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老夫子之打工皇帝 > 第442集:金手指应对媒体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42集:金手指应对媒体策

楼下传来脚步声,由远及近。

老夫子没动。他盯着手机屏幕,手指悬在备忘录的隐藏入口上方。那串代码他设了三年,一次都没用过。现在必须用了。

他点下去。

蓝光闪了一下,脑袋像被铁箍勒住。太阳穴突突跳,耳朵里嗡嗡响。眼前文字开始自动排列组合,一条条信息浮出来:社交平台热搜词、转发最多的帖子、评论区高频语句、账号类型分析。

“系统启动成功。”一行小字跳出来。

老夫子靠在椅背上,呼吸放慢。他知道这感觉会持续多久——两个小时后手会抖,天亮前睡不着觉,但至少能看清局势。

数据刷得很快。七十二小时内,关于他的讨论共三千七百多条,八成集中在公益项目和恋情关联上。真正带图爆料的只有五个账号,全是新注册,Ip地址分散,明显有人推波助澜。主流媒体还没跟进,目前都是自媒体蹭热度。

最热的一条标题写着:“模范员工为爱转型?背后真相令人唏嘘。”

他冷笑一声,关掉页面。

陈小姐站在门口,头发有点乱,眼睛下有淡淡的影子。她看了眼电脑屏幕,又看向他。

“你真的要这么做?”

“已经开始了。”

“可我说不定明天就后悔。”她说,“我不想上新闻,也不想被人指指点点说我是靠你出名的。”

“没人会这么写。”

“你怎么知道?”她声音抬高了一点,“昨天还有人问我是不是公司安排的公关女友!”

老夫子没说话。他把系统生成的三页报告拉到她面前。

第一点:公众关注的是“人”,不是“神”。大家想看的是真实生活,不是完美故事。

第二点:沉默会让空缺被填满。你不回应,别人就会替你编答案。

第三点:统一口径才能减少反复追问。一次性说清楚,反而能降温。

陈小姐看完,低头搓了搓手指。“所以你是打算……公开?”

“不是公开,是澄清。”他说,“我们只是普通人,做了点事,谈了恋爱。没必要藏,也没必要演。”

“那要是他们问起以前的事呢?比如你追别的女生失败?”

“不答。”

“问家庭背景?”

“不答。”

“问工资多少、房子在哪?”

“都不答。”

她抬头看他,“你能保证不说漏嘴?”

“我能。”他说,“而且我会提前写好回答模板,只讲事实,不加形容词。”

陈小姐坐下来,拿起笔,在纸上划了几道。

“我觉得可以这么说:我们认识很久了,最近才确定关系。感谢大家关心,但我们希望保留私人空间。其他问题,暂时不方便透露。”

老夫子点点头,在旁边补了一句:“如果记者追问,就说‘这个问题我无法回答’,然后继续下一个。”

“不能笑吗?”她问,“太严肃显得心虚。”

“可以点头,可以微笑,但不要解释太多。”他提醒,“一句话说完就停,别怕冷场。”

她想了想,“我还想加一条——我们不是情侣代言人,也不是什么模范夫妻。就是两个愿意一起走下去的人。”

“好。”他在本子上记下,“原话用。”

两人对着笔记本一条条过。删掉所有可能引发联想的词,比如“命中注定”“终于等到你”;避开情绪化表达,比如“我很幸福”“她改变了我的人生”。

最后定下来的基调很简单:承认恋爱,感谢关注,拒绝深挖。

写完已经是凌晨一点。老夫子合上电脑,喝了口凉茶。喉咙干,脑子却清醒。

陈小姐揉了揉脖子,“你说……他们会满意吗?”

“不会。”他说,“总有人想要更多。但我们只要守住底线就行。”

“可我还是紧张。”她把手放在桌边,指尖轻轻敲着木纹,“就像考试前背熟了答案,但不知道老师会不会突然换题。”

“那就按最坏情况准备。”他说,“假设他们会问最难听的问题,我们也已经有了应对方式。”

她看着他,“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冷静了?”

“不是冷静。”他摇头,“是知道不能再乱来了。再拖下去,你会更累,我也会开始怀疑自己做的一切有没有意义。”

她没接话,只是把保温杯往他那边推了推。

老夫子打开系统最后一项功能:模拟问答训练。屏幕上跳出虚拟记者头像,开始提问。

“听说你之前追求过公司另一位女同事,失败后才转向现任女友,这是真的吗?”

他盯着问题,输入回复:“那是过去的事,与现在无关。我现在只想好好对待身边的人。”

下一题:“有网友说你是靠做公益洗白形象,你怎么看?”

“我没有需要洗白的地方。公益是我自愿参与的,成果大家都能看到。”

再下一题:“你女朋友是不是比你小十岁?你们之间是否存在代际差距?”

“年龄不是衡量感情的标准。我们沟通顺畅,彼此理解,这就够了。”

每答一题,系统给出评分。语气稳定:+1;回避过度:-0.5;情绪波动:-1。他得分一直在8.7以上。

陈小姐看了一会儿,“你连这种都练?”

“练了才有底。”他说,“明天不知道谁来采访,但问题逃不出这几类。”

她起身走到窗边,拉开一条缝。雨停了,风还在吹树叶晃。路灯底下湿漉漉的,映着树影。

“你觉得……我们还能回从前吗?”她轻声问。

“哪一种从前?”

“就是走路不用低头,吃饭不怕被人拍的那种。”

“能。”他说,“但得先走过这一段。”

她回头看他,“那你答应我一件事。”

“你说。”

“不管外面怎么说,我们都别因为那些话吵架。哪怕有一句让你不舒服,你也得告诉我,而不是自己憋着。”

“我答应。”

她点点头,走回来坐下。“那我就陪你把这条路走完。”

老夫子重新打开文档,在最底下加了一行字:

**以真意破虚言,以平常心对镜头。**

他关闭所有程序,退出系统。蓝光消失的瞬间,脑袋轻松了些,但手臂发麻,指尖冰凉。

他活动了下手腕,把笔记本翻到干净一页,抄下最终版回应要点。字迹工整,每一行都标了序号。

陈小姐打了个哈欠,“我去睡了。你别熬太久。”

“一会儿就好。”

她走到门口又停下,“对了,明天要是有人问你为什么现在才回应,你怎么说?”

他想了想,写下最后一句:

“因为我想让每一次开口都有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