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大秦:贴贴抱抱,为统一加速 > 第87章 军器重议与低调自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7章 军器重议与低调自保

被嬴政一路黑着脸、近乎押解般地“请”回秦王寝宫后,燕丹当晚着实体验了一把什么叫“伴君如伴虎”——虽然这只“虎”年纪尚小,但释放起低气压来,威力丝毫不逊于成年猛兽。

整个晚上,嬴政都板着一张俊俏的小脸,周身散发着“生人勿近,尤其燕丹勿近”的冰冷气息。

批阅奏疏时,竹简被他翻得哗啦作响;用膳时,筷子磕碰碗碟的声音格外清脆;就连喝水,都带着一股咬牙切齿的劲儿。

燕丹缩在床榻一角,大气不敢出,心里却是一万个想不通。

不就是差点又摔一下嘛……至于气成这样?

他偷偷瞄着嬴政那冷硬的侧脸,暗自嘀咕,“难道是真被我吓到了?怕我摔傻了?还是…单纯关心我?”

后一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燕丹自己掐灭了。

不可能不可能,这可是秦始皇!

千古一帝!

心思深沉如海,怎么可能因为这点小事就……

他思来想去,最终还是把嬴政的反常归结于“后怕”和“恨铁不成钢”——毕竟自己现在是他的重要“资产”,万一摔坏了,确实损失巨大。

而另一边的嬴政,其实自己也有些理不清那股无名火究竟从何而来。

看到燕丹差点又摔下马,他确实心惊后怕。

但更让他烦躁的是,看到燕丹摔进李信怀里、两人几乎贴在一起的那个画面!那一刻,他胸口像是被什么东西猛地塞住了,又堵又闷,极其不爽!

那感觉,有点像他看到吕不韦在那本该由他批阅的奏疏上,落下朱红批示时的憋屈,但又似乎…更加尖锐和私人一些。

那是一种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东西,被别人触碰、甚至可能觊觎的感觉。

但他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问。

只是将所有的情绪,都化为了更冷的脸色和更重的放竹简声。

一夜无话,只有低气压在无声蔓延。

然而,宫外的世界却因为昨日那场比试,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李信输给安秦君燕丹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飞快地传入了咸阳城中那些嗅觉敏锐的武将勋贵府邸。

其中,消息最灵通、感受最直观的,自然是蒙家和李家。

蒙武(蒙恬蒙毅之父)和李瑶(李信之父)听闻此事,起初皆是不敢置信。自家儿子(或下属)的骑射武艺他们再清楚不过,怎么可能输给那个文文弱弱的前燕国太子?

但当他们从蒙恬蒙毅以及虽然被禁足但依旧忍不住兴奋描述的李信口中,听到了那神奇“马具”的细节后,两位久经沙场的老将瞬间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不,是巨大的机遇!

能极大提升骑兵稳定性和战斗力的装备?这可是能影响国运的大事!

两人不敢怠慢,立刻联袂求见丞相吕不韦。

吕不韦听闻此事,那双深邃精明的眼睛里瞬间闪过锐利的光芒。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军力强盛对秦国、对他掌控朝局意味着什么。

他当机立断,以商议军备为由,召集了包括蒙、李二将在内的十数名军中高级将领,翌日一早便浩浩荡荡地入宫觐见。

于是,第二天,当燕丹还在嬴政的低气压笼罩下,小心翼翼地喝着清粥时,内侍便来报,丞相吕不韦携众将求见,欲请大王与安秦君移步校场,观摩研讨新式马具。

嬴政放下粥碗,面无表情地看了燕丹一眼。

燕丹立刻放下碗,正襟危坐,表示自己随时可以出发——只要能暂时逃离这令人窒息的低气压环境。

君臣二人来到演武场时,吕不韦和一群盔甲鲜明、煞气腾腾的将领们早已等候在此。

场中拴着几匹战马,马背上已经安装好了昨日燕丹“发明”的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

见到嬴政和燕丹,众将齐刷刷躬身行礼,目光却都不由自主地瞟向燕丹,好奇、探究、审视兼而有之。

吕不韦上前一步,拱手道:“大王,安秦君。臣等听闻安秦君改制出新式马具,于骑战大有裨益,故特来请君上演示讲解,以供我等参详。”

嬴政微微颔首,目光转向燕丹,示意他说话。

燕丹深吸一口气,走上前。他知道,关键时刻来了。这东西好归好,但绝不能显得太“超时代”,更不能把所有功劳都揽到自己身上,必须低调,再低调!

