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背后之代号47 > 第43章 技术压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令人窒息的等待又过去了约十五分钟后,预料中的“主力”终于登场。

三辆没有任何品牌标识、车身喷涂着亚光黑色涂料的厢式车,如同从夜色本身凝结而成的幽灵,悄无声息地滑入了物流园区。它们严格遵守着灯光管制,没有开启任何车灯,仅仅凭借着对地形的异常熟悉和微弱的月光指引,以一种看似散漫随意、实则隐含严密战术意图的路线,分散停靠在了旧调度中心的周围。它们的停车位置经过精心计算,恰好形成了一个松散的、却足以控制所有主要进出路线的战术包围圈。

车辆停稳后,引擎熄灭,车厢内外陷入一片死寂。然而,这种寂静并未持续太久。透过热成像仪,一鸣可以清晰地看到,中间那辆体型稍大的厢式车车厢内,有微弱的、规律性的暗红色光斑在闪烁移动,像是在使用某种主动式扫描设备,对周围环境进行细致的电子侦察。

“他们在进行区域性电子频谱清扫。”一鸣立刻察觉到异常,他布置在调度中心周围几个关键节点的、采用被动接收模式的微型侦测器,反馈回受到强烈且特定频段信号干扰的数据流,“手段很专业,覆盖了常用监控频段,试图找出任何可能存在的隐藏摄像头、窃听器或者无线信号发射源。他们在排除监视。”

“我们的伪装能扛住这一轮清扫吗?”鲨鱼的声音透过耳机传来,冷静地询问关键点。

“问题不大。我使用的节点本身不发射任何信号,依靠环境电磁场或寄生电源工作,并且外壳做了信号吸收和散射伪装,编码方式也采用了非标准跳频协议。他们这种程度的扫描,短时间内很难精确定位到我们的具体节点,最多只能察觉到环境电磁背景噪音存在极其细微的‘不自然’波动。”一鸣一边快速解释,一边在电脑上输入指令,进一步激活了预设的电子防御脚本,加强了几个关键节点的信号隐匿强度,并准备了几个用于迷惑对方的、模拟常见商业监控设备信号的“诱饵”节点,以备不时之需。“但是,他们的警惕性非常高,这无疑会大大增加我们后续接近和获取情报的难度与风险。”

又经过了大约两分钟令人屏息的电子对抗与静默对峙,车厢内的扫描红光似乎停止了。或许是得出了“环境相对安全”的初步结论,也或许是认为不能再拖延下去。

“咔哒”几声极其轻微的、几乎被风声掩盖的锁扣开启声响起。三辆黑色厢式车的侧滑门,几乎是同一时间,如同训练过无数次般,悄无声息地向后滑开。

八名身着统一深灰色城市作战服、头戴装有夜视仪的快拔头盔、脸上覆盖着多功能面罩的身影,如同鬼魅般迅速而有序地滑出车厢。他们的动作干净利落,没有丝毫多余,显示出经过长期严苛训练才能形成的肌肉记忆。彼此之间没有任何语言交流,仅依靠简洁明确的手势和肢体动作,就在瞬间完成了阵型的展开和职责分配,展现出高度的战术素养和专业性。他们并没有因为初步扫描“安全”就冒然冲向调度中心,而是立刻分出两人,依托车体作为掩体,持枪警惕地扫视着外围黑暗区域,担任警戒。其余六人则迅速分成两个三人战术小组,如同默契的狼群,从不同的方向,利用地形和阴影的掩护,呈标准的交替掩护队形,小心翼翼地向那座沉默的调度中心建筑逼近。

“装备水平比我们在仓库遭遇的那批‘清道夫’明显高出一个档次,武器是定制化的短突,整合了更多战术附件,防弹衣的款式也更先进。战术动作干净利落,配合默契,不像是普通的雇佣兵。”鲨鱼透过高倍狙击镜,冷静地观察并评估着目标的每一个细节,“更像是‘清道夫’组织内部的精锐行动小队,或者……是‘黑狐’这种级别中间人,直接雇佣或掌控的、专门负责处理高难度任务的贴身保镖队伍。”

无论是哪一种可能性,都清晰地指向一个结论——他们此刻面对的,是比之前更加危险、更加难以对付的敌人。今晚的行动,从一开始,就注定不会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