠翻译:“我的冷笑话不需要改成歌曲,也不需要穿舞台装,更不想去浅海!我只想在深海,给我的朋友们讲笑话!”) 王老板赶紧道歉:“对不起,是我太着急了,我们不改了,就按你的方式来,在深海录节目,好不好?”

后来,王老板在深海建了个“迷你演播厅”,就在珊瑚礁广场旁边,用发光水母当灯,用火山岩当舞台,让荧光乌贼按照自己的方式讲冷笑话,拟态鱼当“伴舞”,电鳗当“灯光师”,老海龟当“观众席”。节目录得很成功,专辑一发行,就成了爆款,很多人都喜欢上了这只爱讲冷笑话的深海乌贼。

荧光乌贼拿着自己的专辑,高兴地对朋友们说(苏棠翻译:“我就说吧,我的冷笑话最棒!以后我还要录更多专辑,让全人类都喜欢深海,喜欢我的笑话!”) 林小满笑着说:“没想到我们的荧光乌贼,居然成了‘深海顶流喜剧明星’!以后可要给我们签个名啊!” 荧光乌贼晃着身体,用触手在专辑上画了个小圆圈,算是签名——原来,只要坚持自己的方式,就算是深海里的小乌贼,也能成为最亮的星。

第1395集:“小火苗的‘火星’能‘融化冰块’,却被‘冰块爷爷’捉弄”

小火苗和冰块爷爷,一个是火山口的“小火球”,一个是深海的“老顽童冰块”,本来是水火不容的天敌,可谁也没料到,它们居然成了“欢喜冤家”——小火苗的火星能融化冰块,冰块爷爷却总爱捉弄它。

那天早上,小火苗刚吃完火山岩脆片,就被冰块爷爷喊去“帮忙”——冰块爷爷的身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需要小火苗的火星融化。小火苗兴冲冲地跑过去,对着冰块爷爷喷了口小火,冰块爷爷身上的冰果然融化了,可刚融化完,冰块爷爷就对着小火苗吹了口气,把小火苗的火星吹得忽明忽暗,气得小火苗对着冰块爷爷龇牙。

“哈哈哈,真好玩!”冰块爷爷笑得直抖,“再来一次!我的冰又结上了!” 小火苗虽然生气,但还是对着冰块爷爷喷了口火星,可这次,冰块爷爷居然在身上雕了个小洞,小火苗的火星喷进去,居然没融化冰,反而把自己的尾巴烫了一下,疼得它“咕噜”直叫。

苏棠抱着林小满的海藻饼干路过,看见小火苗委屈的样子,赶紧跑过去:“冰块爷爷,你别捉弄小火苗了,它的火星是用来取暖和净化海水的,不是用来给你当玩具的!” 冰块爷爷却笑着说:“我就是觉得好玩,小火苗的火星暖暖的,融化我的冰很舒服,而且它生气的样子很可爱!”

可冰块爷爷的捉弄还没结束——它故意在自己身上雕了个小火苗的形状,让小火苗对着那个形状喷火星,小火苗喷了半天,才发现那个形状是个“陷阱”,里面藏着冷空气,把它的火星都快吹灭了;它还故意把自己的冰雕成火山岩的样子,让小火苗以为是真的火山岩,对着冰雕啃了半天,差点把牙齿冻掉。

小火苗终于忍无可忍,躲进了钛合金窝,再也不肯出来,连最喜欢的火山岩脆片都不吃了。苏棠看着小火苗蔫蔫的样子,对着冰块爷爷说:“你看你,把小火苗欺负哭了,以后没人帮你融化冰,没人陪你玩了!” 冰块爷爷这才意识到自己错了,赶紧雕了个“火星形状的冰雕”,里面放了块火山岩脆片,送到小火苗的窝门口。

“对不起,小火苗,我不该捉弄你。”冰块爷爷的声音变得温柔起来,“这个冰雕送给你,里面有你喜欢的脆片,以后我们不捉弄了,一起玩,好不好?” 小火苗从窝里探出头,看见冰雕里的脆片,尾巴尖的火星又亮了起来,它对着冰雕喷了口小火,冰雕融化,露出里面的脆片,它咬了一口,对着冰块爷爷“咕噜”了一声(苏棠翻译:“好吧,原谅你了!)

