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穿越穆顺,三国第一肉盾 > 第63章 乐府花魁杜莹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穆顺挠挠头,他想起来了,之前杨修给他看过这对杯子。

当时穆顺便脱口而出那首家喻户晓的《凉州词》,没想到,他竟然偷偷记下来了。

切,这小子,挺会忽悠,还说自己不知道内容,他不知道,谁抄的这份诗作。

下方的人眼睛逐渐亮了起来,尤其是那些富商。

他们虽然有钱,但社会地位太低,不被士族接受。

如果有了这首诗,就不同了。

才学可以换来名声,名声可以换来举荐,有了举荐就算是士族了。

很多都心动了,买回去,给自家优秀的后辈,岂不是晋升有望!

“八千五百贯!”

一个胖胖的中年人,先举起了手,开始竞价。

“九千贯!”

“九千五!”

“两万!”

此价一出,全场哗然,此人自然成了焦点。

众人回头看去,生面孔,不认识,应该不是什么达官显贵,听着像是北方口音,不知来历。

穆顺也好奇的看了过去,这人四十左右,长相俊美,不乏英气,也不知道是哪家大族。

这人能够面不改色心不跳的,直接叫价两万,说明也是有一定底蕴和气度的。

这对夜光琉璃杯,本身价值不高,增幅价值全在那一首诗上。

如果知道了诗的内容,道也可以继续衡量价值,但大家都知道了,也就不值钱了。

所以大家都在赌,但价格来到了两万,大家又有些不敢赌了。

万一这首诗水平一般呢?万一只是穆顺随意而作呢?

穆顺站在最后方,激动的冲杨修点了点头。

“三,二,一,成交!”

杨修压抑着自己颤抖的手,落下木锤,其实他的心理预期是一万,没想到,开门红,直接翻倍。

“好,请这位贵客上台,核对物品信息,然后登记,回头我们会派专人与你交接。”

杨修难掩笑意。

这人起身,走过人群,一双双眼睛盯着他,他也不露怯,淡定的走到台上,直接拿起那叠好的帛纸。

他背过身,打开快速扫过内容,然后叠好,塞进怀中。

他一脸震惊的转回身来,朝最后方穆顺那里看去。

“河北甄家,谢过穆侯赐诗,后续我会再补一万贯,这也是我在京都能动用的全部。

虽然依旧抵不过这首诗的价值,但也聊表甄家的一份心意。”

中年人激动的向穆顺鞠躬行礼。

他这话一出,所有人都为之哗然,之前还矜持未出价的达官显贵,也开始后悔了。

这年头,金钱有价,才学无价,看他所说,用三万贯买了一首诗,算他赚了?

到底是什么样的作品?众人心里痒痒的,真好奇啊!

“好说,京都有困难,可以随时来找我。”

穆顺靠在后面墙上,看似随意的说道。

其实他心里早已乐开了花,我最爱跟有钱人交朋友了,嘿嘿!

唉?我的诗这么值钱?早知道就不随便给蔡邕和钟繇了,也不用求他们的字画,我直接卖诗,多省事啊!

“咳咳,贵客请回,接下来,就开始第二个拍品了。

有请烟雨阁花魁,婉儿,上台!”

杨修沉淀了一下情绪说道。

只见,一位小巧玲珑的大眼美女,端着一个盖着红布的盘子,走上台。

跟上一个媛儿相比,婉儿身材上差了许多,但她的优势在于精致,小家碧玉风,而且可爱活泼,肯定会打破一部分老男人的心理防线。

她看到台下众多男人,有很多还身穿官服,一时间有些紧张。

“呀!”

她刚送完拍品便要下台,被眼疾手快的杨修一把拉住,发出了软糯的声音。

一时间,台下所有男人都酥麻了。

“你忘了展示了!”

杨修低声说道。

“嗯…喵…”

婉儿红着脸,看向下方众人,奶声奶气的叫了一声,然后匆匆下台。

这声小奶猫叫,直接挠在了人们的心窝窝里,痒,真他娘的痒!

“咳咳,好啦,现在开始第二件拍品,白玉兽牙一对……”

接下来的珍玩物件就比较常规了,虽然价位高出市场价很多,但与那对夜光琉璃杯,是无法媲美的。

时间过的很快,台上的拍品一件件被拍走,花魁们也一个个走台,然后展示。

穆顺已经乐疯了,除了第一件的三万贯,其他物件也在三千至五千贯之间,简直是赚麻了。

“好,时间也不早了,终于来到了我们今天拍卖会的压轴物品。

有请,乐府(相当于后世的教坊司)花魁,莹莹姑娘。”

杨修说完,自己都咽了一口唾沫,因为他确实去请了,却也没能成为她的入幕之宾。

乐府,是官方的礼乐迎宾部门,归属太常种拂管理。

其中歌姬,舞姬,甚至婢女,随便揪出一个,都有可能是前朝的高官家眷,因获罪而沦落至乐府。

下方富商可能还没听说过,但坐在前排的官员们,可有些坐不住了,他们都知道,这位花魁是谁,前朝驸马杜密的孙女。

当年汉灵帝刘宏时期,杜密作为灵帝的妹夫,被任命为执金吾,掌管皇城防卫。

第一次“党锢之祸”,杜密被阉宦标定为党人,但灵帝不忍自己妹妹守寡,便只革除杜密官职,让他返乡归隐。

结果第二次“党锢之祸”,他再一次被清算,他的女儿当时怀有身孕,便充入乐府。

当时的太常,是杜密的好友,暗中照顾之下,杜密的女儿顺利诞下女婴,但不久还是被阉党抓住,流放而死。

好在当时,这个女婴并没有被发现,她便从小生活在乐府之中,后来取花名,莹莹。

她的身世,还是在老太常临死前,才公布的,当时阉宦已灭,刘辩刚登基,党人占据朝堂,说出来也无所谓。

后来,这事传到了刘辩耳中,如果数亲戚,莺莺姑娘还算是刘辩的侄女,这也算皇亲国戚了。

刘辩欲把她招回皇宫,但被她拒绝,因为她从小便在乐府长大,已经习惯了那里的人与事,她的所看所听,所学所长,都是乐府里耳濡目染的那套。

也因此事,她的名声大噪,很多青年才子,名人雅士,都慕名而来,只为一睹芳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