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深知中央圣殿,尤其是那颗作为城市心脏的静滞核心水晶,所蕴含的未知与潜在的危险性。那里封存着“归寂”的真相,蕴含着足以冻结时空的力量,任何轻率的举动都可能引发灾难性的后果。然而,吴振华院士提出的、利用静滞能量本身的大胆构想,是目前黯淡前景中唯一闪烁着革命性光芒的希望之火。能源的枯竭如同悬顶之剑,迫使他们必须冒险一搏。
在进行了周密的准备和安全评估后,【启明】亲自陪同吴院士,在【铁心】亲自率领的一支由防卫军最精锐成员组成的护卫小队严密警戒下,再次踏入了那座宏伟而寂静得令人心悸的静滞圣殿。
穿过那巨大、空旷、时间仿佛被无形之手凝固的主殿,两侧那些保持着最后瞬间姿态的古代学者“玩偶”依旧沉默地伫立着,他们的身影在微弱的环境光下拉出长长的、静止的影子,如同历史的墓碑。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沉重而古老的氛围,每一次呼吸都仿佛在搅动万年的尘埃。
他们再次来到了圣殿最深处的那座圆形大厅。穹顶模拟的星空依旧黯淡,唯有中央那座巨大的、铭刻着复杂星象轨迹的金属基座上方,那颗如同沉睡巨兽心脏般的暗蓝色水晶,依旧在缓缓地、带着某种沉重疲惫的韵律旋转着。与上次相比,它散发出的光芒更加微弱,搏动的间隔也更长,仿佛一个生命力即将耗尽的老者,连维持自身最基本的静滞状态都显得力不从心。
吴院士一踏入这个核心区域,整个人就如同被一道无形的闪电击中,瞬间进入了另一种状态。他无视了周围那些充满历史厚重感的静滞学者,也仿佛忘记了身旁全神戒备的护卫,他所有的感官、所有的注意力,都被那颗悬浮的暗蓝色水晶彻底俘获。他痴痴地仰望着它,浑浊的老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近乎朝圣般的痴迷光芒,口中无意识地发出梦呓般的低语:
“不可思议……太不可思议了……这能量密度……这内敛程度……完全违背了熵增定律……不,不是违背,是某种更高层面的体现……”他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这根本不是常规意义上的能量聚合体……它更像是一种……一种宇宙基本法则的显化碎片?是‘静滞’这个概念本身,在物质世界的锚点?还是某种超维结构的投影?”
他如同一个发现了新大陆的探险家,迫不及待地从随身携带的一个特制工具箱中(由他的意识投影携带,利用艾瑟兰材料临时加工而成),取出各种造型奇特、闪烁着微弱灵光的简陋探测仪器——有能够捕捉微观能量涟漪的谐振水晶阵,有分析能量场拓扑结构的符文刻录盘,还有记录时空曲率变化的微型重力感应器。他小心翼翼地将这些仪器安置在水晶周围的不同方位,开始全神贯注地记录着每一丝微弱的数据波动,生怕错过任何一点可能揭示奥秘的线索。
与此同时,【启明】深吸一口气,再次缓步上前,如同上一次那样,将手掌轻轻按在了那颗冰冷而光滑的核心水晶表面。他闭上双眼,集中全部精神,不再试图强行索取或控制,而是以一种更加温和、更加恳切的方式,向这颗仿佛拥有微弱意识的城市之心,传递出艾瑟兰当前面临的绝境、对能源的迫切需求,以及对“理解”和“帮助”的真诚渴望。
或许是感受到了城市能量濒临枯竭的危机,或许是【启明】那不带侵略性的意念起到了作用,又或许是吴院士那纯粹到极致的、不含任何杂质的求知欲无形中消弭了水晶的戒备,这一次,核心水晶的反应不再是上一次那种痛苦而混乱的能量爆发。
取而代之的,是一段段更加零碎、却相对平和稳定的“信息流”,如同解冻的溪流,缓缓涌入【启明】的感知,并被他同步分享给了旁边的吴院士和【算师】。这些信息流中包含了大量关于静滞能量本质的模糊描述(一种趋于绝对秩序的低熵态)、其在整个城市地下形成的庞大能量网络的粗略架构图、以及古代艾瑟兰先民们是如何以一种近乎敬畏的态度,小心翼翼地引导、分流、利用这股力量的某些基础原理和禁忌。
然而,关于导致“归寂”发生的具体原因、关于那悲壮的“文明方舟”计划的完整细节、以及关于星空威胁“静寂之潮”的核心数据,依旧如同被刻意抹去或打上了厚重的马赛克,要么完全缺失,要么就是一堆无法解读的、充满了绝望和混乱意象的碎片。
