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渊”号如同一个沉默的幽灵,航行在通往“盲区星域”的荒芜航路上。这一次,陈一一并未选择全速前进,而是采取了极其谨慎的潜行模式。新掌握的“织影”技术被运用到极致,战舰仿佛融入了星际背景辐射的噪音之中,连最细微的能量涟漪都被精心掩盖。
她的目标并非闯入那片以极端引力和空间畸变着称的死亡地带,而是抵达其边缘,尝试捕捉“虚影商会”大规模撤离时可能留下的蛛丝马迹,并近距离感知那片区域的异常。
艾瑟拉长老在收到她的报告后,很快传来了回讯。守夜人同样注意到了“虚影商会”的异常动向,并对此深感忧虑。他们确认,“盲区星域”在守夜人的古老记录中被称为“葬星之喉”,是一个连上古文明都讳莫如深的禁忌区域。传说那里是某个早已消亡的、试图挑战宇宙基本常数的疯狂文明的最终实验场,其失败后留下的规则乱流和时空陷阱,至今仍在肆虐。任何试图深入其中的尝试,在守夜人的记载中都以失联告终。
长老强烈建议陈一一不要过于靠近,只在最外围进行侦查。同时,他提到守夜人内部一份极度机密的档案显示,曾有先贤推测,“葬星之喉”深处可能隐藏着一个不稳定的、连接着某个超维层面 的“薄弱点”,这也是其内部规则如此混乱的根本原因。这个推测与“虚影商会”提到的“回归核心”和“圣谕”结合起来,让人不得不产生某种可怕的联想。
“超维层面……”陈一一在心中默念。那是否是“引导者”所在的地方?还是说,那里存在着连“引导者”都渴望得到或畏惧的东西?
带着更深的警惕与探究欲,“潜渊”号终于抵达了“盲区星域”的边缘。
即使相隔遥远,那片区域的异常也足以让任何观测者感到生理上的不适。眼前的星空不再是熟悉的深邃黑暗或璀璨星河,而是一种扭曲、粘稠的景象。光线在那里发生诡异的弯曲,形成无数破碎的光环和难以理解的光学幻影;巨大的、看不见的引力源如同潜伏的巨兽,撕扯着周围的空间,形成肉眼可见的时空褶皱;偶尔有零星的恒星或星云碎片被吸入其中,瞬间便被撕碎、拉长,化作一道道凄厉的能量流,消失在那片混沌的深处。那里仿佛宇宙的一道丑陋伤疤,不断地渗出混乱与毁灭的脓液。
“启动所有被动传感器,扫描任何非自然能量残留或信息碎片。绝对不要主动发射任何探测信号。”陈一一指令道,同时自己也进入了深度感知状态,万象罗盘悬浮于身前,谨慎地延伸出一丝意念触须,如同小心翼翼伸向雷区的探针,感受着前方那片死亡地带的规则脉动。
狂暴、混乱、充满敌意——这是她对“盲区星域”规则环境的第一印象。那里的法则之弦仿佛被无数只无形的手胡乱拨动,发出刺耳嘈杂的“噪音”,任何有序的结构在其中都难以维持。她的意念触须刚一接触边缘,就感到一阵强烈的眩晕和撕裂感,不得不立刻收回。
“检测到大规模舰队跃迁留下的时空翘曲残留,符合‘虚影商会’技术特征,确认他们由此进入‘盲区’。” dJ幽冥汇报着扫描结果,“残留痕迹显示,他们似乎使用了某种……协同共振跃迁技术,所有舰船的跃迁频率在瞬间被强行同步,以抵消部分外部规则干扰。这种技术风险极高,需要极高的精度和外部引导。”
外部引导……陈一一捕捉到了这个关键词。这进一步印证了“圣谕”和“引导者”的存在。
“还有别的发现吗?”
