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老夫子之打工皇帝 > 第331集:医疗资源的大显身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31集:医疗资源的大显身手

手机还在掌心震动,老夫子刚把车停稳。他盯着屏幕上的来电显示,没急着接,而是先看了眼时间——凌晨三点二十七分。

他知道这个时候打来的电话,不会是好消息。

电话那头的声音有点抖,像信号不稳的收音机:“我妈……又烧起来了,血压一直在掉,医生说可能是感染扩散了。”

老夫子坐直了些,顺手把车钥匙拧回启动位。“哪个医院?”

“社区医院,他们建议转院,但最近的大三甲床位紧张,专家号排到两周后……现在人已经迷迷糊糊了。”

“别转。”他说,“你现在就让值班医生把最新检查报告上传系统,我这边马上处理。”

挂了电话,他没再犹豫,直接打开车载终端,调出金手指的医疗模块。界面跳出来时,还残留着昨晚舆情分析的数据曲线,他顺手划掉,输入关键词:老年、慢性心衰、突发高热、低血压。

系统开始运行,进度条飞快推进。不到十秒,三条推荐方案弹了出来,附带全国范围内相关专家团队的实时调度状态。

其中一条标着红色优先级:由心内科院士带队的跨学科专家组,目前正入驻本市国际医学交流中心,参与为期三天的技术研讨,具备临时接诊资质。

老夫子眼睛一亮,立刻点开联络通道。这不是普通的预约系统,而是金手指内置的应急响应网络,能绕过常规流程,直连权威资源。

“这里是市立六院信息科。”一个带着困意的男声响起,“您这个请求没有行政批文,我们没法开放远程会诊权限。”

“患者现在体温39.8,收缩压80,意识模糊。”老夫子语速平稳,“如果等你们走完审批流程,人可能就没了。我是她家属委托的第一协调人,所有责任我来担。”

对方沉默两秒,“那你得先通过身份核验,还要提供完整的电子病历加密包。”

“已经发过去了。”老夫子瞥了眼前挡风玻璃上反射的微光,“三分钟前发送,接收方Ip确认无误。顺便说一句,你们主任上周在学术会上讲的那个AI辅助诊断模型,就是我公司技术支持的。”

电话那头咳嗽了一声,“……我看看资料。”

五分钟后,视频通道成功建立。屏幕上陆续接入四位专家,穿着白大褂,背景是标准的多学科会诊室。主诊医师五十岁上下,眉头皱得能夹住钢笔。

“情况很危险。”他看完病历后直接开口,“基础病太多,免疫系统弱,这次发热不排除多重耐药菌感染。贸然用药风险极高。”

“那怎么办?”老夫子问。

“稳妥做法是先做血培养,等结果出来再定方案。但这需要四十八小时以上。”另一位呼吸科专家补充,“问题是,她不一定撑得到那时候。”

会议室里安静了几秒。

老夫子忽然开口:“系统有没有模拟过三种主流抗生素组合的短期疗效和副作用概率?”

“有。”他一边说,一边调出金手指生成的风险收益对比图,“A方案退热快但肝损风险高;b方案温和但起效慢;c方案折中,配合支持治疗,七十二小时内稳定生命体征的概率是76.4%。”

几位专家对视一眼。

“你这数据来源可靠?”院士问。

“基于近三年全国同类病例数据库,剔除无效样本后建模得出。”老夫子答得干脆,“误差范围±3.2%。”

院士点点头,“那就按c方案来。但必须每六小时监测一次肝肾功能,有任何异常立刻调整。”

凌晨四点十九分,新医嘱传达到社区医院。护士开始准备输液,家属守在床边,手一直握着老人的手腕。

陈小姐坐在角落的椅子上,外套搭在肩上,脸色发白。她抬头看向窗外,天还是黑的,楼下的树影纹丝不动。

手机震了一下,是老夫子发来的消息:“专家团队已全程监控,用药后两小时内会有第一次反馈。”

她回了个“好”字,又删掉,最后只发了一个句号。

六点零三分,监护仪上的体温曲线终于开始缓慢下降。心率也从一百四十多回落到一百以内。

护士惊喜地喊了一声:“退烧了!”

家属们围上去,有人抹了把脸。陈小姐没动,只是盯着屏幕上那一道缓缓平缓下来的波线,像是怕它突然跳起来。

到了上午九点,老人醒了,虽然说话还有气无力,但神志清楚,还能认出人。

主治医生过来查房时连连摇头:“这波扛过去真是奇迹。要不是专家提前介入,换了谁来都难办。”

中午,老夫子接到电话,是那位院士亲自打来的。

“我们团队下午就要离开本地了。”他说,“不过既然接手了,就会跟进到底。我已经安排助理定期查看患者数据,后续调整治疗计划随时可以连线。”

“谢谢。”老夫子站在公司楼下,手里拎着一份还没拆的早餐。

“不用谢我。”院士顿了顿,“倒是你那个系统……挺有意思的。回头能不能让我们课题组研究一下?当然,合规流程会走全。”

“您有兴趣,那是我们的荣幸。”老夫子笑了笑,“不过现在它最擅长的,还是帮人抢时间。”

挂了电话,他走进电梯,按下十六楼。

办公室门推开时,秦先生正趴在桌上补觉,大番薯蹲在打印机旁边试图把卡住的纸抽出来,嘴里嘟囔着“这机器跟我有仇”。

“回来了?”秦先生听见动静抬起头,“外面风声小点了,你那篇《谁在害怕真相?》被顶上热搜第三,好几个大V跟着转发。”

老夫子没应声,径直走到自己工位,打开笔记本。

邮箱里躺着一封未读邮件,标题是《董事会战略调整草案(终版)》。他点开附件,快速浏览了一遍,在“新兴领域资源倾斜比例”那一栏做了标注。

大番薯凑过来,“哎,听说陈小姐妈妈没事了?”

“嗯。”老夫子头也不抬,“今天早上醒的。”

“我就说嘛!”大番薯一拍大腿,“好人有好报!你看我上次在客户会上头顶茶杯,全场笑成一片,这种福相的人家怎么可能倒霉?”

秦先生翻了个白眼,“你那叫工伤。”

“那也是喜庆的工伤。”

老夫子听着两人斗嘴,手指在键盘上敲了几下,把修改意见回复了过去。然后他合上电脑,起身去了茶水间。

回来时,发现桌上多了杯咖啡,杯子底下压着张便签,字迹清秀:

“谢谢你救了我妈。等她好了,请你吃饭。”

他盯着那行字看了两秒,拿起笔,在下面添了一句:

“记得别点辣的,我肠胃不好。”

刚写完,手机响了。

是医院打来的。

“病人用药后出现轻微皮疹,目前不严重,但我们想问问专家意见……”

老夫子立刻拨通院士助理的号码,同时打开远程医疗系统的实时监测界面。屏幕上,患者的各项指标正在跳动,其中一项酶活性值略高于正常区间。

他放大曲线,比对系统里三百七十二例相似反应案例,发现八成以上在继续原剂量用药二十四小时后自行缓解。

“告诉医生,”他对电话那头说,“这是药物初期代谢产物引发的短暂过敏,暂停抗组胺药,维持当前方案观察。”

电话那头记录完毕,道了谢。

老夫子挂掉,靠在椅背上,闭了闭眼。

窗外阳光正好,照在办公桌一角,映出他袖口一道浅灰的折痕。

他睁开眼,重新点亮屏幕,开始整理一份新的资源调配预案。

笔尖在纸上划过,写下第一行字:

“当医疗遇上数据,救命不再靠排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