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没有系统,我即是挂 > 第47章 武祖之眼,解析剑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7章 武祖之眼,解析剑尊

洞窟之内,岁月仿佛凝固。

江尘的目光扫过那泛着淡金色光泽的骸骨,掠过那充满不甘与剑意的遗刻,最终定格在那三枚承载着《极道剑经》的古朴玉简之上。

换作此世任何一人,哪怕是那些高高在上的宗门巨擘,面对一位号曰“剑尊”的大能遗泽,也必会心潮澎湃,难以自持。或是狂喜于机缘天降,或是权衡那“幽冥老鬼”的因果,但最终大概率会选择接受传承。

然而,江尘的眼神,在最初的震撼过后,迅速恢复了那种属于地球顶尖科学家兼国术宗师的绝对冷静与审视。

“传承?因果?”他低声自语,嘴角勾起一抹难以言喻的弧度,那并非狂傲,而是一种基于绝对认知的平静。“我江尘之道,在于观测,在于解析,在于创造。拾人牙慧,循规蹈矩,岂非落了下乘?”

他并未立刻去触碰那三枚玉简,而是缓缓闭上了双眼。

并非调息,也非感伤。在他闭目的黑暗中,一种独特的天赋正在苏醒——那是他穿越至此方世界后,灵魂与天地法则碰撞而觉醒的,超越此世一切“灵根”、“悟性”概念的**武祖之眼**!

在他“眼”中,世界不再是物质的简单堆砌。岩壁不再是冰冷的石头,而是无数土黄色、暗金色的“灵机”粒子以某种稳定频率振动、组合的集合;空气中弥漫的也不再是简单的能量,而是无数色彩斑斓、代表着不同属性天地元气的“道韵”丝线,在永无休止地流动、交织、湮灭。

他的“视线”,投向了那具金色骸骨。

刹那间,骸骨在他“眼”中化作了一个由无数细密、锋锐到极致的金色“法则之线”编织成的复杂结构。这些线条大部分已经黯淡、断裂,代表着生机的逝去,但依旧有部分核心结构保留着一种不朽的“坚韧”道韵,缓缓流转,散发着微光。这正是《极道剑经》修炼到高深境界,将自身骨骼都淬炼为剑道载体的体现!

他的“视线”,落在地面那复杂的圆形图案上。

那并非死板的刻痕,而是一个由无数银白色、充满“切割”、“穿透”意境的“锋锐”道韵,按照某种玄奥至极的几何规律排列组合而成的能量回路。这个回路看似完整,但在江尘的“武祖之眼”下,其核心处却有一小片区域的道韵流转出现了明显的“凝滞”与“晦暗”,仿佛被某种阴冷、污秽的力量侵蚀过,至今未能完全恢复。

“这想必就是那‘蚀魂幽煞’留下的痕迹,也是导致这位凌霄剑尊最终坐化的关键。”江尘心中明悟,“这阵法,本应是一个引动、汇聚‘庚金煞气’的核心,如今却有了瑕疵。”

最后,他的“视线”才投向那三枚玉简。

玉简在他“眼”中,是三个高度凝聚的、由无数细小的金色剑形符文构成的能量团。这些符文以一种极其严密、同时也极其“排他”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极道剑经》前三重信息流。它们散发着强大的“剑”之道韵,但也固化了某种“路径依赖”。

“很精妙的能量信息结构,”江尘如同在实验室分析一组复杂的数据,“但,这是‘凌霄剑尊’的道,是他的‘剑’。而非我江尘的‘道’。”

他猛地睁开双眼,眸中仿佛有无数法则的轨迹一闪而逝,重归平静。

他做出了决定。

他不会直接接受这份传承,去走别人设定好的路,背负上未知的因果。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要放弃这里的机缘。恰恰相反,对于拥有“武祖之眼”的他而言,这整个洞窟,就是一个无比珍贵的“研究样本”和“资粮”!

那位凌霄剑尊,以其通天修为和最终的陨落,亲自为他演示了“剑体”的某种可能性,演示了“庚金煞气”的性质,甚至演示了“蚀魂幽煞”这种诡异力量的破坏模式!

而地面的阵法,则是一个现成的、关于如何引动和利用“庚金煞气”的能量模型!

