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科幻小说 > 末世:我挖宝求生 > 第163章 冻土营地的侵袭与溶洞防御网的深化构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3章 冻土营地的侵袭与溶洞防御网的深化构建

高原冻土的黎明带着刺骨的寒意,零下三十度的寒风穿过山谷,卷起地面的碎冰,撞击在溶洞入口的石墙上,发出“呜呜”的呼啸。陆奇站在石墙的射击孔后,掌心的挖宝铲泛着十七色微光,地质探测模块显示周围五十公里内地质稳定,但生物探测界面上,一道密集的红色光点正朝着溶洞方向移动——距离30公里,数量约20人,携带的能量信号显示有自制火炮、改装步枪,还有少量电磁干扰装置,正是之前被他击退的幸存者小队背后的有组织势力“冻土营地”。

陆奇的眼神没有丝毫波动。他早就通过挖宝铲的远程探测,摸清了冻土营地的底细:营地位于120公里外的废弃高原兵站,规模约50人,首领是前军方后勤人员,作风狠辣,靠着掠夺过往幸存者的物资壮大,之前的六名掠夺者只是他们的前哨。对方显然通过残留的痕迹追踪到了溶洞,觊觎这里充足的水源、安全的地形,以及陆奇手中先进的装备和物资——对末世的幸存者势力而言,一个能抵御严寒和地质灾害的天然溶洞,无疑是生存的命脉。

对陆奇而言,这不是需要权衡的冲突,而是必须彻底清除的威胁。他从不相信任何幸存者之间的“合作”,尤其是这种以掠夺为生的势力,留着只会无穷无尽地制造麻烦,甚至可能在他外出探索时偷袭溶洞,破坏他辛苦重建的生存根基。务实的生存准则告诉他:要么彻底消灭对方,要么被对方消灭,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接下来的8小时,陆奇以溶洞为核心,构建起一道多层次的防御网,所有布置都围绕“利用地形、精准消耗、高效歼敌”展开。第一步是外部陷阱带:他驾驶越野车,在溶洞入口外三公里的山谷通道上,设置了三道重力陷阱——用重力晶核的能量激活地面的岩石,形成隐形的重力场,一旦有车辆或人员踏入,重力会瞬间增强至3倍,让其陷入动弹不得的状态;在重力陷阱之间,嵌入电磁晶核,连接成隐形的电磁网,触发后释放高压电弧,瘫痪对方的电子设备和武器;最后在通道两侧的冻土中,埋下十枚冰元素触发地雷,一旦被触碰,会瞬间释放低温,冻结周围五米内的目标,为后续打击创造条件。

第二步是溶洞入口防御强化:他用等离子能量将石墙加厚至两米,在射击孔后加装可升降的陨铁挡板,既能防护自身,又能随时展开攻击;在石墙顶部嵌入火山熔晶,连接成高温喷射口,一旦敌人靠近石墙,可瞬间释放300c的高温,融化对方的武器和防护;同时将声波晶核与电磁晶核结合,在入口处形成一道“声波干扰屏障”,能扭曲对方的听觉和视觉判断,让其难以精准瞄准。

第三步是洞内应急部署:将越野车停在溶洞深处的通道旁,引擎保持怠速,随时可以启动突围或迂回攻击;在储存物资的分支小洞门口,用暗物质晶核设置了隐形屏障,防止敌人闯入破坏;将挖宝铲的默认形态切换为“多元素组合模式”,可快速切换冰、火、电磁、重力四种常用能量,应对不同的攻击场景;同时将所有剩余的干扰手雷(时空、磁孢、星尘各3枚)放在随手可及的位置,用于应对突发状况。

中午十二点,挖宝铲的探测模块显示,冻土营地的队伍已经进入山谷通道,距离溶洞还有15公里。陆奇回到溶洞内部,躲在石墙后的防御工事里,通过挖宝铲的实时探测画面,密切关注对方的动向。这支队伍比他预想的更有组织:前方是两辆改装过的装甲车,车身覆盖着厚厚的冻土和金属板,后面跟着十几名步行的武装人员,手持步枪和火箭筒,最后是一辆装载着自制火炮的卡车,显然是准备用重火力突破溶洞入口。

“果然是有备而来。”陆奇低语一声,手指扣在挖宝铲的能量触发键上。他没有急于攻击,而是等待对方踏入第一道重力陷阱。

半小时后,队伍前方的两辆装甲车顺利通过山谷入口,毫无察觉地驶入第一道重力陷阱区。陆奇立刻激活陷阱,挖宝铲的重力能量瞬间传导至地面,两辆装甲车的车轮突然陷入冻土,车身剧烈下沉,引擎发出刺耳的轰鸣声,却无法前进半步——3倍重力让装甲车的自重瞬间翻倍,轮胎被压得变形。