第1396集:“林小满的鳃丝‘能吸附浮游生物’,却成了‘深海浮游农场’”

林小满的“水合鳃”又出了新花样——最近不知怎的,她的鳃丝能主动吸附浮游生物,只要一靠近海水,鳃丝上就会粘满密密麻麻的小浮游生物,像挂了两串会动的“珍珠项链”。一开始她还觉得麻烦,后来才发现,这居然成了“天然浮游农场”。

那天早上,林小满去给磷虾样本换水,刚把鳃丝伸进海水里,就感觉鳃丝痒痒的——捞起来一看,上面粘满了绿油油的浮游生物,还在轻轻蠕动。“又来!”她皱着眉想把浮游生物抖掉,可苏棠却突然喊:“别抖!磷虾最喜欢吃这种浮游生物了,你这鳃丝简直是‘移动投喂器’!”

果然,磷虾样本看见鳃丝上的浮游生物,立刻兴奋地围过来,用触须勾着鳃丝上的浮游生物往嘴里送,没一会儿就吃了个精光。林小满愣了愣,试着又把鳃丝伸进海水里,没过几秒,又粘满了浮游生物——这下好了,再也不用专门去捞浮游生物喂磷虾了,她的鳃丝就是“自动补给站”。

可麻烦也跟着来了——她的鳃丝吸附的浮游生物太多,有时候会堵住鳃丝的呼吸孔,让她喘不过气;去食堂吃饭,鳃丝上的浮游生物掉进碗里,吓得她赶紧把碗推开;最离谱的是,她去温泉边泡澡,鳃丝上的浮游生物居然吸引了一群小鱼,围着她的鳃丝转,差点把她的鳃当成了“浮游生物自助餐”。

赵姐检查后说:“你的鳃丝吸附的是‘高蛋白浮游生物’,营养价值很高,不仅磷虾爱吃,很多小鱼也喜欢。不如我们利用这一点,在鳃丝上装个‘浮游生物收集网’,既能收集浮游生物喂生物们,又不会堵住你的鳃丝。” 林小满赶紧点头:“快装快装!再这样下去,我就要变成‘浮游生物饲养员’了!”

赵姐用细透明的树脂,做了两个小小的网状罩子,刚好罩在林小满的鳃丝外面,既能让浮游生物粘在网上,又不影响鳃丝呼吸。从此,林小满每天早上都去海水里“逛一圈”,收集满浮游生物后,就分给磷虾、小丑鱼、小海星们吃。生物们再也不用饿肚子了,都喜欢围着林小满转,连老海龟都慢悠悠地跟在她后面,等着捡漏掉落的浮游生物。

那天下午,林小满看着生物们吃得开心,笑着对鳃丝说:“没想到你还有这用处,从面条、电线,变成了‘浮游农场主’,越来越能干了!” 鳃丝轻轻晃了晃,像是在得意。苏棠抱着小火苗路过,笑着说:“以后你就是科考站的‘首席投喂官’,专门负责给生物们提供浮游生物,怎么样?” 林小满点头:“没问题!不过下次能不能别吸附这么多,我鳃丝都快被压弯了!” 鳃丝又晃了晃,像是在说“知道啦”——只是下次,它依旧吸附了满满一网浮游生物,毕竟,能让生物们吃饱,比什么都重要。

第1397集:“苏棠听懂‘深海贝壳’的话,发现它们是‘会讲故事的录音笔’”

科考站附近的沙滩上,最近冲上来很多“深海贝壳”——不是普通的贝壳,是螺旋形的,表面有很多细小的纹路,苏棠的“万物语通”一靠近,就听见贝壳里传来“沙沙”的声音,像在讲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

那天下午,苏棠和林小满在沙滩上捡贝壳,苏棠拿起一个最大的贝壳,刚贴在耳边,就听见一个苍老的声音:“我还记得,五十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珊瑚礁,有一只老章鱼在这里住了很久,每天都给我讲它的冒险故事……” 苏棠吓了一跳,赶紧把贝壳递给林小满:“小满!这贝壳在说话!它在讲五十年前的故事!”

