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穿越明末争霸大海 > 第102章 雷霆扫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呕…”

他终于忍不住,弯腰剧烈地呕吐起来。

“啪!”

一只粗糙的大手拍在他背上,是老刀把子。

“吐吧,吐出来就好。第一次都这样。” 老刀把子的声音难得地平和了些。

“记住这味道,记住这感觉。在这鬼地方,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想想被他们割了脑袋的乡亲!想想被烧掉的甘蔗田!收起你那没用的善心!活着,完成任务,保护好你身边的弟兄,这才是正理!”

王石头抹了抹嘴,直起腰,看着老刀把子那张饱经风霜、写满铁血的脸,又看了看周围沉默地打扫战场、收押俘虏的战友,眼神中的迷茫和软弱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冰冷的、带着血腥味的坚定。

他用力点了点头,握紧了手中沾着泥土和血迹的燧发枪。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哨声响起!

“三小队!有人受伤!医护兵!快!”

王石头和老刀把子立刻跑过去。

只见一个新兵大腿上插着一支粗糙的竹矛,鲜血染红了裤腿,脸色惨白。

穿着特殊标记军服、背着药箱的医护兵迅速赶到。

动作麻利地剪开裤子,检查伤口。

“贯穿伤!没伤到大血管!运气不错!” 医护兵冷静地说着,拿出一个瓷瓶,将白色的粉末磺胺粉仔细洒在伤口前后,然后用消过毒的白棉布仔细包扎好。

“抬上担架!送回营地!按时换药,吃这个消炎片,别碰水,死不了!”

受伤的新兵被迅速抬走。

医护兵专业、冷静的处理,给了王石头和其他新兵极大的心理安慰。

他们知道,只要不是当场战死,就有很大机会活下来。

这得益于少爷(吴桥)定下的严格条例:每支部队必须配备训练有素的医护兵,携带新式的药物(磺胺粉、金疮药、消炎草药制剂)和急救包。

短暂的休整后,队伍押着俘虏,带着缴获的少量物资,主要是粮食和兽皮,在向导的带领下,扑向下一个被标记的目标。

丛林深处,枪声、6磅炮发射霰弹的轰鸣、喊杀声与哭嚎声,此起彼伏。

河口堡的铁拳,正以最冷酷的方式,涤荡着湄公河畔的不安定因素。

新兵王石头,在这血与火的洗礼中,迅速褪去青涩,向一个真正的战士蜕变。

河口堡总督府内,巨大的舆图上,代表护卫军扫荡区域的蓝色箭头,正迅速吞噬着代表土着部落聚居区的红色标记。

余震和周安看着不断送回的战报,脸上的凝重稍缓,取而代之的是振奋。

“德开干得漂亮!”

余震指着最新标记的一个被抹去的红圈。

“这才七天,已经扫平了河岸附近大小七个部落!俘获青壮妇孺近两千人!我方仅轻伤三十余人,重伤两人,无一阵亡!这仗打得…解气!”

周安看着战报上关于俘虏处置的冷酷描述,反抗男性格杀,妇孺为奴,心中虽仍有不忍,但也明白这是必要之恶。

“新式火器与甲胄,威力竟至于斯!面对这些土人,几如摧枯拉朽。只是…深入内陆,地形复杂,补给线拉长,德开那边压力也不小。”

此刻,在距离河口堡近百里外,一片地势相对开阔的河谷地带,李德开率领的两千主力,正进行着一场规模更大的扫荡作战。 与他并肩指挥的,是参谋长林响。

“林参谋,你看!”

李德开站在一处小高地上,用单筒望远镜观察着前方。

一个规模颇大的高棉人部落依山而建,外围用粗大的木栅栏围起,隐约可见栅栏后攒动的人头和简陋的了望台。

“这个黑牙部,是附近最大的一股,有战士五六百,地形也险要。安南人给他们送的刀枪最多,袭扰也最凶!拔掉它,这方圆百里就算清静一大半!”

林响放下望远镜:“对方据险而守,强攻虽能下,但伤亡难免增大。不如…围三阙一?”

他在地图上指点着:“正面用火炮轰击寨门和栅栏,制造恐慌。两侧派精锐小队佯攻牵制。在他们后山,留出一条看似‘生路’的峡谷…我们只需在峡谷出口布下口袋阵,以逸待劳!”

李德开眼睛一亮:“好计!就这么办!”

命令迅速下达。

三门轻便的6磅野战炮被推到阵前,炮手们动作娴熟地装填实心弹。

两个连队的燧发枪兵在正面展开阵型。 另外两个连队则分成数股,向部落两侧运动,做出包抄态势。

李德开亲自率领最精锐的一个加强连,携带两门轻型佛郎机炮,绕向后山峡谷出口设伏。

“预备——放!”

随着炮兵指挥官令旗挥下!

“轰!轰!轰!”

三门6磅炮同时怒吼!

实心弹呼啸着砸向木寨的栅栏和了望台,木屑纷飞!

霰弹则如同死亡的铁雨,横扫寨墙后聚集的土着战士,顿时一片血肉模糊,惨嚎震天!

“第一排!瞄准寨墙缺口!放!”

“砰!砰!砰!”

燧发枪的齐射紧随而至!

刚刚被炮火撕开的缺口处,试图涌上来堵缺口的土着战士又倒下一片!

炮火与排枪的轮番打击,彻底摧毁了黑牙部的抵抗意志。

他们从未经历过如此恐怖、如此高效的屠杀!

简陋的木栅在炮弹面前如同纸糊,引以为傲的勇武在密集的铅弹面前毫无意义!

“顶不住啦!快跑啊!”

不知谁喊了一声,恐慌如同瘟疫般蔓延。

部落里的男女老幼哭喊着,如同没头的苍蝇般乱窜。

果然,如同林响预料,在正面和两侧的巨大压力下,许多土着本能地选择了看似无人阻拦的后山方向,涌向那条狭窄的峡谷,试图逃入深山。

他们不知道,峡谷的出口,才是真正的修罗场!

当黑压压的人群哭喊着涌出峡谷口,以为逃出生天时,等待他们的是早已严阵以待的护卫军!

“开火!” 李德开冷酷地下令。

“砰!砰!砰!砰!”

峡谷出口两侧高地上的燧发枪兵,居高临下,排枪齐射!

狭窄的出口顿时成了死亡通道!

冲在最前面的土着如同割麦子般倒下! 后面的人惊恐地想后退,却被源源不断涌出的人流挤着向前,成为活靶子!

两门轻型佛郎机炮也喷吐出致命的霰弹,每一次轰鸣都清空一大片区域!

“投降不杀!” 护卫军士兵用学会的简单土语高喊。

在绝对的火力碾压和绝望的境地面前,残存的土着终于崩溃了,纷纷丢下武器,跪倒在地,瑟瑟发抖。

战斗结束。

曾经喧嚣的黑牙部已成死地。

反抗的战士几乎被屠戮殆尽,寨子被付之一炬。

数千名俘虏,主要是妇孺和少数投降的男性被绳索串起,在刺刀的押送下,踏上前往河口堡奴工营的漫长而绝望之路。

接下来的日子,李德开和林响的联军,如同高效的战争机器,在湄公河两岸及三角洲地区反复犁庭扫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