但这对于吴院士来说,已经如同久旱逢甘霖!他如饥似渴地接收、分析、消化着这些来自远古的、蕴含着不同宇宙规则的知识碎片。他的大脑仿佛一台超频运行的生物计算机,运算速度快到令人咋舌,连旁边的【算师】看着光幕上那如同瀑布般刷新的推演公式和不断构建又瞬间重构的能量模型,都感到了深深的自愧弗如和震撼。无数种可能性在他脑海中碰撞、湮灭、再生。
时间在寂静而紧张的研究中悄然流逝。不知过了多久,吴院士才猛地从那种近乎物我两忘的沉浸状态中脱离出来,他长长地、深深地吐出了一口积压在胸口的浊气,仿佛刚刚进行了一场极其耗费心力的长途跋涉。但他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里,非但没有丝毫疲惫,反而燃烧着一种极度兴奋、仿佛窥见了宇宙终极奥秘之一的灼热光芒。
“我明白了……至少,明白了其中的一部分关键机制……”他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却充满了不容置疑的笃定,“静滞能量,它并非死寂!它是一种处于极低熵状态的、高度有序的活性能量!它的本质是趋向于‘冻结’,维持一种永恒的‘当下’。常规的能量抽取或驱动方式,就像试图用铁锤去敲击绝对零度的冰晶,不仅无法获取能量,反而会被其强大的‘静滞’特性所同化、冻结。”
他的手指在空中快速划动,仿佛在描绘着能量的形态:“但是,如果我们换一种思路!我们不试图去‘对抗’它的静滞,不去‘抽取’或‘驱动’它,而是尝试与它进行极其精密的‘共鸣’与‘引导’!就像最顶尖的乐师,不去破坏琴弦,而是用恰到好处的力度和频率去拨动它,引发其自身的振动!”
他越说越激动,眼中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我们可以设计一种特殊的‘静滞能量共鸣器’,它本身不产生任何能量,其唯一的作用,就是与城市下方那庞大的静滞能量场,产生极其细微、完全受控的特定频率共振!在这种共振下,我们不去触动能量场的主体稳定,而是瞄准那永恒‘静滞’状态下,因微观涨落而自然存在的、极其微小的‘能隙’和‘时空褶皱’!”
他做了一个巧妙的手势:“共鸣器的作用,就是像疏导山洪一样,极其精准地引导这些自然逸出的、微不足道的‘涟漪’,让它们汇聚成一股虽然微弱、但却稳定、可持续的能量流!这就像……就像是从万载不化的冰山中,通过精妙的共振,汲取其内部分子运动所产生的、微不足道却真实存在的热量!看似违背常理,但只要我们能找到那个独一无二的、完美的共振频率点,并且控制精度达到前所未有的级别……”
院士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提高,眼中充满了面对至高挑战时的兴奋火焰:“但这需要前所未有的、极其精密的能量场计算!需要能够承受并精确传导这种特殊共振的、在艾瑟兰世界可能都极为罕见的材料!整个过程不能有丝毫差错,任何一个参数的微小偏移,都不仅仅是导致方案失败那么简单……更可怕的后果是,可能会像推倒第一块多米诺骨牌一样,引发整个庞大静滞能量场的连锁崩溃!那释放出的能量……将不是涓涓细流,而是足以将整个艾瑟兰,乃至周边区域,都彻底拖入永恒静滞的毁灭洪流!”
这是一个行走在万丈深渊边缘的钢丝上的方案!风险之高,足以让任何理智的决策者望而却步。然而,那一旦成功所带来的回报——一个基于艾瑟兰自身特性、近乎无限、且与城市共存亡的永恒能源——其诱惑力,也同样无法抗拒。
【启明】静静地听着,目光从吴院士那因狂热而熠熠生辉的脸庞,移向那颗依旧在疲惫搏动着的暗蓝色水晶,再看向周围这片承载着无数希望与梦想的城市废墟。他看到了风险,那足以让一切努力付诸东流的巨大风险。但他更看到了希望,一个能够真正让艾瑟兰摆脱能源桎梏、获得独立生存根基的、前所未有的希望。
在令人窒息的沉默中权衡了许久,【启明】的目光最终变得无比坚定。他看向吴院士,做出了决定艾瑟兰未来命运的重大抉择。
“院士,我们相信您的判断和能力。”【启明】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带着破釜沉舟的决心,“需要什么资源、什么材料、多少人手配合,艾瑟兰将倾尽所有,全力支持您!让我们……一起试试看,能否从这永恒的静滞中,为我们,也为这座城市的未来,‘共鸣’出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