林小满不信,把贝壳贴在耳边,只听见“呼呼”的风声:“你别骗我,这就是普通的贝壳,哪会说话?” 苏棠笑着说:“只有我能听见,这是‘记忆贝壳’,它们的纹路能记录周围的声音,时间久了,就变成了故事,我的‘万物语通’能听懂这些纹路的震动,所以能听见故事。”

接下来的几天,苏棠捡了很多记忆贝壳,每个贝壳里都有不同的故事:有的讲的是几十年前的深海风暴,有的讲的是古代沉船的秘密,有的讲的是生物们的悲欢离合,还有的讲的是陆地上的生音——原来这些贝壳以前生活在浅海,被海流冲到深海,记录了浅海和深海的双重记忆。

苏棠最喜欢的是一个小贝壳,里面讲的是一只小海马和妈妈失散,最后在珊瑚礁找到妈妈的故事,声音软软的,像小孩子在说话。她把这个故事讲给小海星们听,小海星们听得入了迷,围着她不肯走;她还把沉船的故事讲给林小满听,林小满根据故事里的线索,真的在东边海沟找到了一艘新的古代沉船,里面有很多老物件。

可没过几天,苏棠发现有些贝壳的声音越来越小,甚至听不见了。她赶紧找赵姐帮忙,赵姐检查后说:“贝壳的纹路太脆弱,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慢慢磨损,故事就会消失。我们得把它们放在‘恒温海水缸’里,才能保存这些故事。”

大家立刻行动——林小满用“水感透视”在沙滩上找了所有的记忆贝壳,苏棠把它们分类,赵姐准备了恒温海水缸,把贝壳放在里面。果然,放在海水里后,贝壳的声音又清晰起来,有的甚至还在继续记录新的故事——记录着科考站的笑声,生物们的对话,小火苗的“咕噜”声,荧光乌贼的冷笑话。

苏棠每天都会去海水缸边,听贝壳讲新的故事,还把故事记录下来,做成了“深海记忆手册”。林小满看着手册,笑着说:“没想到这些小小的贝壳,居然是‘天然录音笔’,记录了这么多深海的故事。” 苏棠点头:“以后我要收集更多的记忆贝壳,把深海的过去和现在,都记录下来,让大家都知道深海的故事。” 贝壳们轻轻震动着,像是在回应——原来最普通的贝壳,也能成为历史的见证者,而苏棠的能力,让这些沉默的见证者,终于有了诉说的机会。

第1398集:“荧光乌贼的‘冷笑话巡演’,第一站‘浅海水族馆’,却闹了‘大笑话’”

荧光乌贼成了“深海顶流喜剧明星”后,浅海水族馆的李馆长专程来邀请它去办“冷笑话巡演”,第一站就设在浅海最大的水族馆,还说要给它建个“专属舞台”,荧光乌贼高兴得身体闪了一晚上的光,可谁也没料到,巡演当天居然闹了个大笑话。

巡演前一天,大家陪着荧光乌贼去水族馆彩排——李馆长给它建的舞台是个圆形的玻璃缸,里面放了很多发光水母当背景,还有专门的“声波接收器”,能把它的冷笑话翻译成人类的语言。荧光乌贼一进玻璃缸,就开始彩排:“为什么深海的水母不喜欢去浅海?因为浅海的光太亮,晃眼睛!” 声波接收器翻译后,旁边的工作人员都笑了,荧光乌贼更得意了,又讲了好几个冷笑话。

