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朱雄英想改口叫“姨姨”的小算盘终究没能得逞。

就在他拽着金萌萌衣角撒娇时,殿外传来了脚步声,朱元璋、朱标和朱霖三人谈笑着走了进来。

朱标一眼就看见儿子腻在金萌萌怀里,又听到他刚才的“豪言壮语”,虽不知前因,但也猜到几分,便温声出言制止:“英儿,不可胡闹!辈分岂能乱叫?要叫奶奶!”

小雄英见父王发话,小嘴撅得更高了,不满地哼唧了一声,把脑袋埋进金萌萌怀里,小声嘟囔:

“父王,窝不跟你好了!” 那委屈的小模样,引得朱标无奈又宠溺地笑了笑。

众人相互见礼后,朱元璋摸了摸肚子,声音洪亮地说道:

“妹子,晚膳可准备好了?咱今儿和先生、标儿在工部忙活一下午,可是饿坏了!” 脸上带着运动后的红润和兴奋,精神头十足。

马皇后见丈夫心情极佳,好奇地问道:“哦?陛下今日忙些什么?竟亲自去了工部?”

朱元璋哈哈一笑,语气中带着几分得意:

“也没什么,就是下午朱先生琢磨出了点改良炼铁的新法子,咱听着觉得可行,就拉着他们一起去工部的作坊里试了试。”

“嘿,咱也好久没抡大锤了,今儿也活动活动筋骨,挥了几锤!痛快!”

说得轻描淡写,马皇后何等了解自己的丈夫,看他那眉飞色舞的劲儿,就明白这绝非普通的“炼铁法子”,否则绝不会让陛下如此开怀。

也不多问,笑着应和:“既然陛下饿了,那咱们就开饭。红玉。”

转头吩咐道,“去把上次晴公主带过来的那个铜火锅拿出来,再让厨房多准备些新鲜蔬菜、肉脍,咱们今儿就吃火锅,又热闹又暖和!”

一听“火锅”二字,金萌萌眼睛顿时一亮!这可是她的心头好。

低头凑到怀里还在假装生气的小雄英耳边,悄悄说道:“英儿,快,假装说要出恭,奶奶带你回去拿点好吃的加菜!”

小雄英虽然撅着嘴,但听到“好吃的”三个字,眼睛瞬间亮了,立刻抬起头,用不小的声音嚷嚷道:“奶奶!窝想出恭!您带窝去好不好!” 演技略显浮夸,但童真可爱。

旁边侍立的宫女闻言正要上前伺候,金萌萌连忙摆手:“不用不用,我带着他去就行,你们忙你们的。” 说着,便抱起朱雄英,快步朝殿外走去。

来到殿外无人处,金萌萌心念一动,两人身影便消失在原地,瞬间回到了现代别墅的厨房。

金萌萌手脚麻利地从冰箱冷冻室拿出几盒高品质的牛羊肉卷,又抓了一大把新鲜香菇、金针菇,想了想,还拿了几包火锅丸子。

来不及解冻,直接一股脑塞进一个大袋子里。小雄英也积极地帮忙抱着那袋蘑菇。

“走,英儿,回去吃好吃的!”

“好!”

光芒一闪,两人又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坤宁宫附近一条僻静的廊下。

金萌萌抱着“物资”,牵着小雄英,偷偷溜到小厨房外,找到了正在里面监督备菜的红玉。

“红玉姑姑,”金萌萌压低声音,把袋子递过去,“这些肉和蘑菇,赶紧让人切成薄片,和那些蔬菜一样,生着端上来就行,千万别煮!”

红玉先是一愣,随即看到袋子里那色泽鲜红、纹理漂亮的肉卷和从未见过的菌菇,立刻明白,连忙点头:“夫人放心,奴婢明白!” 说完赶紧招呼两个信得过的厨娘来处理。

金萌萌则带着小雄英,像没事人一样回到正殿,仿佛真的只是带孙子上了个厕所。

不一会儿,晚膳准备妥当。巨大的铜火锅被抬上来,炭火熊熊,锅里的高汤咕嘟咕嘟翻滚着,香气四溢。

各式洗净的蔬菜、宫廷御厨切的薄如蝉翼的肉脍,以及金萌萌带来的“加菜”——红白相间的牛羊肉卷、鲜嫩的蘑菇、q弹的丸子——琳琅满目地摆满了桌子。

因为就一口锅,朱元璋今日心情好,也懒得讲究那些虚礼,大手一挥:

“都坐都坐!围着锅子坐,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今日不论君臣,只论家常!”

于是,帝后、太子夫妇、燕王妃、朱霖一家、还有三个孩子,热热闹闹地围坐了一大桌。

金萌萌给火锅底汤又加了点自己带来的浓缩高汤块调味,香气更浓了。

朱元璋、朱标和朱霖三人边吃边聊,推杯换盏,讨论着下午的炼铁新法,气氛热烈。

马皇后细心地将烫好的肉片夹到朱元璋碗中。

常氏也温柔地照顾着朱标。

金萌萌则忙着给眼巴巴等着的小雄英、朱福贞和徐妙清烫菜,确保三个小祖宗吃得开心。

嗯?怎么感觉哪里不对?

徐妙云看着眼前这温馨热闹的场景,太子妃与太子琴瑟和鸣,帝后恩爱,朱先生一家其乐融融,心中不由得升起一丝淡淡的思念。

默默地将一块烫好的羊肉蘸了料,放入口中,味同嚼蜡。

不由得更加想念起远在凤阳、那个带着点傻气的自家夫君朱老四了。

若是他在,定然也会被这热闹的气氛感染,说不定还会跟皇孙殿下争抢肉片呢。

而此时,凤阳中都,演武场旁。

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三兄弟,刚刚结束了一天的练兵,正准备回营用膳。

忽然,一队风尘仆仆的骑士疾驰而至,为首的内官高举明黄卷轴,朗声道:“圣旨到——秦、晋、燕三王接旨!”

三兄弟不敢怠慢,连忙整理衣冠,齐齐跪倒在地。

内官展开圣旨,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念秦、晋、燕三王,久在中都,克勤克勉。然国事维艰,朕心甚念。兹命尔等三人,见旨之日,即刻交接凤阳一应军务,轻车简从,速回应天陛见,不得有误!钦此——”

“儿臣接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三王叩首领旨。

宣旨完毕,内官一行人又匆匆离去复命。朱棣揉着还有些隐隐作痛的屁股,一脸茫然加委屈地看向两位哥哥:

“二哥,三哥!父皇这搞的是哪一出啊?我这刚到凤阳,屁股还没坐热……呃,还没好利索呢!练兵章程才刚理出个头绪,怎么突然就把咱们仨一起召回去?京里出什么大事了?”

朱樉和朱棡也是一头雾水,面面相觑。朱樉皱着浓眉:“谁知道呢!圣意难测,既然父皇急召,必有要事。赶紧回去收拾,明日一早就出发!”

朱棣叹了口气,望着应天的方向,心里嘀咕:老四啊老四,你这刚挨过打,被发配凤阳没多久,可别是又闯什么祸,连累哥哥们了吧?

朱老四仔细回想着自己在应天的所作所为,越想越心虚:应该不会吧?不能吧?要是真是那事儿,我就推给九江,就说是九江带我去的。嗯对,就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