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双穿大明:我教雄英开盛世 > 第69章 咱叫“朱国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朱晴行完礼,在朱元璋的示意下落座。

她看皇帝陛下那充满探究和惊奇的目光,知道他对刚才“变出”饭食的事情极为好奇,便主动开口,用更直白的话解释道:

“陛下,刚才英儿不是‘变’出来的,是把东西从他一个……一个特别的小库房里拿出来的。”

斟酌着用词,尽量用古人能理解的方式描述:

“这枚玉佩玄妙非常,英儿前日无意间激发了它的一项新能力,可以在其中开辟一个不小的空间,用以存放物品,存取只在他一念之间。”

“民女也能存入,但唯有英儿可以随意取用。那些饭食,是家母心疼英儿,特意做好让他带回来吃的,用的盒子也是后世常见的保温食盒,能保持食物温度。”

朱元璋和马皇后闻言,眼中都闪过恍然与惊叹之色。马皇后更是笑道:“朱夫人真是有心了,代本宫多谢她。”

朱晴顺势接过话头:“陛下,娘娘,家父今日未能前来,实乃事出有因。他正在全力为太子妃娘娘以及即将诞生的小皇孙办理至关重要的‘身份路引’。”

“此事在后世也极为繁琐复杂,家父动用了所有关系,日夜奔走,方有眉目,实在分身乏术,还望陛下、娘娘海涵。”巧妙地将朱霖的“谨慎”转化为“为大明皇嗣奔波”的诚意。

朱元璋听了,脸色缓和不少,朝着马皇后看了一眼,差点没笑出来:“嗯,朱先生费心了。此事确是重中之重。”

朱晴见状,从随身带来的包里取出了朱霖准备好的那个平板电脑,开机后调出准备好的资料。

“陛下,家父虽未能亲至,但对陛下所关切之事不敢怠慢。这是他为您准备的一些关于海船、工坊革新以及海防的浅见和图样,或许能为您提供些许参详。”

将平板递给朱元璋,并耐心地教他如何滑动屏幕、放大缩小图片、切换页面等基本操作。

朱元璋初时有些笨拙,但很快便被屏幕上清晰直观的图片和示意图所吸引,尤其是那些结构复杂、远超当代想象的帆船设计图和炼铁高炉的示意图,让他看得目不转睛,连连称奇。

“妙!甚妙!此船体结构,竟能如此坚固?这炼铁之法,出铁量竟能如此之高?”朱元璋一边看,一边忍不住发问。朱晴则是懂得就说,不懂的就说不懂,让大明官员研究去吧。

看了一会儿,朱元璋干脆把太子朱标叫过来:“标儿,你来!把这些图样,还有这些文字,都给咱仔仔细细地抄录下来!一字一句,一笔一划都不许错!”

朱标立刻领命,找来纸笔,开始充当人肉复印机,埋头苦干起来。

另一边,马皇后则拉着朱晴,开始商讨琉璃生意。

马皇后心思缜密,开口道:“朱姑娘,不瞒你说,这次麻烦你跑一趟,实在是咱想与你做一做这琉璃生意。”

朱晴则是心中了然:“娘娘,您不必客气,民女不懂做生意,您说,我尽量去办。”

“朱姑娘,咱是这么想的,皇室出场地人手,负责销路,你负责货源,借英儿的空间,在大明售卖,所得银钱,五五分成。如何?”

朱晴闻言,连忙摇头:“娘娘,万万不可。实不相瞒,在后世,如此巨额且来源不明的资金流入,会引来政……呃,就是朝廷相关衙门的严密调查,非常麻烦。民女和家父得您和陛下赏赐,也换了不少银钱。”

想了想,提出一个方案:“这样吧,娘娘,售卖所得,民女只取两成,但这银钱不必给民女,就暂时由娘娘您代为保管。日后民女若在大明游玩,需要花费时,再找您支取便是。至于剩下的八成,全归内帑所有。”

马皇后有些过意不去:“这……是否太少了?毕竟货出自你处。”

朱晴笑道:“娘娘不必介意。若娘娘实在觉得不妥,不如这样,从那八成里,再分出三成,记在英儿名下,算是我爸我妈给英儿存些体己钱,如何?”

马皇后听完,也猜到爸妈是什么意思,顿时眉开眼笑,对这个安排满意极了:“好!就依姑娘所言!本宫定给英儿管得好好的!”如此一来,皇室得大利,孙儿得小利,朱家表明了态度又不贪财,皆大欢喜。

朱元璋在一旁听着,也对朱晴的知情识趣暗自点头。看着手中的平板,越看越喜欢,忍不住对朱晴说:“丫头,这‘平板’是个好宝贝。”那意思不言而喻!

旁边的马皇后一听,立刻没好气地吐槽道:“重八!你当这是寻常赏玩之物吗?离了朱姑娘,这东西就是块琉璃板!”

“你会用吗?谁能给它补充那什么‘仙力’?难不成次次都要劳烦朱姑娘进宫专门给你摆弄不成?快还给人家!”

朱元璋被老伴儿说得老脸一红,讪讪地将平板递还给朱晴,嘟囔道:“咱不就是说说嘛……”

轻咳一声,回归正题,神色郑重地对朱晴说:“朱姑娘,回去转告令尊,他的《开海论》,咱仔细看了。其所言之事,咱放在了心上!咱诚心邀请朱先生相助,共谋此事。若有所需,但讲无妨。”

朱晴等的就是这句话,立刻顺势说道:“陛下有此心意,家父定然欣喜。眼下正有一事需陛下圣裁:家父正在办理‘路引’,”

“但是这事儿需明确人数与姓名。不知陛下希望首批为哪些人办理?又该使用何种姓名为宜?需定下章程,家父才好依此奔走。”

朱元璋与马皇后对视一眼,略作沉吟,便道:“既然如此,首批便先办五人吧。朕、皇后、太子、太子妃,还有英儿。至于姓名……”

“朕便化名‘朱国强’,取国家强盛之意。

皇后便化名‘马秀清’。

太子……便叫‘朱建国’吧,承前启后。

英儿还小,就叫‘朱英’,简单好记。

太子妃便用本名‘常清韵’即可。”

朱晴仔细记下这些名字,点头道:“民女记下了。回去便告知家父,依此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