“怎么回事?!”装甲车的对讲机里传来慌乱的呼喊,后面的武装人员停下脚步,警惕地四处张望。陆奇没有给他们反应时间,启动通道两侧的电磁网,高压电弧瞬间爆发,走在前面的几名武装人员浑身抽搐,手中的步枪掉落在地,身体倒在冻土上,很快就被严寒冻结。

冻土营地的首领显然没想到会遭遇伏击,立刻下令:“火炮准备,轰击前方地面!”装载火炮的卡车调整角度,对准重力陷阱区发射了一枚炮弹。炮弹呼啸着落在陷阱旁的冻土上,引发剧烈爆炸,碎石飞溅,但重力陷阱和电磁网的能量核心深埋地下,并未受到破坏。

陆奇抓住对方调整火炮的间隙,启动冰元素触发地雷。几道白色的冰雾突然在武装人员中间爆发,四名靠近地雷的人员瞬间被冻结成冰雕,剩下的人吓得四散躲避,队伍的阵型彻底混乱。

“隐蔽!找掩护!”首领嘶吼着,指挥剩余人员躲到装甲车后面,用步枪朝着溶洞方向盲目射击。子弹击中溶洞入口的石墙,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却无法穿透厚厚的岩石和陨铁挡板。

陆奇冷笑一声,启动石墙顶部的高温喷射口。几道橙红色的火焰喷涌而出,朝着装甲车和武装人员的方向射去。火焰落在装甲车的金属外壳上,瞬间融化出一个个小洞,车内的驾驶员发出惨叫;几名躲在车后的武装人员被火焰波及,防护服燃烧起来,他们在雪地里翻滚挣扎,最终还是被严寒和火焰夺去生命。

冻土营地的首领见状,知道常规攻击无法突破,立刻下令:“火箭筒,瞄准溶洞入口的射击孔!”两名武装人员扛起火箭筒,对准石墙上的射击孔发射。陆奇早有预判,快速降下陨铁挡板,火箭弹击中挡板,引发剧烈爆炸,挡板被震出一道裂痕,但依旧牢牢挡住了攻击。

“该结束了。”陆奇不再被动防御,启动越野车,借助溶洞内部的通道迂回至山谷侧面的斜坡上。他将挖宝铲切换成“十六元素融合能量束”模式,聚集冰、火、电磁、重力四重能量,对准装载火炮的卡车射击——能量束穿透卡车的油箱,瞬间引发剧烈爆炸,火炮被炸毁,周围的几名武装人员被炸飞,冻土营地的重火力彻底失效。

首领见大势已去,带着剩下的五名人员试图撤退。陆奇没有给他们机会,驾驶越野车冲下斜坡,车身的星尘防护装甲撞飞两名武装人员,同时用挖宝铲释放出一道声波能量束,瘫痪了另外三人的听觉和平衡感。他跳下车,用挖宝铲变作的陨铁短刀,快速解决了失去抵抗能力的三人,最后将目标锁定在试图逃跑的首领身上。

首领见无路可逃,从腰间掏出一枚手榴弹,嘶吼着冲向陆奇:“我得不到的,谁也别想得到!”陆奇侧身避开,用冰元素能量冻结了他的手臂,手榴弹掉落在地。他没有留情,短刀刺穿了首领的胸膛,对方倒在冻土上,眼中充满了不甘和绝望。

清理完战场,陆奇没有停留。他用挖宝铲释放出星尘净化领域,中和战场残留的爆炸物和血迹,避免吸引低阶丧尸;将对方遗留的有用物资(5把完好的步枪、200发子弹、3箱压缩饼干)装车,无用的装备和尸体则被他推入之前的熔岩裂隙(迁徙途中标记的位置),彻底销毁,不留任何痕迹。

回到溶洞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陆奇检查了一下防御工事:石墙的陨铁挡板有一道裂痕,高温喷射口的能量消耗了15%,但整体防御体系完好。他没有休息,立刻开始修复防御:用等离子能量熔合陨铁碎片,修补挡板的裂痕;将缴获的步枪拆解,取出有用的零件,加固射击孔的防御;同时将对方的压缩饼干补充到物资储备中,确保资源充足。

接下来的三天,陆奇没有固守溶洞,而是采取“主动清理”策略。他驾驶越野车,朝着冻土营地的所在地——废弃高原兵站驶去。挖宝铲的探测显示,营地内还剩余约30名幸存者,大多是老弱妇孺和少量守卫,没有太强的战斗力。陆奇没有选择强攻,而是利用夜色和地形,悄悄潜入营地外围,用电磁能量瘫痪了营地的防御照明,再用冰元素能量冻结了营地的大门,然后释放出一道低频率声波,引发营地内部的混乱。