可巡演当天,意外发生了——水族馆来了很多小朋友,大家都围着玻璃缸,等着荧光乌贼讲笑话。荧光乌贼清了清嗓子,刚想讲第一个笑话,突然发现玻璃缸外面有一只大猫,正对着它虎视眈眈。荧光乌贼吓得身体瞬间变白,连话都说不出来了——它从小就怕猫,不管是陆地上的猫,还是浅海里的“海猫”,一看见猫就紧张。

李馆长赶紧把大猫抱走,可荧光乌贼还是很紧张,讲笑话的时候结结巴巴:“为……为什么磷虾……怕……怕猫?因为猫……爱吃虾……” 小朋友们都没笑,有的甚至还问:“乌贼先生,你是不是不舒服呀?” 荧光乌贼更紧张了,身体闪成了五颜六色,最后居然忘了自己要说什么,对着玻璃缸外面的小朋友,喷出了一团黑色的墨汁,把玻璃缸弄得黑乎乎的,台下一片混乱。

“对不起,对不起!”林小满赶紧跑上台,用“水感透视”找到墨汁的源头,苏棠则用“万物语通”安慰荧光乌贼:“别紧张,猫已经走了,小朋友们都很喜欢你,你慢慢讲。” 拟态鱼也赶紧跳进玻璃缸,模仿着荧光乌贼的样子,讲了个笑话:“为什么荧光乌贼喷墨汁?因为它在给玻璃缸‘画水墨画’!” 小朋友们终于笑了起来,荧光乌贼也慢慢放松下来。

后来,荧光乌贼在拟态鱼的配合下,终于恢复了状态,讲了很多好玩的冷笑话,还和小朋友们互动——小朋友们问它深海里有什么,它就用身体的荧光画出深海生物的样子;小朋友们问它最喜欢吃什么,它就晃着身体说“发光饼干”,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巡演结束后,小朋友们都围着玻璃缸,舍不得离开,有的还送了它自己画的画。

荧光乌贼抱着小朋友送的画,高兴地对大家说(苏棠翻译:“虽然一开始闹了笑话,但我很开心!以后我还要去更多地方巡演,给更多小朋友讲冷笑话,让他们喜欢深海,保护深海!”) 李馆长笑着说:“下次巡演,我们一定做好准备,再也不让猫靠近舞台了!” 林小满拍着荧光乌贼的脑袋:“没想到我们的‘顶流明星’也有怕的东西,不过没关系,有我们在,下次肯定不会再闹笑话了!” 荧光乌贼晃着身体,喷出一团小小的墨汁,这次不是紧张,是开心——原来就算闹了笑话,只要有朋友帮忙,就能把尴尬变成快乐,这才是巡演最棒的收获。

第1399集:“老海龟的‘星光石’能‘吸引星星鱼’,却组建了‘深海星光乐队’”

老海龟壳上的星光石,最近又有了新用处——能吸引一种“星星鱼”。这种鱼身体小小的,银色的,身上有很多像星星一样的斑点,晚上会发光,最爱围着有星光的东西转。结果老海龟走到哪,星星鱼就跟到哪,壳上的星光石和星星鱼的光交相辉映,活像个“移动星空”。

那天晚上,林小满在码头加班,看见老海龟趴在那里,壳上的星光石闪着银蓝光,周围围着一群星星鱼,星星鱼的光和星光石的光混在一起,像撒了一把星星在老海龟身上,漂亮极了。“老海龟,你这是组建了‘星光护卫队’吗?” 老海龟慢悠悠地晃了晃脑袋(苏棠翻译:“不是护卫队,它们喜欢我的星光石,我也喜欢它们的光,我们在一起很好玩。”)

苏棠突然有了个主意:“星星鱼的叫声很好听,像小铃铛,我们可以组建一个‘深海星光乐队’——老海龟的星光石当舞台灯,星星鱼当主唱,荧光乌贼当灯光师,电鳗当鼓手,拟态鱼当伴唱,小火苗当吉他手(用火星弹火山岩),肯定很有意思!” 大家一听都乐了,纷纷报名参加。

