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执政官 > 第114章 铁腕与暗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海防公所的正堂,前所未有地拥挤。

绯袍青衫的属官、甲胄在身的军官、身着绸缎或葛布的商贾船主,济济一堂,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端坐主位,不怒自威的文贵身上。

他面前的书案上,摆放着那本墨香未干的《月港市舶司管理则例》。

没有繁文缛节的开场,文贵开门见山,拿起则例,声音清晰地开始逐条宣读。

从船舶入港的旗号指引,到货物分类核验的标准;从“船钞”、“货税”的明确税率,到交易纠纷的仲裁流程;从巡海护航的申请条件,到违禁物品的详细清单;尤其是关于严禁官员及其亲属经商、严惩走私行贿的条款,他读得格外缓慢,字字千钧。

堂下众人,神色各异。属官们正襟危坐,仔细聆听;军官们目光灼灼,感受到权力与责任并重;大部分守法商贾则面露欣喜,清晰明确的规则,对他们而言就是最好的定心丸。

然而,也有少数人,特别是几位与本地官绅关系密切的大商号代表,脸色微变,眼神闪烁,显然其中某些条款,戳中了他们的痛处。

“……则例颁布,即日生效!望诸位谨记,月港之兴,在于公平,在于规矩!”文贵放下则例,目光如电,扫过全场,“凡守法经营,按章纳税者,便是市舶司之友,本部堂保其平安,助其发财!凡心存侥幸,阳奉阴违,甚或意图破坏规则者……”

他顿了顿,语气陡然转厉,如同寒冰撞击:“勿谓言之不预!无论其背景多深,靠山多硬,本部堂定当严惩不贷,绝无姑息!届时,休怪王法无情!”

这最后几句,掷地有声,带着凛然的杀气,让整个正堂的温度都仿佛下降了几分。那几个面色不豫的商贾,更是下意识地低下了头,不敢与文贵对视。

宣讲结束,众人心思各异地散去。文贵知道,光有宣言还不够,必须有雷霆手段,才能让这则例真正立威。

机会很快来了。

就在则例颁布后的第三天,顾云卿那边收网了。那名与按察副使周德昌府上管家勾结的胥吏,在再次传递煽动闹事的指令时,被顾云卿带着锦衣卫力士当场擒获,人赃并获!一同落网的,还有两名被其收买、正准备在码头鼓噪生事的码头混混头目。

文贵没有任何犹豫,也丝毫没有顾忌周德昌的颜面。他立刻下令,在海防公所外的广场上,设立临时公堂,公开审理此案!

消息传出,整个月港为之轰动。百姓、商贾、力夫、水手……无数人涌向广场,将那里围得水泄不通。

公堂之上,人证物证俱全,那胥吏和混混头目在顾云卿的手段和如山铁证面前,无从狡辩,只得一一招供,画押认罪。当那按察副使府上管家的名字被当众提及,并有其亲笔指令作为证物展示时,广场上一片哗然!

“竟然是周副使!”

“堂堂按察副使,竟然勾结胥吏,意图破坏市舶司!”

“真是无法无天!”

民情瞬间汹涌!按察司本应是监察百官、肃清风纪之所,其副使却行此卑劣之事,如何不让人愤慨?

文贵端坐公案之后,面无表情地听完供词,当众宣判:“胥吏某某,勾结上官,煽动民变,破坏国策,罪大恶极,依律斩立决!混混头目某某二人,为虎作伥,杖一百,流三千里!所有涉案赃款,悉数没收!”

判决一下,那名胥吏当场瘫软在地,面如死灰。在无数百姓的注视下,刽子手手起刀落,血溅刑场!

这颗人头,比之前陈祖寿的更有震慑力!因为它斩断的,不仅仅是某个豪强或海盗的触手,更是直接砍向了福建官场中一股强大的反对势力!

文贵用最激烈、最公开的方式,向所有人宣告:在月港,规则高于一切,无论你是什么身份,触犯规则,唯有死路一条!

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飞向福州城。

按察副使周德昌在府中得知消息,又惊又怒,当场砸了书房里最心爱的一方端砚。“文贵!安敢如此!安敢如此!”他气得浑身发抖,文贵此举,不仅是打他的脸,更是将他架在了火上烤!此事一旦被坐实,他的仕途就算到头了!

他立刻修书,动用一切关系,想要挽回,想要反扑。然而,文贵动作更快。在公开行刑的同时,关于此案的详细卷宗,连同所有证据副本,已经再次以六百里加急,直送京师,呈递御前和内阁。

这一次,文贵在奏疏中,不再仅仅是陈述事实,而是直接将矛头指向了福建司法系统的腐败,质疑其是否还有能力公正执法,保障开海国策的推行。

他将一个巨大的难题,抛给了皇帝和朝廷:是保一个涉嫌严重违纪的按察副使,还是维护刚刚展现出巨大潜力、却遭遇重重阻力的开海新政?

月港的铁腕,如同重锤,敲碎了地方势力的一次阴险反扑,但也将更深层次的矛盾,彻底摆上了台面。

水面下的暗礁,已被文贵强行炸开一角,露出了其后更加幽深危险的漩涡。接下来,来自福州,乃至京师的反应,将决定这场围绕月港的博弈,最终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