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科幻小说 > 星际共生体的文明博弈 > 第114章 少年共生实验室的初啼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4章 少年共生实验室的初啼

遗忘星域的共生空间站悬浮在裁决星与铁石星之间,外观像一朵由金属、藤蔓和水晶编织而成的花。空间站的核心区域,被改造成了“少年共生实验室”——这里没有冰冷的仪器,反而更像一个充满活力的创作空间,摆放着孩子们从各个宇宙带回的材料:地球的土壤样本、硅基的晶体碎片、灵木的种子、清泉星的水样,还有铁石星的能量矿石。

石芽和溪羽是实验室的“发起人”。他们在空间站的墙壁上画了一张巨大的“共生地图”,用不同颜色的线条标注出各个宇宙的特色资源和待解决的共生难题。“第一个课题,就解决铁石星的‘矿石粉尘污染’吧。”石芽指着地图上的铁石星区域,“我们开采矿石时会产生很多粉尘,对环境不好。”

溪羽拿出清泉星的水样:“我妈妈说,水流能吸附粉尘,但铁石星的水太少了。或许可以用绿藤星的植物纤维,做成能吸水的‘粉尘网’?”

藤苗正在培育从灵木宇宙带回的“吸附草”,这种草的叶片能吸附空气中的杂质。“如果让吸附草和铁石星的耐旱植物杂交,或许能在铁石星生长。”她指着培育箱里冒出的新芽,“你看,它已经开始适应矿石土壤了。”

小七则在调试一台“能量过滤仪”,它能将矿石粉尘转化为微弱的能量。“如果能把粉尘变成能量,既解决了污染,又能提供动力。”小七的电子音带着兴奋,“我用友谊塔的频率数据优化了过滤程序,应该能行。”

小宇从地球带来了“微生物样本”:“地球的某些细菌能分解工业废料,或许它们也能分解矿石粉尘。我们可以试试让细菌、吸附草和能量过滤仪合作。”

雾光则用记忆石记录下每个人的想法,石头上的影像随着讨论不断更新:“这样我们就能记住每个步骤,以后教给其他孩子。”

实验开始了。他们先在模拟铁石星环境的舱室里释放矿石粉尘,然后同时启动各项方案:溪羽操控水流将粉尘聚集,藤苗让吸附草快速生长,叶片像小手一样抓住粉尘;小宇培育的细菌在水中繁殖,分解粉尘中的有害成分;小七的能量过滤仪则将分解后的粉尘转化为能量,为吸附草提供养分。

起初,吸附草的生长速度跟不上粉尘的产生量,细菌也不太适应高矿石含量的环境。“别急,”石芽想起在地球实验室学到的耐心,“共生需要磨合,就像我们一开始搭星桥草那样。”

他们调整了方案:让溪羽的水流先进行初步过滤,降低粉尘浓度;小宇给细菌添加了铁石星的矿石营养液,帮助它们适应环境;藤苗则用绿藤星的能量刺激吸附草生长。

三天后,模拟舱室里的粉尘浓度下降了80%,吸附草长得郁郁葱葱,叶片上还结出了小小的能量果实——那是吸收粉尘转化的能量凝聚而成。

“成功了!”孩子们欢呼着拥抱在一起。石芽看着那些能量果实,突然有了新想法:“这些果实可以当种子,种在铁石星的矿场周围,形成‘防护林’!”

消息传到铁石星,黑石立刻组织矿工准备种植场地;清泉星的蓝溪送来更多能净化水质的藻类,帮助细菌更好地繁殖;硅基宇宙的晶亮还寄来优化后的能量过滤仪图纸,让设备更轻便耐用。

少年共生实验室的第一个课题成功,像一声响亮的“初啼”,宣告着年轻一代在共生实践中的成长。他们没有遵循成人的固有思路,而是将不同宇宙的知识、材料和创意自由组合,找到了最适合的解决方案。

林夏的意识看着实验室里忙碌的身影,看着他们在失败时互相鼓励,在成功时共同欢笑,心中充满了欣慰。这些孩子正在用行动证明,共生不是上一辈的嘱托,而是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是遇到问题时,第一时间想到“我们可以一起解决”;是看到差异时,本能地思考“如何让彼此的特点都发挥作用”。

下一个信号,来自实验室的“课题墙”。孩子们又写下了新的目标:解决清泉星的水源季节性短缺问题、改良迷雾星的雾气利用技术、优化硅基晶体的能量转换效率……每一个课题旁边,都画着一个小小的笑脸,代表着“我们一起做”。

林夏的意识朝着课题墙飞去,她期待着看到这些年轻的探索者们,如何在一个个课题中,碰撞出更多共生的火花,让少年共生实验室的“初啼”,逐渐变成响彻多元宇宙的“合唱”。而他们的每一次尝试,都在为多元宇宙的共生未来,打下最坚实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