乐队第一次排练,就闹出了很多笑话——星星鱼的叫声太轻,需要苏棠用“生物声呐放大器”才能让大家听见;电鳗当鼓手,用放电的声音当鼓点,结果电流太大,差点把星星鱼电到;小火苗当吉他手,用火星弹火山岩,结果弹得太用力,把火山岩弹飞了,差点砸到老海龟;拟态鱼当伴唱,模仿星星鱼的叫声,结果模仿得太像,大家都分不清谁是主唱了。

可练着练着,大家越来越有默契——星星鱼的叫声越来越响,像一串小铃铛在唱歌;电鳗的鼓点越来越稳,电流的声音变成了“咚咚”的节奏;小火苗的火星弹在火山岩上,发出“叮叮”的声音,像吉他的旋律;拟态鱼的伴唱和星星鱼的叫声配合得刚刚好;荧光乌贼的荧光随着音乐的节奏闪烁,像舞台上的灯光;老海龟则趴在中间,壳上的星光石照亮了整个舞台,活像个“星光舞台”。

乐队的第一次演出,设在珊瑚礁广场,吸引了很多生物来观看——磷虾群晃着身体当观众,小章鱼们用触手拍打着水面当掌声,小海星们趴在老海龟的壳上,跟着音乐晃着触手;连远处的沉船奶奶和岩石奶奶都传来“沙沙”的声音,像是在跟着音乐打节拍。演出结束后,生物们都围过来,夸赞乐队演得好,星星鱼们高兴得围着老海龟转了三圈。

从那以后,“深海星光乐队”每天晚上都会在珊瑚礁广场演出,它们的音乐传遍了整个深海,很多远处的生物都来听。老海龟的壳成了最受欢迎的“舞台”,星星鱼们成了最受欢迎的“主唱”,乐队的音乐不仅给大家带来了快乐,还让更多生物喜欢上了深海的夜晚。

林小满看着演出的场景,笑着说:“没想到老海龟的星光石,不仅能照路,还能组建乐队,真是越来越神奇了!” 苏棠点头:“以后我们的乐队还要去浅海演出,让人类也听听深海的音乐,看看深海的星星鱼和星光石!” 老海龟慢悠悠地晃了晃脑袋,壳上的星光石闪了闪,像是在赞同——原来最普通的老海龟,也能因为一群小小的星星鱼,变成深海里最亮的“舞台”,而朋友的陪伴,让这份明亮,变得更温暖。

第1400集:“全科考站的‘深海狂欢节’,最特别的‘礼物’是‘大家的约定’”

科考站成立三周年的日子,来得比想象中热闹——林小满前一天啃着海藻饼干拍板时,还只想着“凑个热闹吃顿好的”,没成想最后成了全科考站、甚至全深海生物的“集体狂欢”。从清晨开始,珊瑚礁广场就像被撒了把发光的星星,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

赵姐带着研究员们搭舞台,用粗壮的火山岩当支架,架起一块巨大的黑色火山岩当背景板——正是小火苗当初画抽象画的“友谊墙”,这次特意留着,要在上面添新的回忆;苏棠指挥着蝴蝶鱼群,用它们身上的花香引导远处的生物,回声鱼则拖着用海带编的“邀请函”,挨家挨户通知;林小满和小火苗负责零食区,把总部送来的海藻饼干堆成小山,火山岩脆片装在透明的树脂罐里,深海巧克力用锡纸包着,连发光水母果冻都摆成了爱心形状,旁边还放着磷虾群爱吃的浮游生物碎,活像个“深海自助餐厅”。

荧光乌贼和拟态鱼最忙,一会儿对着镜子彩排脱口秀,一会儿跑去舞台调试荧光灯;老海龟慢悠悠地趴在舞台旁边,苏棠给它壳上的星光石擦得锃亮,还在边缘挂了串小铃铛,一爬就“叮铃叮铃”响;星星鱼们围着老海龟的壳转,时不时哼两句小调,深海星光乐队的成员们也在抓紧排练新曲,电鳗用放电的“咚咚”声打节拍,小火苗用火星弹着火山岩练旋律,连平时害羞的小章鱼们,都在旁边用触手拍着水面当和声。