“我不需要你的《极道剑经》,”江尘对着那金色骸骨,平静地说道,“但我感谢你留下的这些‘现象’与‘数据’。你的仇,若他日我道有所成,恰逢其会,或可顺手为之。但这并非承诺,而是随我本心。”

他这番话,若是被外人听到,只怕会惊掉下巴,认为他狂妄无知到了极点。一位剑尊的传承,竟被视为“参考数据”?

但这就是江尘的道。纯粹,自我,以天地万物为师,却又绝不盲从任何既定路径。

他再次盘膝坐下,但这次面对的不再是那三枚玉简,而是整个洞窟。

“武祖之眼,开!”

他全力运转这种天赋,不再去看那些具象化的物体,而是去“观测”那弥漫在整个洞窟中,无处不在的“庚金煞气”!

在他的感知中,这些煞气不再是模糊的能量,而是无数细如毫芒、呈现出白金色泽的“锋锐”粒子。它们无序地运动着,带着一种能够撕裂、穿透、磨砺一切的特性。

“观测完毕,开始解析其运动规律与能量属性……”

“结合《万钧蚁皇体》对力量的微观掌控,《九天雷火诀》对能量的高阶统御,开始构建专属应对模型……”

时间一点点流逝。洞窟外,赤炎蟒的撞击声和修士们的喧哗似乎变得遥远。

江尘的脑海中,无数数据在疯狂运算、推演。他观测着庚金煞气粒子撞击在岩壁、骸骨乃至自己护体罡气上的不同反应,分析着它们被地面阵法吸引、汇聚的轨迹……

不知过了多久,他眼中猛地闪过一丝明悟。

“原来如此!庚金煞气,其核心道韵在于‘极致的穿透与结构破坏’,但若能引导其按照特定频率和路径运动,其破坏力便可转化为最顶级的‘淬炼’之力!”

他双手开始缓缓动了起来,十指如同弹奏无形的钢琴,在虚空中勾勒。他没有动用自身罡气,而是纯粹以精神意念,引动着他所“解析”出的、那些游离的庚金煞气粒子!

起初,这些狂暴的粒子毫无反应。但随着江尘指尖划过的轨迹越来越符合它们内在的“运动规律”,一些白金色的粒子开始如同铁屑遇到磁铁般,被悄然引动,汇聚成一道道细微的流光,循着江尘意念指引的路径开始流转。

渐渐地,一个微型的、与地面阵法似是而非,但核心逻辑更为精简、高效的“能量回路”,在他指尖下方缓缓成型!

这个回路,脱胎于凌霄剑尊的阵法,却摒弃了所有不必要的、带有个人印记的复杂结构,只保留了最本质的“引煞”、“控煞”、“淬炼”的核心道韵!这是属于江尘自己的“道”的雏形!

“解析完成。可自创辅助功法,暂命名为——《庚金不灭体》初阶引导篇。”

他停下动作,那个微型的能量回路缓缓消散。

他长身而起,目光再次扫过那三枚玉简和金色骸骨,眼中已无半分波澜。

“此间‘数据’已记录完毕。是时候,解决外面的麻烦了。”

他走到被碎石堵塞的洞口,灵识悄然向外探去。

洞外,赤炎蟒似乎因为久攻不下,暴躁稍减,但依旧盘踞在附近,不肯离去。而那些修士,则分成了两拨,一拨在不远处调息,显然在等待时机;另一拨,则以那名青木宗的冷峻青年为首,似乎正在研究如何更有效地破开洞口。

江尘感受了一下自身状态,内伤在丹药和自身强大的恢复力下已好了七七八八,罡气也恢复了大半。更重要的是,他对此地的“庚金煞气”已经有了初步的掌控之力。

“便拿你们,试试我新悟出的‘淬体’之法。”

他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不再隐藏气息,猛地一拳轰向堵住洞口的碎石!

“轰隆!”

碎石四溅,烟尘弥漫。

在洞外所有人和妖惊愕的目光中,那道灰色的身影,再次出现。

只是这一次,他周身隐隐缭绕着一层淡薄却无比锋锐的白金色气流——那是被他初步引动、驯服的庚金煞气!

他目光平静,看向严阵以待的众人与妖兽,缓缓开口,声音清晰地传遍四方:

“你们的道,依赖灵根,依赖传承,依赖外物。”

“而我的道……”

他抬起手,指尖白金色的煞气吞吐,将空气都切割出细微的痕迹。

“在于洞悉这世间,一切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