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老夫子之打工皇帝 > 第687集:秦先生的公益成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87集:秦先生的公益成果

老夫子早上醒来的时候,手机还在震动。他眯着眼看了一眼,是秦先生发来的消息:“今天社区中心有成果展示会,你要是有空,来看看?”

他没回,直接起床洗漱。昨晚在办公室待到快十点,脑子里全是“遗忘”这两个字。他不是怕别人忘,是怕自己忘了为什么要做这些事。

出门前顺手翻了下日程表,原定上午和法务开会讨论海外流程的事,被他自己划掉了。他写了三个字:去社区。

到了地方,太阳刚爬过楼顶。社区中心门口站着几个穿旧卫衣的年轻人,低头看手机,时不时抬头张望。老夫子走过去,听见其中一人小声说:“这课真能帮我找工作?”

“别不信。”另一个接话,“上个月学完Excel的那哥儿们,现在在物业做文员,月入五千起步。”

老夫子没打招呼,先绕着教学区转了一圈。教室里的投影仪画面断断续续,网速慢得像卡带的老录像机。角落里一台路由器闪着红灯,明显撑不住二十多人同时在线。

他掏出手机,打开金手指系统,三秒内扫出网络结构问题。又调出公司闲置设备清单,勾选了十二台还能用的平板电脑和两套备用路由模块,点了“远程调度”,备注写的是:“今天下午三点前送到,装好就走,别留人。”

做完这些,他推门进了教室。

里面正在上职业素养课。秦先生站在讲台边,手里拿着一份简历模板,正问大家:“如果面试官问你,过去三年没工作,都干了什么,你怎么答?”

没人说话。

一个戴眼镜的男人低头抠桌角的胶皮,声音很小:“我说实话呗……在家带孩子,打零工,有时候送外卖。”

“那就这么说。”老夫子突然开口,“但加一句——‘我学会了怎么在资源最少的情况下解决问题’。”

所有人都转头看他。

秦先生愣了一下,随即笑了:“你来了也不吭声。”

“省点力气。”老夫子走到后排坐下,“你们这儿网太差,我都替你们着急。”

有人笑出声。气氛松了一点。

接下来他没再说话,只是听。听这些人讲自己怎么失业,怎么被亲戚看不起,怎么连投简历都不敢填真实年龄。他说不清心里是什么感觉,只觉得这些人不像学员,更像几年前刚进公司时的自己——明明想拼,却没人告诉你从哪开始。

中午休息时,他被拉到后台准备室。秦先生递来一杯茶:“真没想到你会亲自来。”

“我答应过要支持公益项目。”老夫子吹了吹热气,“不是嘴上说说。”

“可你平时那么忙……”

“越忙越得来。”他打断,“人一忙,容易只盯着数字看。忘了数字背后是谁在活。”

秦先生没再问。

下午的成果展示会准时开始。六名完成培训的学员轮流上台,讲自己做的求职ppt、模拟面试视频、还有用Excel做的家庭收支表。大多数人说得磕巴,但都坚持讲完了。

最后一个上场的是个三十出头的女人,叫李芳。她之前是超市收银员,丈夫工伤后她一个人养家。轮到她时,她站在台上不动,手攥着话筒,脸白得像纸。

“我……我准备了。”她声音发抖,“但我现在脑子一片空白。”

台下安静下来。志愿者互相递眼色,有人想去换人。

老夫子站起来,走上去。

“我第一次公开讲话,”他站到她旁边,“说了不到半分钟就忘了词。站在那儿,足足三十秒,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李芳抬头看他。

“后来我想通了,讲不好没关系,只要你想讲,就值得站在这儿。”他把话筒往自己这边偏了偏,“来,咱们一起说。你问我答,行不行?”

她点点头。

“你学了什么?”他问。

“学了表格处理,还有怎么写简历。”

“学会了敢不敢用?”

“敢。”她声音大了一点。

“有没有信心找到工作?”

“有!”这一声几乎是喊出来的。

掌声立刻响起来。

老夫子拍拍她肩膀,下了台。秦先生看着他,半天没说话。

傍晚的总结座谈安排在小会议室。几盏灯亮着,窗外天已经暗了。秦先生拿出项目报表,手指敲着桌面:“这次确实有成效,七个人已经接到面试通知,两个有了初步录用意向。但我们下一步怎么办?扩点?还是继续打磨现有课程?”

“扩。”老夫子直接说。

“钱呢?人呢?”秦先生苦笑,“我们现在靠的是志愿者,设备也是东拼西凑。再扩大,万一服务质量掉下来,反而伤人心。”

老夫子没急着反驳。他打开金手指,调出一份模拟报告,投到墙上屏幕。

“这是基于当前模式,在三个同类社区复制后的预测数据。”他指着图表,“两年内,至少三百人能实现稳定就业。每投入一万块,产生约四万二的社会收益回报。”

屋里静了几秒。

“还有。”他继续说,“可以搞双轨制。这边保留作为主基地,另外两个点由已经结业的学员当助教,带新人。工资不高,但算正式岗位。这样既能降低成本,又能形成良性循环。”

秦先生盯着屏幕看了很久。他的手指慢慢停了下来。

“你是说……让过来的人,也变成帮别人的人?”

“对。”老夫子点头,“一个人站起来不可怕,可怕的是所有人都趴着。可如果第一个站起来的人,能拉第二个起来,这个项目才算真的活了。”

秦先生低下头。再抬头时,眼睛有点湿。

“我一直以为,我能做的就是开个班,教点东西。”他声音低但清楚,“但现在我觉得……是不是可以再拼一次?”

“那就拼。”老夫子说,“我不保证一定能成,但我保证,资源、技术支持,不会断。”

屋里没人说话。只有墙上的钟滴答走着。

外面传来脚步声,是刚下课的学员们在走廊讨论作业。有人笑着说:“明天我要试着做个动态图表!”

秦先生忽然站起身,走到窗边。夜色里,社区中心的灯一盏盏亮起来,像星星落在地上。

他转回来,看着老夫子:“你说的那个双轨试点方案,能不能今晚就出个框架?我想明天一早就找街道办谈谈场地的事。”

“已经在做了。”老夫子举起手机,“等你这句话呢。”

文档同步发送成功,标题是《社区技能赋能项目扩展实施草案》。

秦先生接过打印稿,快速翻了一遍,手指停在“学员助教激励机制”那一栏。

“这部分……”他抬头,“你是认真的?让他们拿补贴,还能积分换证书?”

“不然怎么让人愿意留下来带人?”老夫子喝了口凉茶,“付出得被看见,才有人肯继续给。”

秦先生沉默了几秒,忽然笑了:“你知道吗?我当初做公益,是因为觉得自己帮不上什么大忙。可现在看你做事,总觉得……好像也不是非得惊天动地,才能改变点什么。”

老夫子没接这话。

他只是看着门外,几个年轻人围在一台新装好的电脑前,争着试用刚学的快捷键。

其中一人兴奋地喊:“ctrl+c,ctrl+V!我会复制粘贴了!”

其他人哄笑起来。

老夫子也笑了。

他转回头,发现秦先生正盯着那份草案的最后一行字看。

那是他刚刚加进去的一句备注:

“项目可持续性的核心,不是资金,是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