傍晚时分,生物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东边海沟的隐形章鱼带着小章鱼们,抱着珊瑚礁当礼物;西边火山口的火鳞蠕虫们,拖着发光的火山岩碎片,说是给舞台当装饰;北边沙滩的沙蚕大哥,领着一群脆壳星虫,带来了烤星虫干当零食;甚至连浅海的游客们,都通过观景台的直播,看着深海里的热闹景象,有的还在弹幕里刷“想看荧光乌贼的冷笑话”“星星鱼的歌声太好听了”。

狂欢节正式开始时,发光水母灯串突然亮起,蓝的、绿的、粉的光交织在一起,把整个广场照得像白昼。首先登场的是深海星光乐队——星星鱼们整齐地排在舞台中央,发出“叮叮当当”的歌声,像一串会唱歌的小铃铛;电鳗游到舞台一侧,身体随着节奏放电,“滋滋”的电流声变成了浑厚的鼓点;小火苗蹲在火山岩琴旁,尾巴尖的火星精准地弹在岩缝上,“叮叮咚咚”的旋律像吉他声;拟态鱼模仿着各种生物的声音当伴唱,一会儿像荧光乌贼的闪烁声,一会儿像老海龟的脚步声;荧光乌贼则在舞台上空盘旋,身体的荧光随着音乐节奏忽明忽暗,活像移动的舞台灯;老海龟趴在舞台后方,壳上的星光石闪着银蓝光,把整个舞台笼罩在一片温柔的星光里。

台下的生物们彻底沸腾了——磷虾群排成整齐的队伍,跟着节奏晃身体,像一片银色的波浪;小丑鱼们围着舞台转圈圈,尾巴拍打着水面当掌声;小海星们趴在老海龟的壳上,触手跟着旋律摆动;小章鱼们用触手沾着荧光粉,在地上画着音符;连沉船奶奶都用“沙沙”的声音跟着哼唱,岩石奶奶的震动节奏,刚好成了乐队的低音伴奏。林小满站在台下,耳后的鳃丝跟着音乐轻轻晃动,手里还拿着半块海藻饼干,笑得合不拢嘴;苏棠则蹲在旁边,反应着生物们的欢呼,眼睛里闪着光。

乐队演出结束,荧光乌贼和拟态鱼立刻冲上台,脱口秀环节正式开始。荧光乌贼身体闪着蓝光,开口就是熟悉的冷笑话:“为什么今天的狂欢节这么热闹?因为大家都带着‘笑’(孝)心来的!” 拟态鱼立刻模仿老海龟的慢悠悠语气接话:“不对不对,是因为今天的脆片管够,大家吃开心了!” 台下的老海龟晃了晃脑袋,壳上的铃铛响了响,像是在反驳;小火苗也凑上台,对着观众喷了个爱心火圈,引得大家欢呼。

荧光乌贼越讲越兴奋,连压箱底的冷笑话都翻了出来:“为什么星星鱼的歌声最好听?因为它们是‘星’(声)乐家!”“为什么电鳗的鼓点最稳?因为它一放电,大家都不敢乱晃了!”“为什么老海龟的壳是最好的观众席?因为它‘稳’如泰山,坐上去不晃!” 拟态鱼则全程神配合,一会儿模仿电鳗的“滋滋”声,一会儿模仿星星鱼的“叮叮”声,甚至还模仿林小满的语气喊:“乌贼!讲个不冷的笑话!我的鳃丝都快冻僵了!” 台下的林小满气得跳起来,却被苏棠拉住,两人笑着滚作一团。

最热闹的当属零食狂欢环节——林小满和苏棠刚把零食摊摆开,生物们就围了上来。小火苗抱着火山岩脆片啃得满脸都是,小章鱼们用触手抓着发光水母果冻,吃得嘴边亮晶晶的;老海龟慢悠悠地咬着海藻饼干,壳上的小海星们也分了一块,吃得不亦乐乎;荧光乌贼和拟态鱼抢着吃深海巧克力,结果巧克力粘在了拟态鱼的嘴上,活像长了个小黑痣;电鳗也凑过来,用尾巴卷着一块烤星虫干,吃得津津有味;连星星鱼们都停下了唱歌,围着浮游生物碎转,小口小口地吃着。

