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府试前两场,张衍志发挥稳定。

虽偶有棘手之题,但他凭借扎实的功底和灵活的思维,皆能从容应对,将文章誊写得工整清晰。

白日挥毫,夜间便蜷缩在窄小的号舍木板上,裹紧父亲准备的外套,勉强歇息。

伙食简单,环境恶劣,但他心志坚定,并未受到太大影响。

……

很快,就来到了第三场考试。

第三场考的是时务策论,往往是最能考察学子见识与格局的。

考题发下,张衍志凝神看去,只见题目是:

“问当今之世,边患未靖,内地水旱频仍,库帑空虚。当以何者为先?何者为重?试详陈之。”

此题宏大,直指国家面临的几大困境,要求考生提出自己的施政优先级和策略,极见功力。

张衍志沉心静气,仔细审题。

他并未急于下定论,而是先在草稿纸上梳理思路:

“边患、灾荒、财政,三者看似独立,实则相互关联。边患耗财,灾荒伤民,民困则国贫,国贫则边患更难靖……”

他决定不简单地说哪个更重要,而是阐述三者间的内在联系,提出一个系统性的应对策略:

以稳固内部,救灾安民、发展生产、充实财政,为根基,以此支撑外部边防,精兵择将,巩固边防,内外兼修,循序渐进。

这既符合儒家“修己安人”、“民为邦本”的思想,也契合知府大人务实的风格。

思路渐明,他正提笔在草稿纸上写下破题:“国之大事,在戎在祀,然必以民为本,以财为用。故靖边、救灾、理财,非截然三事,实乃一体之三面,当观其先后,衡其缓急…”

刚写下寥寥数行,突然,天色毫无征兆地暗了下来!

原本只是阴沉的天空,瞬间乌云密布,狂风大作,吹得号舍顶上的瓦片咯咯作响!

“要下雨了!”

不知谁低呼了一声。

话音未落,豆大的雨点便噼里啪啦地砸落下来,顷刻间便演变成一场罕见的瓢泼暴雨!

雨水如同瀑布般从天倾泻,重重砸在号舍单薄的顶棚上,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

“哎呀!”

“漏了!漏雨了!”

“我的卷子!”

几乎瞬间,整个考棚区如同炸开了锅!

无数号舍传来了惊惶的呼喊和咒骂声!

张衍志心头一紧,暗叫不好!

只见自己号舍顶棚的缝隙处,雨水如同断了线的珠子般不停滴落,好几处直接滴在了桌板上,甚至溅到了草稿纸上!

他慌忙起身,试图用身体挡住最重要的桌案,但号舍狭小,根本避无可避!

冰冷的雨水很快打湿了他的后背和头发,草稿纸上的墨迹被水滴晕开,变得模糊不清!

“巡考官!号舍漏雨了!”

“这怎么考啊!不公平!”

“我要换号舍!”

周围哀嚎声、抱怨声、呼喊巡考的声音此起彼伏,混杂着暴雨声,乱成一团。

有人情绪失控,大声喧哗抱怨考试不公。

“肃静!”

一声严厉的呵斥伴随着锣声响起,“考场重地,禁止喧哗!再有喧哗者,以扰乱考场论处!”

几名巡考差役冒雨快步穿梭,态度强硬。

果然,很快便听到几声惨叫和呵斥,显然是有几个闹得最凶的学子被毫不客气地拖了出去,取消了考试资格!

这一下,顿时震慑住了其他人,抱怨声小了许多,但绝望焦急的气氛却更加浓郁。

张衍志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抱怨无用,更换号舍更是妄想。

他深吸一口气,迅速评估处境。

草稿纸湿了部分,但思路还在脑中。

正卷必须保护好!

他立刻将誊写好的正卷部分和空白的正卷纸小心翼翼地用油纸包好,塞进怀里贴身收藏。

然后,他脱下那件厚外套,蒙在头顶,尽可能遮住桌案上方,形成一个简陋的防雨棚。

虽然仍有雨水从四周缝隙渗入,但,至少桌案中心区域暂时安全了。

他就这样以一种极其别扭的姿势,半蹲着,蜷缩在外套下,借着从缝隙透入的微弱光线,重新铺开被打湿的草稿纸,就着晕开的墨迹,继续艰难地书写。

雨水冰冷,顺着脖颈流下,浸透内衫。

手臂因为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而酸麻僵硬。

号舍内积水渐深,漫过脚面,冰冷刺骨。

耳边是哗啦啦的雨声、其他号舍压抑的啜泣声、以及巡考差役踏水而过的脚步声。

环境恶劣到了极点。

但,张衍志的心,反而在逆境中越发沉静。

他的全部心神都凝聚在了笔尖,凝聚在了如何破题、如何论证、如何将胸中的韬略转化为纸上的锦绣文章。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故救灾安民,乃当下第一急务…然救灾非徒放粮赈济,更当兴修水利,劝课农桑,使民有恒产,方能固本…”

“边患之靖,非一朝一夕。当取守势,择良将,精士卒,固城防,遣精干侦缉…同时开通边贸,以商路柔远人,分化瓦解……”

“理财之道,重在开源节流。开源非加赋,而当清丈田亩,抑制兼并,鼓励工商;节流则需汰撤冗员,俭省开支…”

他的思路在暴雨声中愈发清晰,笔下文字虽因条件所限不如平日工整,却更显一股逆境中磨砺出的韧劲与锋芒。

将对时局的思考、对民生的关切、以及对未来的谋划,悉数倾注于笔端。

雨,时大时小,持续了将近一个时辰才渐渐停歇。

当阳光重新透过湿漉漉的瓦缝照射进来时,许多号舍已是一片狼藉,如同被水淹过一般。

不少学子望着被毁的试卷痛哭流涕,或神情呆滞,显然已无法继续。

张衍志小心翼翼地拿下湿透的外套,甩了甩上面的积水。

他的草稿纸边缘已被浸湿皱褶,但核心部分尚可辨认。

他长长舒了一口气,活动了一下几乎冻僵的手脚,重新坐回潮湿的木板凳上。

他没有时间自怜,也没有时间去庆幸。

他必须抓紧这雨停后的时间,将草稿上的内容,尽快尽可能工整地誊写到怀中保护完好的正卷之上。

笔尖再次落下,沉稳而坚定。

这场不期而至的暴雨,冲刷掉了侥幸与脆弱,也淬炼出了真正的坚韧与心性。

当交卷的锣声最终敲响时,张衍志恰好落下最后一个字。

他仔细吹干墨迹,整理好卷纸,虽然浑身湿冷,疲惫不堪,但,心中却充满了一种历经风浪后的平静与坦然。

无论结果如何,他已尽全力,无愧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