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老夫子之打工皇帝 > 第638集:国际危机的初步应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38集:国际危机的初步应对

老夫子盯着电脑右下角弹出的pdF文件,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一下。他刚查到老赵的壳公司牵涉专利抢注,还没来得及喘口气,手机就响了。

是国际业务总监打来的。

他接通电话,声音没抬:“说。”

“越南工商部发公告了,说我们供电设备有漏电风险,已经下令全面下架。”对方语速很快,“泰国、马来西亚也跟着发布了类似通报,社交媒体上全是负面消息,代理商都在问怎么办。”

老夫子站起身,把椅子往后一推。他没说话,直接挂了电话,转身朝指挥室走。走廊灯光亮着,脚步声清晰。

五分钟后,视频会议接入。大屏幕上,国际业务团队、技术代表、法务联络人头像依次出现。老夫子坐在主位,面前摆着两台打开的笔记本。

“现在是什么情况?”他问。

技术代表先开口:“我们第一时间调了最近三个月的海外产品检测记录,所有批次都通过出厂安全测试。东南亚本地售后团队也反馈,没收到过漏电事故报告。”

“那就是没事?”

“从技术角度看,没有证据支持他们说的安全隐患。”

老夫子点头,打开金手指界面,输入关键词:东南亚、下架、公告、舆情、关联分析。

系统开始运行,进度条快速推进。三分钟后,一张热力图跳出来,标红三个异常节点。

“看这个。”老夫子把画面切到共享屏,“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的公告发布时间只差七分钟,用的是几乎一样的措辞模板。社交平台上,第一批转发账号注册时间集中在两周内,Ip地址分布在塞浦路斯和毛里求斯。”

没人说话。

“这不是巧合。”他说,“有人在统一策划。”

这时,一个新窗口接入。画面里的女人穿深色西装,头发扎得一丝不苟,眼神很稳。

“林婉如。”她自我介绍,“危机公关顾问,刚被请进来协助处理这次事件。”

老夫子听说过她。以前在行业论坛听过她的演讲,风格干脆,专治各种跨国烂摊子。

“你怎么看?”他问。

“标准套路。”林婉如说,“先制造政府动作假象,再用社交平台放大恐慌,最后逼企业退场。目标不是纠正问题,是让你的产品消失。”

“那我们怎么出招?”

“四小时内必须回应。”她说,“黄金窗口期一过,谣言就成了‘事实’。”

老夫子看向屏幕上的数据流。“你有方案吗?”

“三线并进。”林婉如说得利落,“第一,发布联合声明,附第三方检测报告。我已经联系新加坡SGS,他们可以加急做一轮复检,六小时内出结果。”

“费用多少?”

“十万左右,走应急通道。”

“批。”老夫子直接点头。

“第二,给所有海外合作伙伴发董事长亲笔信,承诺因不实信息造成的损失,公司会合理补偿。这能稳住代理渠道。”

“写好就发。”老夫子说,“署我的名。”

“第三,主动找媒体。”她继续说,“别等他们编标题,我们自己提供采访素材。我建议找《亚太财经观察》《南洋商业周刊》《东盟市场报》,这三家影响力最大。”

老夫子想了想:“让他们知道我们不怕查。”

“对。”林婉如嘴角微扬,“越透明,越安全。”

会议结束,行动立刻展开。法务配合准备材料,品牌团队起草声明,技术组打包检测数据发往SGS实验室。

老夫子坐在指挥室没动。大屏幕上,舆情热度曲线正在上升。关键词“漏电”“危险产品”“召回”持续冲榜。

半小时后,第一份检测报告草稿传回。老夫子扫了一眼,发现一个问题。

“这里写‘本次送检样品来自近期出口批次’。”他指着一行字,“但没写具体编号和出厂日期。补上。”

工作人员马上修改。

又过了四十分钟,亲笔信发出。内容很简单:我们没做错事,也不会逃跑。你们卖的是安全电力,不是危险品。公司会全力澄清,请大家别慌。

邮件群发后十分钟,第一个回复来了——印尼代理商负责人发来消息:“我们信你,撑到底。”

老夫子看完,把手机扣在桌上。

晚上七点,SGS正式报告出炉。结论明确:未发现漏电风险,绝缘性能符合国际标准。

声明同步发布,中英文双语,配检测报告截图。公司官微、官网、海外社媒账号全部推送。

紧接着,三家媒体确认接受专访。最早的一篇报道预计明早八点上线。

老夫子喝了口茶,水已经凉了。

他正要说话,大屏幕右上角弹出一条新提示。

“有个账号在脸书上发旧帖。”值班人员汇报,“是去年菲律宾台风期间,一台设备泡水停机的照片。他们说是‘早期漏电事故证据’。”

“报警了吗?”

“正在走跨境侵权投诉流程,但平台审核要时间。”

老夫子打开金手指的舆论情绪追踪模块,输入关键词。系统开始抓取主要社交平台的数据变化。

八点整,最新统计出来。

“主要话题搜索量下降47%。”工作人员念出数字,“负面帖文转发率断崖式下跌。两家媒体预告明天会有正面解读文章。”

老夫子站起来,走到白板前,拿起记号笔写下一行字:

**危机未解,但已入轨。**

他放下笔,回头问林婉如:“接下来最怕什么?”

“有两种可能。”她说,“一是他们改换说法,比如从‘安全问题’转成‘环保不达标’;二是继续挖旧案例,拼凑新故事。”

“那我们就一直发新事实。”老夫子说,“让真相跑得比谣言快。”

他坐回位置,盯着大屏上的全球舆情地图。红点正在变黄,有些已经熄灭。

指挥室里其他人还在忙碌。有人打电话,有人敲键盘,有人低声协调。

老夫子端起杯子,喝完最后一口冷茶。

门外传来脚步声,接着门被推开一条缝。

“听说出事了?”大番薯探进脑袋,手里拎着一袋煎饼,“要不要我去做直播?我就站设备旁边,拿电笔测一遍,当场通电!”

老夫子看了他一眼:“你上次直播把操作手册当扇子扇风。”

“那是因为太热!”大番薯辩解,“但我态度端正!我可以喊口号!比如‘光明照亮千家万户,绝不漏电半分毫’!”

没人接话。

大番薯也不尴尬,自顾自走进来:“我连横幅都想好了——‘我是大番薯,我为电源代言’!”

林婉如忍不住笑出声。

老夫子摆摆手:“去吧,准备一下。等媒体专访稿发出来,你接着上。”

“真的?”大番薯眼睛亮了,“那我得换件干净衣服!”

他转身要走,忽然想起什么,又折回来:“对了,秦先生刚才打电话,说他在越南认识一个记者,愿意帮忙发声。”

“让他直接联系公关组。”老夫子说。

“好嘞!”大番薯一拍大腿,蹦跶着走了。

指挥室恢复安静。老夫子靠在椅背上,目光回到屏幕。

舆情曲线继续下滑,但仍有几个活跃节点闪烁。

他点开其中一个,是某论坛的帖子,标题写着:“他们花钱删帖了,真相藏不住!”

下面有人跟帖:“有没有内部人爆料?”

老夫子盯着那行字看了几秒。

他打开通讯录,找到技术档案组的负责人号码,拨了出去。

电话接通,他只说了一句:

“把过去两年所有海外设备的运行日志,按国家分类导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