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在大唐苟活 > 第93章 升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阎立德领旨谢恩,心中一块大石落地,便回去督促打造事宜了。

泾水镇筒车等提水工具试点成功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遍了长安城的大街小巷。起初,勋贵平民还将信将疑,真有能将低处河水自行提上高田的神器?不少人抱着看稀奇的心态,纷纷出城,涌向泾水镇方向。

当他们到达渭水河畔时,看到的景象让他们目瞪口呆:数架高大的筒车,在渭水边自行缓缓转动,清澈的河水被源源不断地提上高岸,沿着新挖的简易沟渠,流向四面八方干涸的田地。

农人们脸上多日来的愁苦被一种忙碌的希冀取代,全家老小齐上阵,或用翻车接力,或疏通水渠,将那宝贵的河水引向每一寸渴求滋润的土地。虽然依旧辛苦,但希望的火种已然点燃。

“神了!真是神了!”

“这文县男,莫非是鲁班再世?”

“何止是鲁班!这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啊!”

“有了这宝贝,往后还怕什么旱魃?”

惊叹声、赞扬声,在渭水河畔此起彼伏。文安的名字,第一次超越了勋贵圈子和朝堂范畴,在长安城的平民百姓中口口相传。若旱情真能因此得以控制和扭转,此功,足以活人无数,载入地方志乘。

有人欢喜,自然有人愁。

崇仁坊,崔府书房内。崔干看着手下人送来的、关于渭水河畔情景的详细描述,脸色阴沉得能拧出水来。他猛地将那张纸揉成一团,狠狠摔在地上。

“又是他!文安!”崔干从牙缝里挤出这几个字,胸膛剧烈起伏,“防疫、取暖、新犁,如今又是这灌溉之器……此子,莫非真是我世家克星?专来坏我等好事!”

五姓七望的人原本计划借着这场大旱,好好拿捏一下李世民,逼其让步,并趁机安插人手,攫取更多权力。

可这文安,竟像变戏法一样,又弄出这等奇物,硬生生将一场可能动摇国本的天灾,化解了大半!这让他们的诸多算计,瞬间落空大半。

旁边坐着的卢氏老者也是面色凝重,缓缓道:“此子……断不可再留了。其才近乎妖,若再让其成长下去,假以时日,必成心腹大患!”

几人对视一眼,眼中都闪过森然的杀机。之前的弹劾、招揽,看来是太过温和了。对于这种无法掌控、反而不断损害他们利益的“异数”,唯有彻底抹去,方能安心。

造好的筒车和翻车被源源不断地运往渭水及其支流两岸,旱情得到了立竿见影的缓解。虽然依旧缺水,但至少保住了春播的希望。

各地州府接到朝廷颁下的图纸和严令,也不敢怠慢,纷纷效仿,一场利用新式工具抗旱救灾的行动,在大唐北方的土地上迅速铺开。

看着各地陆续送来的、报告工具安装使用情况、旱情得到缓解的奏报,李世民连日来紧绷的神经,终于得以稍稍放松。他靠在御椅背上,长长舒了一口气。这场旱灾,着实将他折磨得够呛。如今,总算看到了一丝曙光。

有功,就要赏。尤其是这等惠及天下、稳固江山的大功,现在嘉奖正合适。

翌日早朝,太极殿内气氛微妙。

处理完几项日常政务后,李世民目光扫过殿下群臣,最后落在队伍末尾那个几乎要将自己缩进地缝里的青色身影上,文安是特意要求今日上早朝的。

接着李世民缓缓开口,声音清晰而有力:

“渭南县男、将作监丞文安,自任职以来,勤勉王事,屡献嘉谟。前有防疫、取暖、贞观犁之功,近又献翻车、筒车等灌溉利器,活民无数,惠泽苍生,于国于民,功莫大焉!”

李世民看了一眼身边的内侍,内侍会意,便展开早就准备好的圣旨。殿内一片寂静,落针可闻。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知道重头戏来了。

“朕,向不吝爵赏。着,晋文安爵位为渭南县子,食邑加二百户,通前五百户。擢升将作监丞为将作监左校署令(从八品下),仍兼渭南县子。赐绢五百匹,金三百两,御马一匹,以彰其功!”

这道封赏不可谓不重。连升爵位,官职也直接从从九品上擢升至从八品下,连升三级。官职倒还罢了,还是个芝麻大的官,爵位也还是下等爵位,可御马就让人眼红了,尤其是那些武将。

然而,殿内一片沉寂之后,响起的却是稀稀拉拉,最终汇成一片的“陛下圣明”之声。

无人反对。

就连崔干、王珪等世家官员,此刻也只能铁青着脸,随着众人躬身附和。他们心里恨不得将文安撕碎,但此时此刻,谁若敢站出来反对对文安的封赏,那就不止是跟皇帝过不去,更是跟天下那些受惠的百姓过不去,跟“大义”过不去!这个罪名,他们背不起。

只是那低垂的眼帘下,森冷的寒光闪烁不定。

文安跪在队伍末尾,听着那加封的旨意,只觉得脑袋里嗡嗡作响,如同做梦。升官?晋爵?他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反而觉得身上那无形的枷锁,又沉重了几分。

他偷偷抬起头,飞快地瞥了一眼御座上那模糊的身影,又迅速低下头去。

旨意宣读完,那尖细的尾音还在太极殿高大的梁柱间袅袅未散,文安跪在冰冷的金砖上,脑子里却是一片空白。

渭南县子?将作监左校署令?食邑五百户?这些词一个个砸过来,砸得他头晕眼花,非但没有半分欣喜,反而像是有无形的重量压在了肩头,让他几乎直不起腰。

他浑浑噩噩地道了声“谢陛下隆恩”,之后便又浑浑噩噩地随着人流退出大殿。刚踏出太极殿那高大的门槛,还没等他看清脚下的台阶,一只蒲扇般的大手就重重拍在了他的后背上,力道大得让他一个趔趄,差点当场表演个五体投地。

“好小子!真给俺长脸!”

尉迟恭那洪钟般的大嗓门在他耳边炸响,震得他耳膜嗡嗡作响,“县子!左校署令!哈哈哈,俺老黑早就看出你不是池中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