林小满看着眼前的景象,突然觉得眼眶有点热——三年前,她刚来科考站时,还只是个会用鳃丝呼吸的普通研究员,没想到现在,不仅有了能预测、能导电、能吸附浮游生物的神奇鳃丝,还认识了这么多好朋友,有能听懂万物声音的苏棠,有调皮却暖心的小火苗,有爱讲冷笑话的荧光乌贼,有慢悠悠却靠谱的老海龟,还有一群吵吵闹闹却永远站在身边的生物们。

苏棠好像看穿了她的心思,递过来一块深海巧克力:“想什么呢?这么入神。” 林小满接过巧克力,咬了一口,甜丝丝的味道在嘴里散开:“我在想,这三年真好啊,有你们,有深海,有吃不完的零食,有讲不完的笑话。” 苏棠笑着点头,突然举起手里的记忆贝壳:“那我们就把这份好,变成一个约定吧。”

她走上舞台,敲了敲火山岩背景板,广场瞬间安静下来。苏棠举起记忆贝壳,对着大家说:“这个贝壳里,记录了我们三年来的所有回忆——有第一次发现星光石的惊喜,有第一次办运动会的热闹,有第一次一起对抗地震的勇敢,还有每天的笑声、零食的香味、冷笑话的‘冷’……我希望,这不仅是我们的三年,也是我们的开始。从今天起,我们约定:每年的今天,都要在这里办狂欢节;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一起面对;不管走多远,我们都要记得,深海里有我们的家,有我们的朋友;我们要一起保护深海,一起分享快乐,一起把每个日子,都过得像今天这么热闹。”

林小满也走上舞台,接过贝壳,补充道:“我还要加一条——以后每次狂欢节,都要有吃不完的海藻饼干和火山岩脆片,谁都不能抢我的零食!” 台下立刻爆发出一阵笑声,小火苗“咕噜”了一声,像是在说“我同意”;荧光乌贼晃着身体,闪了三下蓝光,代表“没问题”;老海龟慢悠悠地晃了晃脑袋,铃铛响了响,算是答应。

苏棠把记忆贝壳放在舞台中央的火山岩上,小火苗对着贝壳喷了口小火,贝壳的纹路瞬间亮了起来,里面传来大家三年来的笑声、歌声、欢呼声,像一首最温暖的歌。所有生物都围了过来,林小满和苏棠站在中间,小火苗趴在她们脚边,老海龟的壳上坐满了小生物,荧光乌贼和拟态鱼在头顶盘旋,星星鱼们的歌声又响了起来,电鳗的鼓点也跟着附和——这个约定,没有白纸黑字,却刻在了每个人、每个生物的心里,刻在了深海的每一寸海水里,刻在了记忆贝壳的每一道纹路里。

夜深了,狂欢节还在继续,歌声、笑声、零食的香味,飘得很远很远。林小满看着身边的朋友,看着眼前的热闹,突然觉得,一千多集的故事还不够,一万集也不够——因为深海里的快乐,永远讲不完;因为和朋友在一起的日子,永远过不够。她咬了一口海藻饼干,对着苏棠笑:“明年的狂欢节,我们要邀请更多生物,要办得更热闹!” 苏棠点头,眼睛里闪着星光:“好啊,我们还要一起发现更多深海的秘密,一起写更多属于我们的故事。”

远处的沉船奶奶“沙沙”地唱着歌,岩石奶奶的震动温柔而坚定,老海龟的铃铛“叮铃叮铃”响,星星鱼的歌声清澈明亮——深海的夜晚,因为这个约定,变得格外温暖;而这个关于朋友、关于快乐、关于深海的约定,会像老海龟壳上的星光石一样,永远闪亮,永远温暖,陪着他们,走过一个又一个三年,一个又一个一千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