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老夫子之打工皇帝 > 第500集:国际认可与新征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00集:国际认可与新征程

舞台上的灯闪了一下,像是接触不良。老夫子站在侧翼,盯着那盏晃动的光,手指还在大腿外侧敲着节奏。他没再看手机,也不去理那些刚刚散开的记者。他知道,有些声音不会因为一次领奖就消失。

大屏幕切换成国际奖项提名名单的预热画面,全场灯光暗了下来。主持人走上台,语气比刚才郑重了许多。

“接下来,是本次峰会唯一一项国际级特别荣誉——全球技术影响力奖。”

台下安静下来。几个外国专家交换眼神,有人低头翻资料,有人直接摇头。一个戴眼镜的男人小声说:“这种项目也能拿国际奖?太快了。”

话音未落,主持人已经念出名字:“本届获奖者,李某某,智能协同系统项目负责人。”

掌声炸响。

老夫子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下衣领,朝台上走去。聚光灯打在他身上,他抬头看了一眼大屏幕,上面正播放着他团队过去三年的工作片段:仓库里的调试记录、凌晨三点的代码提交、还有大番薯蹲在设备前啃包子的画面。

他走到舞台中央,主办方代表迎上来。那是一位穿黑色礼服西装的女人,年纪约莫五十,说话不快,但每个字都清晰有力。

“这个奖,不是随便给的。”她递过奖杯,“我们评审团看了你所有的公开数据和用户反馈。最打动我们的,是你从没换过底层逻辑——解决问题的人,不该被问题困住。”

老夫子接过奖杯,没有立刻转身展示,而是轻轻放在一旁,只拿起话筒。

“这个奖,不是给‘成功’的,是给‘坚持’的。”他说。

台下有人笑,以为是客套话。

他继续讲:“三年前,我们为了验证一个预警算法,在冷链仓库待了三天。第四天早上,大番薯拎着泡面回来,被保安当成流浪汉赶出去两次。他一边跑一边喊‘我同事还在里面通电测试!’”

全场哄笑。

“后来系统上线第一周,他自己发现了一个责任链错位的bug。那天晚上他坐地铁回去,路上改方案,改到睡着,坐过了三站地。醒来第一件事是打电话问我修好了没。”

笑声里夹着掌声。

老夫子看着台下的大番薯。这家伙正咧着嘴挥手,脸都红透了。

“我不是什么技术天才。”老夫子说,“我只是有个傻搭档,天天追着我问‘这功能真能帮人吗?’”

台下又是一阵笑。

他语气沉下来:“我们不怕慢,只怕忘了为什么出发。”

现场安静了几秒,随后响起更热烈的掌声。

镜头扫过观众席,陈小姐坐在第三排,眼睛亮亮的,嘴角一直没放下。她旁边的人悄悄往边上挪了半身位,给她留出空间。她没动,只是看着台上那个穿着旧夹克的男人。

老夫子望向直播镜头:“今天拿到这块奖牌,我知道,更大的责任来了。接下来,我们会开放部分底层接口,欢迎全球开发者一起优化——真正的技术,不该藏在墙后。”

台下有外国专家互相点头,有人拿出笔记本快速记录。

颁奖结束,音乐响起。老夫子走下台,没回座位,而是直接拐了个弯,走向大番薯。

他一把搂住对方肩膀:“没你每天催我修bug,这奖杯早摔了。”

大番薯手忙脚乱地抱紧背包,结巴起来:“我……我就顺口一说……哪知道你还记着……”

“我都记得。”老夫子拍他后背,“你说系统要是卡顿,干活的人就得白干;你说日志不能删,不然背锅的永远是基层。这些话,比任何ppt都有用。”

大番薯眼眶发红,低头蹭了蹭鼻子,突然抬头:“老大,以后还能一起去仓库蹲点吗?”

“当然。”老夫子笑,“明天就去,看看新版本跑得稳不稳。”

两人说着,老夫子转身看向人群。陈小姐已经站起身,手里拿着包,站在通道口。

他走过去,脚步放得很平。

“还是那句话。”他声音轻了些,“我不是什么领军人,我只是想做个有用的人。以后也一样,需要我,随时叫我。”

陈小姐看着他,忽然上前一步,轻轻抱了他一下。

时间像是停了一瞬。

她退开半步,点点头:“嗯。”

老夫子没再说什么,只是把奖杯往怀里收了收。

三人站在一起,面对还没熄灭的主舞台灯光。大番薯左右看看,小声问:“咱们现在算不算正式出名了?”

“不算。”老夫子说,“刚才那个奖,只是说明我们被看见了。被看见,不代表被理解。”

“那啥时候才算?”大番薯追问。

“等更多人愿意蹲在现场改bug的时候。”老夫子笑了笑,“或者,等有人愿意为一个不起眼的功能,熬三个通宵还不嫌烦。”

大番薯挠头:“那还挺难的。”

陈小姐轻声说:“可你们做到了。”

老夫子摇头:“我们只是开始。”

他抬头看大屏幕,上面正在滚动下一环节的预告。他的名字还在榜首,热度曲线一路往上。弹幕刷得飞快:

“国产技术也能这么实在?”

“他们真的开放源码吗?”

“有没有招聘链接?我想投简历。”

也有质疑的声音:“火得太快,背后肯定有资源推。”

“说不定是样板工程,实际落地根本不行。”

老夫子关掉平板,塞进外套口袋。

他知道,有人在盯着他。不只是同行,还有那些等着看他摔跤的人。老赵的嘴脸他清楚,秦先生传的话他也信。风光背后,总有人不想让你走得更远。

但他不在乎。

他只在乎系统能不能让一线员工少背一次黑锅,少加一次无效班。他在乎的是,当某个值班员半夜三点发现问题时,能不能靠这套工具快速找到责任人,而不是被骂一顿然后自己填表补救。

这才是他做这件事的全部理由。

主办方代表退到后台,对助手说:“这个人,值得长期关注。”

助手问:“是因为技术吗?”

“不。”女人摇头,“是因为他站在台上,第一句话不是感谢领导,而是讲了一个买泡面被赶出去的故事。”

助手若有所思。

场内灯光渐亮,闭幕式进入尾声。工作人员开始引导嘉宾离场,但很多人没动。他们还在看大屏幕,看那段被反复播放的领奖视频。

老夫子三人并肩站着,谁也没提离开。

“这只是开始。”老夫子低声说,“接下来,会有更难的事等着我们。”

大番薯点头:“我不怕难,我就怕没人信咱们是真的。”

陈小姐看着老夫子的侧脸:“会有人信的。只要你们还在做这件事。”

老夫子没回应,只是把手伸进口袋,摸了摸还在震动的手机。新消息一条接一条跳出来,有合作邀约,有媒体采访请求,还有一条来自陌生号码:

“李总,集团决定派一位新高管加入你们团队,下周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