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穿越穆顺,三国第一肉盾 > 第60章 接,还是不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穆顺纳妾的宴请时间,就定在下朝后,照顾那些上朝的人。

毕竟是纳妾,也就是有个过场,没有三书六聘,没有迎亲送往,流程简化很多。

红嫣打扮的很艳丽,二姐三姐和小妹,给她送上马车。

王允派王凌带队,出了20名仆从和10名婢女,抬着十大箱子财货,带着红嫣的马车,早早的就来到了穆府。

这些算是王允出的嫁妆,但由于现在他处于称病阶段,不能上朝,自然也不能参加宴会。

他之前想占穆顺的口头便宜的想法,也泡汤了,只能派自己的侄子王凌带队。

红嫣进门后,便回主室等待,穆顺偷偷来过,好几天不见,也是亲热了一番,给红嫣弄的面红耳赤。

但客人陆续到来,穆顺得出去迎接,便没有在房间内待太久。

后厨开始忙碌起来,酒食不断被摆在前后两个院子中,周围点上炉火,温暖了整个穆府。

徐荣带着三百越骑营,布置安保工作,每个人神色肃穆,他们都知道,今天是他们心中的神,大喜的日子。

官员们也陆续过来,门口安排了荀攸记礼账。

“左中郎将,蔡邕,礼,十卷字画!”

荀攸高喊一声。

蔡邕第一个到来,穆顺探了探头,没看到蔡琰的身影,不由得有些失望。

“穆侯,老夫钱财不多,只有这些字画值钱,你收着吧,挂在家里点缀一二,也是好的,哈哈哈!”

蔡邕爽朗的笑着。

“欢迎,蔡小姐没一起来啊?”

穆顺把蔡邕接进来。

“她啊,昨天你走之后,她就不知怎了,也不理我,也不出门的。”

蔡邕也没多想。

“议郎,皇甫嵩,礼,钱百贯,宝刀十口!”

门口传来荀攸的声音。

穆顺继续迎接。

“皇甫大人,你这客气啥!”

穆顺满眼小星星的接过刀具,都很有分量,价值不菲,改天找个老铁匠,把这些熔成一柄。

“哦?这次叫对了我的姓氏?”

皇甫嵩笑呵呵的说道。

“哎呀,你老也知道,我没读过什么书,见谅!”

穆顺笑嘻嘻的拱手。

“没读过书,却能出口成诗,如此天赋,伯喈,你不收徒,我可就抢走了?”

皇甫嵩与旁边蔡邕调侃道。

“哈哈,最近忙着写字,都忘了这事了,穆侯,你还没起表字吧?拜我为师如何?我教你五经论着,再给你起个表字。”

蔡邕像防贼一样,走到穆顺和皇甫嵩之间,把两人隔开。

“好啊,这个回头再议!”

穆顺想起来贾诩在他临走前说的话,让他到了长安,找个名气大点的大儒,起个表字。

官员们,陆续进入,荀攸频频喊着礼账,穆顺兴奋坏了,这不就是无本的买卖嘛,白赚了这么多钱,嘿嘿!

差不多,人齐了,杨修负责后院稳住富商,穆顺则在前院频频举杯。

“感谢各位百忙中,参加我的纳妾宴席,今天酒肉管够,大家尽兴!”

穆顺也是好爽,人家都用樽,他用坛,咕嘟咕嘟,仰头干了一坛。

“闻穆侯诗才冠绝古今,今天如此,座无虚席,何不来上一首,如果传于后世,老夫也能沾沾光!”

皇甫嵩提议道。

“对!来一首!”

下方众人举杯附和。

“好!听好了!”

穆顺又开了一坛子酒,蔡邕早就掏出随身携带的纸笔,准备记录。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蔡夫子,皇甫嵩,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穆顺边喝边吟诵,那种洒脱,畅快之感,影响了众人,大家也跟着节奏敲击着小桌。

蔡邕和皇甫嵩脸色胀红,激动的浑身颤抖。

这穆顺,太够意思了,这首诗绝对流芳百世,他竟然把我俩的名字加进去,那岂不是史书留名了?

两人激动的深深一礼,此来赚大了!赚大了!

不用穆顺提醒,两人疯狂喝酒,开心嘛,必须把气氛搞起来。

旁边的黄琬和杨彪则一脸遗憾和懊悔,皇甫嵩也就算了,他先提议的,加他名字情有可原,那蔡邕怎么说?

这俩人也开始有了小心思,让穆顺再做一首诗,可穆顺只推脱,今日才思已尽,作不得了,两人这才作罢。

正当众人聊的正欢时,门口突然出现一队人,是宫里来的。

“圣旨到!”

小黄门尖锐的声音好喊道。

众人先是皱眉,又舒展,看来是陛下为了拉拢穆顺,特意下了一道圣旨来祝贺。

穆顺也是这么以为的,这小皇帝还挺给面子,上前准备接旨。

“制诏关内侯穆顺:

朕闻,穆卿年少有为,武力超群,诗才绝世。

又闻渭阳君董白,贤良淑德,姿容秀美。

此天作之合,特赐良缘,择吉日正婚。

愿许白头,以表世人!”

小黄门念完圣旨,全场寂静。

前两句的时候,大家还有说有笑,当提到渭阳君,大家开始不淡定了。

什么情况?天子怎会下如此荒谬的诏书?不知道穆顺和董卓是两个阵营的么?非要撮合他俩?

不对,这很有可能是李儒的手笔?今天正好李儒也上朝了,可朝会上,一点风声都没听到啊!

有一部分政治敏锐的官员已经反应过来,纷纷紧锁眉头,不知如何是好。

目前的局势看,穆顺是站在董卓对立面的,这封诏书一下,最好的结果,就是穆顺保持中立。

荀攸第一时间匆匆走了过来,把穆顺拽到一边。

“主公,这下糟了,你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

荀攸皱眉说道。

“啥情况,有啥说法嘛?”

穆顺只是单纯的不想与董白结婚,他对她没什么好感。

“主公你接了,那就是董卓的孙女婿,在场的人也许都会是你的敌人。

如果你不接,就是抗旨,落人口实,保皇党也不会接纳你!”

荀攸给他分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