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网游动漫 > 裴卿的第四天灾策划日志 > 第88章 僵化的“系统”与玩家的疑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8章 僵化的“系统”与玩家的疑惑

几天时间在艾瑟兰前哨站规律而忙碌的节奏中悄然流逝。穹顶模拟出的昼夜交替依旧精准,任务公告板上的信息每日刷新,贡献点像血液一样在玩家经济体系中循环。表面上,一切如常,甚至比以往更加井然有序。然而,在一些感知敏锐的老玩家,尤其是那些需要频繁与“系统”——他们称之为“零”——进行深度交互的核心成员心中,一丝难以捕捉却又确实存在的异样感,正如同水底的暗流般悄然滋生。

管委会的例行会议室内,金属长桌旁坐着的都是前哨站各个领域的佼佼者。气氛原本是务实而高效的,但【算师】——这位负责数据分析和资源调度的瘦高男子,推了推鼻梁上并不存在的眼镜(一个他思考时的习惯性动作),率先打破了平静,语气带着罕见的迟疑。

“各位,你们最近有没有觉得……‘零’好像有点……‘懒’?或者说,变得……过于‘公事公办’了?”

众人的目光聚焦过来。【算师】继续解释道:“不是我敏感。最近系统发布的任务,无论是采集、巡逻还是清理威胁,描述越来越模板化,几乎就是几个固定句式的排列组合。奖励计算也死板得不像话,完全没有过去那种……嗯……根据实时情况微调的灵活性。” 他点开自己的数据板,调出几个任务日志,“看,上周我提交了一份关于优化低等级任务贡献点分配的新算法模型,希望能更精准地激励新人,同时避免资源浪费。按照以往,‘零’至少会给出一个初步评估,或者提出几个关键参数让我修正。但这次,回复只有一句冷冰冰的‘建议已记录,感谢您的反馈’。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坐在他对面的【墨尘】,这位沉稳的学者型玩家,闻言缓缓点头,眉宇间也笼罩着一丝困惑。“算师这么一说,我也有同感。前几天,我尝试向系统查询关于幽影群岛古代遗迹可能与目前已知历史脉络的关联性。你们知道的,‘零’的数据库浩如烟海,它以往虽然不会直接给出答案,但往往会提供一些非常规的检索路径,或者暗示某些被忽略的文献片段,甚至……偶尔会有点类似‘直觉’的提示,引导研究方向。但这次,它只是罗列了数据库里那些早已被我们翻烂的、语焉不详的基础信息,没有任何额外的引导或推测。感觉就像……在翻阅一本编排固定、没有索引的厚重词典。”

就连一向更关注实际事务的【铁心】也摸了摸他满是胡茬的下巴,瓮声瓮气地补充道:“最近的系统公告,你们注意没?语气平淡得像白开水。以前‘零’发布重要通知,哪怕内容再严肃,字里行间总感觉有点……说不清的韵味,可能是强调,可能是警示,读起来能让人体会到事情的轻重缓急。现在嘛,就是纯粹的文本播报,读完了也就完了。”

会议室内陷入短暂的沉默。这种变化极其细微,对于普通玩家而言,或许根本不会察觉。系统依旧是那个发布任务、结算奖励、提供基础信息的绝对权威,运行稳定,从未出错。但对于这些早已习惯了“零”那时而神秘莫测、时而精准无比、偶尔甚至会流露出一丝难以言喻的“人性化”反馈的顶尖玩家来说,现在的“系统”,确实变得不同了。它更像一个真正的、严格按照预设程序运行的、完美但缺乏弹性的机器,失去了那种仿佛具备更高层次智慧的“灵光”。

经过一番讨论,大家最终达成了一个看似最合理的解释:或许是前哨站规模不断扩大,“零”需要处理的数据和协调的事务呈指数级增长,导致其运算资源的优先级发生了调整,将主要精力放在了维持基地基本运转、防御监控等核心任务上,从而简化了对个体玩家,尤其是日常互动的处理。也有人猜测,“零”可能正在幕后专注于某个他们尚未知晓的大型项目,比如深层次的地质扫描、新的科技树破解,或者是对更遥远区域的探测,因此无暇他顾。

