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老夫子之打工皇帝 > 第391集:裁员的信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手机还面朝下扣在桌上,屏幕已经熄灭。老夫子没再去翻它。他知道有些事来了,躲不掉。

桌上的电脑还在运行,页面停留在《应急预案·版本b》的开头。他刚敲完第一行字,电话就响了。

是董事长秘书打来的。

“董事长请您马上过去一趟,办公室等您。”

“好。”他回得干脆,关掉文档,起身时顺手把椅子推了回去。

走廊比平时安静。他走得不快,也没人从旁边经过。这让他想起半小时前那条短信——“你准备好了?”——现在想来,像是某种预兆,但不是针对宏远的事。

董事长办公室的门开着。

三位高层坐在沙发上,董事长站在窗边,手里捏着一支笔,没说话。看到老夫子进来,他点了下头,示意坐下。

没人寒暄。

董事长转过身,直接开口:“公司要动一动结构了。”

老夫子没问为什么。他知道原因。最近几个项目收缩,客户流失率上升,账面看着稳,实则撑不了太久。

“董事会决定,启动人员优化程序。”董事长说,“这次,由你牵头。”

老夫子点头。

旁边的副总裁补充了一句:“不是乱裁,也不是赶人走。要科学,要公平,不能出乱子。”

“我明白。”老夫子说,“先做评估模型。”

董事长露出一点笑意:“就知道你会这么想。数据、绩效、岗位必要性,都算进去。别让人说我们凭感觉做事。”

“我会用系统跑一遍。”老夫子说,“把主观因素降到最低。”

“好。”董事长拍了下桌子,“明天上午,你要拿出初步框架。后天开始,和人力资源、秦先生他们一起细化方案。”

会议结束得很快。没有多余的话,也没有情绪波动。就像讨论一个普通的流程调整。

老夫子回到工位,坐下后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金手指。

界面跳出来,他点进“组织效能分析”模块。系统提示需要导入六个维度的数据:部门产出比、个人KpI达成率、跨部门协作频率、岗位可替代性、在职时长、员工稳定性评分。

他一条条勾选,开始同步。

进度条缓慢推进。他盯着看,脑子里已经在拆解逻辑链:哪些部门冗余最多?哪些岗位虽然低产但关键?哪些人看起来忙,其实只是重复劳动?

正看着,消息弹了出来。

大番薯发的。

“师父!听说你要管裁员?!”

老夫子顿了一下,回:“谁告诉你的?”

“全楼都在传!”大番薯秒回,“有人说你要砍掉一半人,还有人说财务部整个组都要走。”

老夫子皱眉:“别信这些。”

“那你是不是真的要裁人啊?”大番薯问。

“公司在调整。”老夫子回,“不是我想不想,是必须做。”

“那你……会不会很难受?”大番薯突然问。

老夫子看着这句话,手指停在键盘上。

他没难受。至少现在没有。他只是觉得这件事重。

像背一块看不见的石头走路。

但他不能这么说。

他回:“数据说话,不是个人好恶。”

发完这条,他关掉聊天窗口,重新看向分析界面。

第一批数据加载完成。屏幕上跳出三个高亮区域:客服中心外包组、市场推广临时岗、行政支持协理岗。这三个部门的冗余度超过百分之六十八,人均产出低于标准线三成以上。

他记下编号,准备下一步做压力测试。

这时候,茶水间的门被推开,两个员工走出来,一边走一边聊。

“听说了吗?老夫子要搞裁员评估。”

“真的假的?他不是最讲理的那个吗?”

“所以才让他来啊,要是换别人,早就乱套了。”

老夫子听着,没抬头。等他们走远,他才轻轻呼出一口气。

他知道有人会怕他。也有人会觉得他是救星。但更多的人,只是想知道——我会不会被裁?

他不想当审判者。但他必须做这个事。

电脑右下角弹出提醒:模型构建进度47%,预计剩余时间22分钟。

他端起桌上的水杯喝了一口,水有点凉了。

又一条消息跳出来。

还是大番薯。

“师父,你要保重啊。别晚上熬夜弄这个,伤身。”

后面还跟了个表情包,一只胖熊猫抱着竹子流泪。

老夫子嘴角动了下。

他没再回,而是打开新文档,命名为《裁员评估模型_v1》。

然后继续往下拉参数设置。

岗位稳定性这一栏,系统建议加入离职倾向预测算法。他点进去看了看,发现需要调用员工近三个月的加班频率、请假类型、内部沟通活跃度等隐性指标。

他犹豫了一秒,勾上了。

这不是窥探隐私,而是为了避免误判。有些人表面稳定,其实早就在骑驴找马;有些人看似边缘,却是团队里的粘合剂。

金手指开始二次运算。

新的图表生成,颜色更深了。红色区域扩大到五个部门,新增了研发辅助组和项目协调部。

他放大其中一个小组的数据流,发现有三人连续两个月绩效垫底,但任务量排在前五。进一步拆解,才发现他们一直在帮别人补漏,自己的工作反而被拖垮。

这种情况不能一刀切。

他加了个备注:需人工复核协作贡献值。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窗外天色暗了下来,园区里的灯陆续亮起。

他的肚子叫了一声。

他没动,继续盯着屏幕。

这时候,董事长又来了一条短信。

“进度如何?明天会上要用。”

老夫子回:“模型今晚能跑完,明早九点前交初稿。”

“辛苦了。”董事长回得很快。

他放下手机,靠在椅背上,闭眼三秒。

再睁开时,眼神更沉。

他知道明天开会,会有人提出质疑。也会有人想走捷径,直接砍成本最高的部门。

但他不会让这种事发生。

他打开另一个子系统,输入指令:“模拟不同裁员比例下的组织承压能力。”

选项弹出:5%、10%、15%、20%。

他全选。

系统开始演算。

几分钟后,结果出来。最优解是12.3%的调整幅度,集中在非核心岗位,同时保留应急替补人力池。

他把这个结论标红,插进报告摘要页。

然后保存文件。

《裁员评估模型_v1》静静地躺在桌面,图标是蓝色的方块。

他还没发出去。也不急。

这时候,大番薯又发来一条语音。

只有五秒钟。

“师父,我给你带了宵夜,在茶水间桌上,别忘了吃。”

老夫子站起来,走出办公室。

茶水间没人。桌子上放着一个塑料饭盒,外面裹着保温袋,上面贴了张纸条:

“师父加油!裁员也要吃饱!——大番薯”

他打开饭盒,是炒面,还热着。

他拿筷子搅了搅,挑起一坨送到嘴里。

有点咸。

但他吃了下去。

吃完最后一口,他把盒子盖好,放进垃圾桶。

转身回办公室的路上,他掏出手机,给大番薯发了条文字:

“知道了。”

然后继续走。

灯光照在他背后,影子拉得很长。

他坐回位置,重新打开电脑。

系统提示:新一轮模拟已完成。

他点开结果图,目光落在那个12.3%的数字上。

手指在键盘上敲了一下。

新建文档。

标题还没打完,光标停在半空。

他的眼睛盯着屏幕,没有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