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执政官 > 第127章 招抚与暗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文贵那份关于招抚张琏的奏疏,如同一块经过精心打磨的玉石,虽经皇帝虽批阅:”招抚之策,依卿所议底线行之...”。但思量到具体落实仍需各部协作,所以梁正(朱厚照)还是依照惯例,廷议。

然而,这块玉石落入的,并非平静的湖水,而是暗流汹涌的深潭。

紫禁城,文华殿内,关于如何处置张琏的争论,在几位核心重臣间激烈展开。

兵部尚书王敞首先发言,语气带着武将特有的审慎:“陛下,文贵所虑甚是。张琏此等积年海寇,凶狡异常,其请抚是真心畏威,还是缓兵之计,尚未可知。若允其保留部分船队武装,无异于养虎贻患!臣以为,当勒令其尽数交出船只兵甲,部众尽数遣散安置,方可显其诚意,亦绝后患!”

户部尚书则捻着胡须,从钱粮角度考量:“若按文贵之议,打散安置其部众,赐予田宅,所费亦是不赀。然,若能以此换得东南海疆宁靖,商路畅通,长远看,或可接受。只是这钱粮,还需仔细核算,从长计议。”

司礼监刘瑾侍立一旁,眼神闪烁。他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一个可以插手东南事务、甚至安插自己人手的机会。他尖细的嗓音响起:“皇爷,奴婢觉着,这张琏既然有心归顺,朝廷也不宜逼得太紧,显得咱天朝上国没有容人之量。给他个空头职衔,让他有点念想,也好叫他安心替朝廷卖命,去对付那陈国辉不是?这叫以贼制贼!”

他这话,看似圆滑,实则包藏私心,意图在未来的“招抚”体系中,塞入自己的人。(前面有兄弟讲刘瑾戏多,其实我真的不想噶他。这个吉祥物挺好。)

首辅杨廷和一直沉默地听着,待众人意见发表得差不多了,他才缓缓开口,声音沉稳有力:“陛下,诸公所言,皆有道理。然,招抚之事,关键在于‘掌控’二字。张琏之众,久在海上,习性难改,若强行尽数遣散,恐生变故,逼其再反。若允其保留实力,则隐患无穷。”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皇帝身上:“臣以为,文贵所划底线,正得其法。船队必须收编,人员必须打散,此乃底线,绝不可动摇。然,于安置之上,或可稍显优容,使其部众能得温饱,见朝廷仁德。至于职衔……”

杨廷和微微一顿,掷地有声:“可授其一名义上之虚职,如‘海疆协守’,然绝不可予其实权,更不可令其统辖旧部。待其安分数年,确无二心,再论其他。当前要务,是借此良机,分化海盗,先稳住张琏,集中力量对付那冥顽不灵的陈国辉!”

他的分析,综合了各方利弊,既坚持了原则,也展现了灵活,更指明了战略重点。

梁正端坐御座之上,将臣子的争论尽收耳中。他心中早有定计,此刻更觉杨廷和之言深合己意。

“杨先生所言,合朕心意。”梁正一锤定音,“便依此议,批复文贵。招抚张琏,依其底线行之。授张琏‘海疆协守’虚衔,赐冠带,不予实权,不辖旧部。其船队人员处置,务必稳妥,宁可慢,不可乱。着其密切监视陈国辉动向,若张琏归顺,则下一步,当全力清剿陈国辉,以竟全功!”

“臣等遵旨!”众人躬身领命。刘瑾眼中闪过一丝不甘,却也不敢再多言。

皇帝的决断,化作一道措辞严谨、恩威并施的谕旨,再次以六百里加急,发往月港。

就在朝廷决议下达的同时,月港的局势也在微妙变化。

顾云卿加强了对陈国辉残部的监视,发现其在得知张琏与官府接触后,暴跳如雷,加紧收缩力量,盘踞在老巢“蛇蟠岛”及周边几个小岛,同时派出手下,疯狂劫掠通往月港的商船,试图用这种焦土政策,向文贵和准备“背叛”的张琏施加压力。

海面上,腥风似是再起。

数艘前往月港的商船遭劫,人货两空的消息传来,刚刚有所稳定的商路再次蒙上阴影。

港内一些商贾人心惶惶,甚至有人开始私下议论,是否朝廷手段过于激烈,才引来如此报复。

“他这是在找死!”文贵接到商船被劫的禀报,眼中寒光一闪。陈国辉此举,不仅是在挑战市舶司的权威,更是在动摇月港存在的根基——安全的商路。

“巡海船队加派巡逻,凡遇陈国辉麾下船只,不必请示,坚决打击!”文贵下令,“同时,将陈国辉肆虐、劫杀商船之事,通过《海事公告》及往来商船,广为散布。尤其是……要让张琏的人知道。”

他这是在进一步激化陈国辉与张琏的矛盾,也是在向张琏展示朝廷打击海寇的决心,逼他尽快做出选择。

王良则拿着初步核算出的招抚安置预算,找到了文贵。“部堂,若按底线方案安置张琏部众,初步估算需银四万八千两,其中田宅购置、安家费用是大头。若能成功,则日后节省的剿匪军费及商税增长,预计两年内便可抵平此项支出。”

数据,再次为文贵的决策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他不仅要平定海疆,还要算明白经济账。

海防公所的望楼上,文贵远眺着迷雾笼罩的海面。

招抚张琏的谕旨正在路上,陈国辉在做困兽之斗,商路再起波澜……这一切,都预示着东南海疆即将迎来一场新的、决定性的风波。

他手中握着朝廷的授权,麾下有初经战火锤炼的巡海力量,有运转日渐顺畅的行政班底,更有源源不断输入国库的税银作为底气。

现在,只等那股来自京师的“风”正式吹到,他便要在这波涛诡谲的东南海上,落下决定胜负的一子。

是顺利招抚张琏,集中力量犁庭扫穴?

还是招抚生变,陷入更复杂的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