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看着三位同窗震惊不已的表情,张衍志知道,火候到了。

他深吸一口气,当即将自己构思已久的计划和盘托出,说道:

“诸位,这《弘文月报》,并非只是设计着玩玩。”

“我意,由我们四人出资,创办一家属于我们自己的报社,将此报定期刊印发行!”

“不仅可以在书院内部售卖,甚至可以尝试推向府城其他学馆乃至市面!”

“所得盈利,大家平分!”

“办报社?我们?”

王圆眼睛瞪得溜圆,随即迸发出巨大的兴趣,激动道:

“有意思!太有意思了!”

“张兄,你这脑子是怎么长的?”

“我王圆第一个支持!”

他家里经商,对这种能赚钱又有新意的事情天然有好感。

高肃沉吟片刻,也点了点头,说道:

“此事若成,不仅能惠及学子,了解时政科举,亦能锻炼我等实务之能,并非玩物丧志。”

“肃,以为可行。”

赵健眼中也闪过意动,但,随即黯淡下去,低声道:

“诸位兄台美意,赵健心领。”

“只是……我实在拿不出银钱入股……”

张衍志早已料到此事,笑着拍了拍赵健的肩膀,说道:

“赵兄何必妄自菲薄?”

“银钱之事,你无需担忧。”

“我与王兄、高兄三人出资即可。”

“而你,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这报纸的刊印、联系工匠、监督质量、以及后续的发行派送,诸多繁琐实务,非心思缜密、吃苦耐劳之人不能胜任。”

“我想,请你来总揽此事!你以此‘实务’与‘辛劳’入股,与出资一般,同样占股分红!”

此言一出,王圆和高肃先是一愣,随即恍然,纷纷赞同。

“妙啊!”

“赵兄做事稳妥,交给他,我们放心!”

“正该如此!赵兄出力,亦是出资!”

赵健猛地抬头,看着张衍志真诚的目光,又看看王圆、高肃毫无芥蒂的支持,眼眶再次湿润。

心中清楚,这是兄弟们变着法子帮他,却又给足了他面子和尊严。

他重重抱拳,郑重说道:

“承蒙诸位信重!”

“赵健必竭尽全力,不负所托!”

资金和人员分工的大方向定了下来,但,在股份分配上,却起了小小的争执。

张衍志的本意是四人平分,各占二成五。

但王圆却把头摇得像拨浪鼓,说道:

“不行不行!”

“这报纸从想法到设计,全是张兄你一人之功,我们不过是出点钱、跑跑腿,岂能与你平分?”

“依我看,张兄你独占四成,剩下的六成,我、高兄、赵兄三人平分,各占两成!”

高肃也立刻附议,说道:

“王兄所言极是,理当如此。”

“张兄为主,我等为辅。”

连赵健也坚决表示,张衍志必须拿大头。

张衍志本欲拒绝,但见三人态度坚决,知道这是兄弟们的好意和对自己主导地位的认可,若再推辞反而显得矫情,便只好应承下来,说道:

“既然如此……衍志便愧领了。”

“多谢诸位兄弟!”

股份既定,王圆当即表示道:

“我出五十两!”

高肃也道:“我出三十两。”

张衍志想了想,将自己剩下的积蓄拿出二十两。

三人凑足了一百两银子,作为报社的第一笔启动资金,交由张衍志统一掌管。

张衍志将银钱收好,开始分配任务,说道:

“赵兄,你明日便开始打听可靠的雕版或活字印刷作坊,询价、比较质量,务必找到性价比最高的。”

“同时,也要物色一些机灵可靠的寒门学子,负责日后在书院及各学馆的派送发售,可给予少许酬劳。”

“明白!”

赵健郑重点头,已然进入了角色。

“王兄,高兄,待报纸样本印出,书院内的推广宣传就仰仗二位了。”

“你们人脉广,由你们去推介,事半功倍。”

“包在我们身上!”

王圆拍着胸脯,高肃也微笑颔首。

任务分派完毕,张衍志却又露出一丝神秘的笑容,说道:

“不过,在此之前,我们还需要一点噱头,让我们的《弘文月报》一炮而红,让人争相购买。”

“噱头?是何噱头?”

王圆好奇道。

“很简单。”

张衍志成竹在胸,说道:“拉先生们下水,为我们背书!”

“先生们?”

高肃眼中精光一闪,立刻明白了张衍志的意图,说道:

“妙啊!”

“若能有书院先生,尤其是陈先生、苏学士这样的名师,在我们的报纸上发表文章或点评,哪怕只是只言片语,其吸引力必将大增!”

“正是此理!”

张衍志笑道:

“有名师加持,我们的报纸便不再是普通的读物,而是带有权威和指导性质的宝典了!”

“尤其是对备考的学子而言,诱惑力无穷。”

几人纷纷击节赞叹,觉得此计大妙。

……

随后。

第二天上午经义课结束,张衍志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等到其他同窗散去,才恭敬地走到正在整理书案的陈先生面前。

“先生,学生有一事相求。”

陈先生抬起头,扶了扶眼镜,说道:

“衍志啊,何事?”

张衍志便将《弘文月报》的构想,以及希望先生能赐稿支持的想法,简明扼要地说了一遍,尤其强调了报纸对于学子了解时政,备考科举的积极作用。

陈先生听着,起初有些惊讶,待看到张衍志拿出那份设计精良的样稿,仔细观看后,眼中露出了赞赏之色。

他捻须沉吟片刻,道:

“嗯……想法颇新,于学子确有裨益。”

“既然你有此心,老夫便助你一臂之力。”

他提笔在一张纸条上写了几行字,递给张衍志,说道:

“这是老夫对下次院试经义部分可能侧重考点的些许推测,你可斟酌刊印。”

“切记,需注明乃老夫个人浅见,仅供参详。”

张衍志大喜,双手接过纸条,只见,上面罗列了几条清晰的方向,正是学子们最渴求的内部消息!

他连忙躬身道谢,说道:

“学生明白!”

“多谢先生鼎力支持!”

有了陈先生的成功经验,张衍志信心大增。

下午诗赋课后,他又如法炮制,找到了苏学士。

苏学士听闻后,反应比陈先生更为热烈,他本就性情疏阔,对这种新鲜事物接受度更高。

他抚掌笑道:

“好你个张衍志!”

“总能弄出些新花样!”

“在报纸上刊载诗词文赋?甚好!甚好!”

“免得明珠蒙尘,佳作无人赏识!”

他当即从自己近期的诗作中,挑选了一首最为得意的七律,亲手誊抄了一份交给张衍志,说道:

“且拿去!好好刊印!”

“也让世人看看,我弘文书院文采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