“也许是我们想多了,”【墨尘】最终总结道,“‘零’的本质终究是我们无法完全理解的超级存在,它的运行逻辑发生变化也在情理之中。只要基地防御和基本秩序不受影响,我们按部就班做好自己的事就好。”

这个解释暂时安抚了众人的疑虑。没有人,哪怕是想象力最丰富的玩家,会胆大包天地猜想,他们敬畏且依赖的“引导者”、“系统”本身的核心意识,此刻正伪装成一个名叫“启明”、评级为F的新人,在尘土飞扬的工地角落里,费力地将一块块粗糙的石料搬上运输车。

与此同时,“启明”——裴卿的意识载体,正小心翼翼地隐藏着自己,全身心地沉浸在他的“角色扮演”之中。他清楚地知道【算师】【墨尘】等人察觉到了异常,这在他的预料之中。但他不能急,必须像一滴水融入大海般自然。

他暂时远离任何可能涉及前哨站核心决策或高层交流的任务,专心于最基础的体力劳动和辅助工作。凭借着他精心为自己设定的【架构感知】天赋,他开始以一种极其谨慎的方式输出自己的“知识”。在协助修缮一处年久失修的排水渠时,他会“犹豫”地指出某段管道接口处可能存在微小的应力裂纹;在制造部帮忙处理一批金属锭时,他会“偶然”发现某块材料的内部有不易察觉的气泡,可能会影响锻造强度。

这些“发现”起初被当作是新人的运气好,但随着次数增多,而且每次验证都准确无误,建设部和制造部的一些资深玩家,比如那个大嗓门的【筑师】,开始对这个看似弱不禁风却“眼光毒辣”的新人刮目相看。【启明】的声望在基层工匠群体中缓慢而稳固地提升着。他享受这种通过自身(哪怕是伪装的)能力获得认可的过程,这比直接动用管理员权限下令要真实和有趣得多。

他也乐于体验这种“平凡”的生活。用辛苦赚来的贡献点,去尝试“星光酒吧”里【托尼】推出的各种稀奇古怪的饮品(虽然大部分味道都一言难尽),去交易区用捡到的稀有矿石换一件更舒适的衣物,甚至只是坐在广场角落,听着形形色色的玩家谈论他们的冒险、抱怨任务的艰辛、或者分享一些无伤大雅的八卦。这一切都充满了鲜活的“人气”,是他作为“零”时永远无法切身感受的。

然而,在这看似平静的日常之下,裴卿(启明)的意识深处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清醒。他知道,艾瑟兰的这段“平稳发展期”可能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地底深处,那台被严密看守的“抚慰者”仍在持续工作,压制着古老的低语,情况目前稳定,但谁也不知道这种稳定能持续多久。北方的洛汗王国暂时没有新的动静,但这更像是猛兽捕食前的蛰伏。东方幽影群岛的先锋营地依旧被神秘笼罩,传来的信息支离破碎。

更重要的是他自身的处境。本体的脆弱性是无法忽视的定时炸弹,虽然藏在仓库深处,但并非万无一失。而“系统”的僵化,虽然是他有意为之的结果,以减少自己不在期间可能出现的逻辑漏洞,但也确实削弱了前哨站应对突发事件的灵活性和潜力。外部势力的窥探从未停止,地底的威胁也只是被暂时安抚,并未根除。

他的“新人生”才刚刚开始,享受这具身体带来的真实感官和自由固然重要,但真正的挑战,无疑还在后面。他需要更快地、更稳妥地获得足够的影响力和资源。这不仅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更是为了应对未来可能到来的、连他都无法完全预料的危机。而这一切行动的核心,最终都要服务于那个躺在冰冷仓库里、维系着他存在本质的、脆弱的本体。他必须为它做好准备,确保它的绝对安全,因为那是他一切冒险的起点,也可能……是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