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执政官 > 第167章 鹰巢之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老鹰岩,杨友所谓的“播州王府”,实则是在险峻山脊上利用天然洞穴和粗犷的蛮石垒砌而成的堡垒群。

主洞内,火光摇曳,映照着杨友那张因焦虑和愤怒而扭曲的脸。他年近五旬,身材魁梧,穿着一身不伦不类的、模仿明廷王爷制式的蟒袍,却掩不住那股草莽悍气。

“废物!都是一群废物!”杨友一脚踹翻了面前的矮几,酒水肉食洒了一地,吓得侍立的苗兵噤若寒蝉。“水西那边还没回信吗?安邦彦这个老狐狸,收了老子那么多金银宝石,现在跟老子装死?!”

一个头戴雉羽、脸上刺着靛青色图腾的老者,也是杨友的叔父兼军师杨逵,叹了口气:“大王息怒。水西……怕是靠不住了。安家派人传了话,说朝廷许了他们互市之利,他们……他们不能再明着帮我们了。”

“互市?放他娘的屁!”杨友咆哮道,“那是朝廷的缓兵之计!等收拾了老子,下一个就轮到他们水西!安邦彦这个蠢货,连这点都看不明白吗?!”

杨逵沉默不语。他心里清楚,不是安邦彦蠢,而是周遇吉给出的条件太具诱惑力,而且手段太过厉害。

王显被拿下,贵阳官场被清洗,京营大军压境却不急于进攻,反而四处“宣慰”,这一套组合拳下来,周边那些原本态度暧昧的土司,如今个个都开始明哲保身。

就连那几个之前信誓旦旦要共同进退的小土司,近来也音讯渐稀,恐怕已在暗中与朝廷接触。

“大王,如今形势不比以往。”杨逵斟酌着词句,“周遇吉这小子,不简单。他不跟我们硬拼,专挑我们的软肋下手。盐道被断了好几次,山下几个屯粮的寨子也被官军盯得死死的,兄弟们已经有怨言了。再这样下去……”

“下去怎样?难道让老子向那个黄口小儿投降不成?!”杨友猛地抽出腰刀,狠狠劈在石壁上,溅起一溜火星,“这老鹰岩易守难攻,官军来了多少次,不都灰溜溜地滚回去了?他周遇吉有种就打上来!老子让他也尝尝‘落魂涧’的滋味!”

他状若疯狂,但眼底深处却藏着一丝连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恐惧。他知道杨逵说得对,周遇吉的战略比他遇到过的任何官军将领都高明,像一条逐渐收紧的绳索,让他感到窒息。

往日的盟友离心离德,内部的士气也在持续下滑。他赖以生存的险峻地形,此刻反而像一座华丽的囚笼。

与此同时,水西土司府邸内,气氛同样凝重。

安邦彦屏退了左右,只留下心腹管家。他摩挲着周遇吉送来的那份“互市章程”草案,眼神复杂。

“周遇吉……这是阳谋啊。”他喃喃自语。这份章程,详细列出了开放市场、盐铁专营、价格管控、纠纷处理等条款,考虑周详,绝非虚言恫吓。若能实现,水西将获得稳定且丰厚的财源,不必再像以往那样,要么受汉官盘剥,要么冒险与杨友之流合作。”

“老爷,杨友那边又派人来催问态度了。”管家低声道。

“告诉他,水西世代忠良,绝不会与叛臣同流合污!让他好自为之!”

安邦彦断然道,随即又压低声音,“不过……话别说死,留点余地。也要让周遇吉知道,我们水西的态度,取决于朝廷的诚意。”

他在权衡,在观望。既不想彻底得罪势大的朝廷,也不想轻易放弃待价而沽的机会。他在等,等周遇吉与杨友正式交锋的结果,等朝廷是否会兑现承诺。

而在老鹰岩山脚下,一个名为“黑苗寨”的小寨子里,气氛则是另一番光景。

寨老阿普坐在火塘边,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眉头紧锁。他的儿子,也是寨子里最勇猛的猎人阿果,刚从外面回来。

“阿爸,我看了,京营的兵,跟以前来的不一样。”阿果抓起水瓢灌了几口水,抹了把嘴,“他们不乱砍我们的神树,不抢我们的鸡,还拿盐巴跟换我们的草药。有个当官模样的,还说只要我们安分,朝廷以后会在这里设集市,咱们不用再翻几座山去换盐了。”

寨子里几个老人议论纷纷。

“汉人的话,能信吗?”

“可杨友大王那边,税赋越来越重,寨子里的后生被他拉去好多,都没见回来……”

“听说贵阳城里,跟杨友勾结的官都被抓了……”

阿普磕了磕烟袋,浑浊的老眼望着跳动的火焰:“再看看……再看看吧。告诉寨子里的人,都安分点,别去招惹官军,也别再给山上送东西了。”

周遇吉的“固本”与“析势”之策,如同无声的细雨,悄然渗透着黔地的每一个角落。它在杨友的堡垒里种下猜疑和恐惧,在水西安邦彦的心中埋下权衡的种子,在无数像黑苗寨这样的普通苗民心里,点燃了一丝对秩序与公平的微弱希望。

战争的形态,早已超越了刀光剑影。人心的向背,正在这看似停滞的对峙中,悄然发生着决定性的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