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老妈你在说啥?”朱晴正蹲在一旁整理灯带,听到老妈的低声呢喃,疑惑地抬起头。

金萌萌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下意识地回答道:“我说啊,咱们允炆以后长大了,定要做个顶天立地、快快乐乐的男子汉,可千万别…千万别只晓得死读书,读成了个小古板,那多没趣儿啊…”

她这话本是随口而发的感慨,充满了现代母亲对子女自由成长、个性发展的期盼,但更深层处。

却夹杂着对历史上那位因性格仁柔、被身边文臣理念束缚、最终导致悲剧收场的建文帝的隐忧与不忍。

多么希望,这个白胖可爱的婴儿,能有一个截然不同、充满阳光与活力的未来。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站在一旁的太子妃常氏,听到金萌萌对怀中幼子这番看似寻常却与众不同的期许,尤其是后半句“别只晓得死读书”,心中微微一动。

身为太子正妃,未来的国母,自然深知皇室子弟教育的重要性,也明白如今为太子和诸位王爷授课的师傅。

无一不是当世大儒,教育方式严谨,甚至堪称严苛,重心全在圣贤经典、治国之道上。

轻声接话道:“伯母说的是,孩儿天性确需舒展。只是…身为天家子弟,学业教养是顶顶要紧的。父皇和殿下对英儿他们的课业,期望甚高,规矩也重。”

马皇后何等聪慧,捕捉到了金萌萌话语中那丝异样的情绪,不仅仅是单纯的喜爱,似乎还包含着忧虑?

走到金萌萌身边,也顺着话题,看似随意地问道:“姐姐似乎对孩儿们的教养,别有见解?可是在海外异域,见过不同的法子?”

这一问,既是对金萌萌的尊重,也巧妙地给了她一个打开话匣子的机会。

听到马皇后询问,又见女儿朱晴也投来鼓励的目光,便索性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组织了一下语言:

“娘娘,太子妃殿下,我这个人直性子,有话就直说了。我觉得吧,这教育孩子,尤其是男孩子,光读圣贤书是远远不够的。”

“圣贤书里的道理自然是好的,教人明事理、知廉耻。但书本是死的,人是活的。”

“孩子从小就被关在书房里,整天之乎者也,四书五经,容易把性子读迂了,遇事不知变通,成了…成了‘纸上谈兵’的赵括,那可不行。得知道世间万事万物,不是书本上那几句道理就能概括的。”

“你看啊,咱们大明疆域万里,有高山大河,有平原大海,有热闹的市井,也有辛勤的农户。”

“孩子得多出去走走看看,知道粮食是怎么一颗颗种出来的,工匠是怎么打造出精美器物的,兵士们是如何日夜操练保卫家国的;”

甚至…有机会的话,了解一下海外番邦是什么情形,他们是怎么过日子、怎么想事情的。

这叫‘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见识广了,心胸自然开阔,将来处理事情才能接地气,不至于被下面的人用几句圣人之言就轻易蒙蔽了去。”

“还有就是,得因材施教。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一头扎进故纸堆里做学问。”

“有的孩子可能天生对机械营造感兴趣,给他几块木头就能琢磨出个新奇玩意儿;”

“有的可能喜欢摆弄庄稼,对农耕水利有天分;”

“有的或许像燕王殿下那样,骨子里就有驰骋沙场的军事天分。”

“若是发现孩子在哪方面有特长,就该请专门的师傅去引导、去培养,未必非要人人都成了状元进士。”

“做个于国于民有用的专才,能实实在在解决问题的,不也挺好?”

“我觉得这品性培养比学问高低更重要。要教孩子明辨是非,有担当,有仁爱心,懂得体恤百姓疾苦。”

“将来就算不做学问,做个封疆大吏或是管理一方产业,可以不是学问最好的,但一定要是个明白人,是个有魄力、有温度、能得人心的人。”

金萌萌这番话,用语朴实,甚至有些“大白话”,全然没有引经据典,但其中蕴含的注重实践、全面发展、因材施教、品性为先的教育思想。

让马皇后和常氏听得怔住了,陷入了深思。她们自幼接受的都是最正统的儒家教育,路径清晰而单一,何曾听过如此……“离经叛道”却又在情理之中、甚至隐隐切中某些时弊的说法?

尤其是那句“容易被下面的人蒙蔽”,更是隐隐触动了马皇后和常氏内心深处的担忧。

身处宫廷高位,她们太清楚信息被层层过滤、真实民情被华丽辞藻所掩盖的弊端了。

燕王妃徐妙云在一旁安静地听着,她出身将门,性格爽利,对于金萌萌提到的“不是人人都要成状元”、“要接底气”的说法,深感赞同,忍不住插话道:

“伯母说得在理!臣妾也觉得,男孩子整天关在书房里吟诗作对,难免少了些阳刚血性和应对实际事务的能力。”

“像臣妾父亲常说,为将者不仅要熟读兵法,更要识天文地理,懂人心世情,否则就是纸上谈兵,害人害己。”

这时,朱晴在一旁听着母亲的高论,想起自己当年的“遭遇”,忍不住撇撇嘴,小声嘀咕拆台:

“那当初我选专业的时候,为啥您和老爸天天逼着我,说破大天也得选医护相关,别的免谈?说得这么开明……”

金萌萌正说到兴头上,被女儿当场揭短,老脸一红,扭头瞪了朱晴一眼,佯怒道:“闭嘴!大人说话小孩别插嘴!你那能一样吗?那是为了……咳,赶紧弄你的灯带去!”

“好嘞!”朱晴得到母上大人一句训斥,吐了吐舌头,老老实实转身继续忙活去了,嘴角却带着笑意。

马皇后看着这对母女有趣的互动,哈哈一笑,丝毫不以为意,反而更觉亲切。

继续与金萌萌探讨起来,从海外如何对待孕妇聊到孩童启蒙,再到类似国子监的高等教育。

两位母亲,一位母仪天下,一位来自后世,凭借着对子女共同的爱与期盼,用着当下时代能理解的语言和概念,竟越聊越投机,彼此的距离也在这一言一语中迅速拉近。

金萌萌那些超越时代的教育理念,如同涓涓细流,悄然滋润着马皇后的心田,或许将在未来,对这些天家贵胄的成长方式,产生某些微妙而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