营地内的守卫以为是大规模袭击,慌乱中自相残杀,陆奇则趁乱进入营地,清理了剩余的守卫,将营地内的物资(主要是耐寒衣物、药品、燃料)全部装车。对于营地内的老弱妇孺,他没有丝毫怜悯——在末世里,任何多余的负担都可能威胁到自身的生存,他不会收留这些人,也不会主动杀戮,只是将他们赶出营地,让他们自生自灭。对他而言,这是最务实的选择,既清除了潜在威胁,又获取了物资,还不用背负不必要的杀戮负担。

返回溶洞后,陆奇开始深化溶洞的生存建设。他利用从兵站缴获的燃料和设备,改造了溶洞的供暖系统:在溶洞中央搭建起一个简易的锅炉,用火山熔晶的能量加热,通过管道将热量输送到各个分支小洞,让洞内温度稳定在15c左右,彻底摆脱了高原冻土的严寒;他扩大了种植区,将从兵站带来的耐寒作物种子全部种下,借助温泉的热量(之前探索溶洞深处发现的温泉)和火山熔晶的能量,打造了一个小型温室,预计一个月后就能收获第一批蔬菜;他还在溶洞顶部的透光孔处,安装了简易的太阳能电池板,配合之前的风能收集装置,为溶洞提供了稳定的备用能源,减少了对核心晶核能量的依赖。

同时,他对溶洞的防御进行了二次升级:在溶洞入口外五公里的范围内,布置了十个微型探测节点,一旦有生物靠近,会立刻触发溶洞内的警报;将挖宝铲的探测范围扩大至200公里,实时监控周围的幸存者势力和变异体活动;在溶洞深处的温泉旁,开辟了一个应急避难所,用时空防护盾将其与主溶洞隔开,一旦主溶洞遭遇无法抵御的威胁,可暂时撤退至避难所,等待反击时机。

一周后,溶洞安全点彻底成型:防御体系多层次、无死角,物资储备充足(压缩饼干150块、无菌水50壶、耐寒衣物30套、药品20盒),能量供应稳定(太阳能、风能、核心晶核三重保障),食物能实现部分自给(种植区的蔬菜即将收获),周围200公里内无任何威胁性幸存者势力和高阶变异体。陆奇坐在温泉旁的岩石上,喝着用温泉水泡热的压缩饼干,感受着洞内温暖舒适的温度,掌心的挖宝铲泛着柔和的十七色光芒。

他没有放松警惕,而是开始规划下一步的生存拓展:挖宝铲的探测显示,150公里外的废弃高原气象站,可能残留着高精度的气象探测设备,能升级溶洞的环境预警系统,提前预判暴风雪等极端天气;300公里外的冻土湖底,有低浓度的矿物资源,可用于强化装备和防御工事;此外,溶洞深处的分支还未完全探索,可能存在更多的地下资源。

但他没有急于行动,而是选择先巩固现有成果。他知道,末世的生存从来不是无休止的扩张,而是“巩固-拓展-再巩固”的循环,只有把当前的安全点打造成真正的“铜墙铁壁”,才能在后续的探索中无后顾之忧。

深夜,溶洞内的供暖系统发出轻微的嗡鸣,种植区的蔬菜在温室中悄悄生长,温泉的水汽弥漫在空气中,形成一层淡淡的薄雾。陆奇靠在应急避难所的门口,手里握着挖宝铲,眼神平静而坚定。他知道,未来或许还会有新的幸存者势力出现,或许还会有极端天气或地质变化,但只要他保持着务实利己的生存准则,只要溶洞的防御网和生存体系不被破坏,只要十七颗核心晶核的能量不熄灭,他就永远能在这片高原冻土上安稳地活下去。

而这场关于生存的战斗,还远未结束。陆奇的目光望向溶洞深处,那里的黑暗中,或许藏着更多的资源,也或许藏着新的挑战,但对他而言,无论前路如何,只要活下去,就是唯一的目标,也是永恒的信念。

接下来的日子里,陆奇开始有计划地探索周边区域。他驾驶着改装后的越野车,穿越高原冻土,前往废弃的气象站,成功获取了高精度气象探测设备,升级了溶洞的预警系统,能提前72小时预判暴风雪;他潜入冻土湖底,采集到了所需的矿物资源,用等离子能量将其熔炼成合金,加固了溶洞的防御工事和越野车的装甲;他还彻底探索了溶洞的所有分支,发现了一处隐藏的地下矿脉,虽然储量不大,但足够他长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