“有。在距离我们当前位置零点三光年的一处相对稳定的引力平衡点附近,检测到微弱的、非‘虚影商会’风格的能量签名残留。其结构……非常古老,并且似乎与‘织网者’信息遗产中记录的某种通讯信标 的衰变模式有百分之七十三的吻合度。”
织网者的通讯信标?在这片死亡的边缘?
陈一一精神一振。“能尝试进行接触或读取吗?”
“风险极高。该信标残留极其微弱,且处于‘盲区’规则乱流的持续冲刷下。任何外部能量介入都可能加速其崩溃。但或许……可以通过高度精准的‘理律编织’,尝试进行极其细微的共鸣读取,而非主动连接。”
这是一个挑战。在如此混乱的环境下,进行精细的“理律编织”操作,无异于在十级风浪中穿针引线。
陈一一没有犹豫。“锁定坐标,为我提供最佳切入路径和稳定辅助。我来尝试。”
她再次进入那种极致的专注状态。这一次,她共鸣的不再是攻击性或防御性的法则之弦,而是与信息传递、存储相关的、更为飘渺的 “信息承载法则之弦” 。她的意念化作比发丝还要纤细千万倍的能量流,沿着dJ幽冥计算出的、在狂暴规则中短暂存在的“安全缝隙”,小心翼翼地向着那微弱的信标残留探去。
过程如同在刀尖上跳舞。她的精神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耗着,额头上青筋暴露,维持意念稳定的手臂微微颤抖。周围的规则乱流不断冲击着她的连接,试图将这根纤细的“线”扯断。
终于,她的意念触碰到了那缕即将彻底消散的古老回响。
没有清晰的语言或图像,只有一些破碎的、充满强烈情绪的意念碎片,如同风中残烛最后的闪烁:
……警报……‘摇篮’失控……‘织网’断裂……
……它们来了……来自‘上面’……
……不是虚空……是……‘校正’……
……保护‘种子’……逃……
信息到此戛然而止,那缕信标残留也彻底湮灭在规则乱流之中。
陈一一猛地睁开眼睛,剧烈地喘息着,脸色苍白。虽然只是短暂的接触,但获取的信息却让她心神俱震。
“摇篮”?“织网”断裂?“来自上面”?“校正”?
这些词语组合在一起,指向了一个更加恐怖的可能性!“织网者”文明的毁灭,似乎并非源于“吞噬者”的直接攻击,而是与某个被称为“摇篮”的事物的失控有关?而毁灭他们的,是“来自上面”的、执行“校正”的存在?
这个“上面”是指更高的维度吗?“校正”又是什么?难道“织网者”文明因为其高度发展和对“信息编织”的掌握,触犯了某种宇宙底层的“禁忌”,从而引来了类似于“免疫机制”的“校正”?
如果这个推测成立,那么那个“引导者”,那个能引导“虚空”、向“虚影商会”下达“圣谕”的存在,是否就是这种“校正”力量的体现?或者,是试图利用这种力量的存在?
而“保护种子”……这“种子”无疑就是指“源初之理”。织网者在最后关头,最优先的任务就是保护它。
所有的线索似乎开始交织,指向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宏大背景。陈一一感觉自己仿佛在揭开一个层层嵌套的恐怖盒子的第一层。
“立刻离开这里。”她当机立断。刚才的共鸣读取虽然短暂,但很可能已经引起了某些存在的注意。这片区域太危险了。
“潜渊”号悄无声息地调转方向,再次融入星际阴影,向着“静谧边疆”返航。
陈一一坐在舰桥里,望着身后那片逐渐远去的、扭曲的“葬星之喉”,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凝重。
平衡之路,比她想象的更加崎岖,也更加危险。她不仅要面对“虚空”、“归墟”这些可见的威胁,可能要面对来自上古文明的恐怖遗产,甚至可能是……某种维护宇宙某种“秩序”的、冷酷无情的“校正”力量。
前路漫漫,黑暗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