他先是规规矩矩地向吕不韦和众将行了一礼,然后才指着马具,用尽量平实甚至略带几分“不确定”的语气说道:“丞相,诸位将军谬赞了。此物并非丹之独创,实乃……丹曾见边陲野人偶用类似之物控马,虽粗糙,却有效。丹不过依样画葫芦,稍加改良完善而已,实在当不得‘发明’二字。”

他极力淡化自己的作用,将源头推给虚无缥缈的“边陲野人”。

“此物结构简单,无非一鞍一镫,”他继续道,语气甚至带上了点“担忧”,“其好处显而易见,能助骑士稳坐马背,解放双手。但弊端也同样明显——极易仿造。战场上若被敌军缴获,只需看上一眼,便能轻易学去,恐难长久保持优势。”

他这番话,半真半假。

真的是马具确实容易被模仿,假的是他根本不在乎被模仿——这本来就是打算推广开来的东西。但他必须表现出一种“为国担忧”的姿态,避免引起过分的忌惮。

众将闻言,纷纷点头,觉得这位安秦君虽然年轻,但考虑问题倒是周全。

吕不韦眼中精光一闪,没有说话,只是示意将领们自行上前观摩体验。

早已心痒难耐的将领们立刻围了上去,李信父子、蒙家父子自然是第一批体验者。

李信昨日已经见识过其威力,今日更是主动为同僚演示。

当他踩着马镫,轻松地在马上做出各种劈砍、格挡、甚至回身射箭的动作时,稳如磐石的身姿引得众将阵阵惊呼!

“妙啊!太妙了!”一位满脸虬髯的老将军亲自上马体验后,激动得胡须都在颤抖,“老夫征战半生,从未骑过如此稳当的马!这双腿……算是解放出来了!发力再也不用担心掉下去了!”

“何止!”另一位将军兴奋地接口,“以往骑兵冲阵,更多是靠马匹速度带来的冲击力,骑士在马上难以有效挥砍。有了此物,骑兵便可真正成为移动的堡垒!进退自如,劈砍有力!”

“还有战车!”蒙武沉声道,目光灼灼,“战车虽冲击力强,但笨重迟缓,易受地形限制,且造价高昂,易损。若我大秦骑兵能普遍装备此物,形成规模,其机动性与杀伤力结合,未来或可逐步替代战车,成为战场主力!”

这个大胆的设想,让所有将领都倒吸一口凉气,随即眼中爆发出更加狂热的光芒!取代战车!这可是军事史上的一场革命!

众人围着那几匹马,议论纷纷,情绪高涨,仿佛已经看到了大秦铁骑凭借此物纵横天下、所向披靡的场景。

吕不韦抚着胡须,看着群情激昂的将领们,又瞥了一眼安静站在嬴政身侧、努力降低存在感的燕丹,眼中闪过一丝极其复杂的情绪。

有赞赏,有警惕,更有一种深深的算计。

此子……总能拿出些出人意料的东西。虽极力自谦,但其眼光与巧思,绝非寻常。马具虽小,却暗合强军之道……他日若再拿出别物……

吕不韦心中警铃大作,但面上却不动声色,反而对嬴政拱手笑道:“大王,安秦君此物,于国于军,功莫大焉!实乃天佑大秦!”

嬴政面无表情地点点头,目光扫过那群兴奋的将领,最后落在燕丹身上,淡淡道:“安秦君有心了。此事,便由丞相会同太仆、少府商议,尽快量产,优先配给精锐骑兵试用。”

“臣遵旨!”吕不韦躬身领命。

一场可能引发朝堂猜忌的风波,似乎被燕丹以低调和“担忧”的姿态悄然化解。但他知道,自己在这位丞相心中的威胁等级,恐怕又悄无声息地提升了不少。

而嬴政,看着被众将隐隐围住、却依旧显得身形单薄的燕丹,再想起昨日他摔入李信怀中的画面,刚刚稍霁的脸色,不知不觉又沉下去几分。

看来,还是得看得紧些……

少年秦王在心中默默地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