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林昊缓缓吐出那个名字,声音虽轻,却如同惊雷在众人心中炸响:

“此人,如今应在京中担任议郎……他姓曹,名操,字孟德。”

郭嘉眼中精光一闪,他虽久在颍川,但对这位曾以“五色棒”威震洛阳的曹孟德亦有所耳闻:“曹操?可是那位任洛阳北部尉时,不畏权贵,棒杀蹇硕叔父的曹孟德?”

“正是他!”林昊肯定道,随即向还有些疑惑的典韦和张宁简要解释了曹操早年在洛阳的事迹。

“此人初到洛阳时便展现出与众不同的魄力与严法治世的理念,与如今这腐朽的官场格格不入。正因此他得罪了宦官集团,被明升暗降,调离了实权位置,去过地方就任县令,也回过老家赋闲一段时间,如今只能担任议郎闲职。”

“主公是想招揽此人?”典韦瓮声问道,觉得若能招揽这等人物,倒也是好事。

林昊却缓缓摇头,眼中闪烁着冷静而算计的光芒:“不,并非招揽。曹操此人,志向远大,心机深沉,绝非甘居人下之辈。更重要的是,他骨子里并非想要推翻汉室,其理想乃是‘铲除奸佞,匡扶汉室’,做他的‘治世之能臣’。这与吾等之志,有根本之别。”

他看向郭嘉,沉声道:“奉孝,我们要做的,并非拉拢他入伙,而是……利用他,以及他背后可能存在的、同样对宦官专权不满的清流士人乃至部分外戚势力。”

郭嘉立刻领会,抚掌轻笑:“主公英明!曹操此刻对宦官恨之入骨,又亲眼目睹朝政腐败,心中必然憋着一股邪火,急于寻找打击宦官的机会。

我们正可投其所好,以‘志在清除阉党’的‘同道’身份接近他,为他提供一些‘弹药’,或者引导他去发现一些宦官及其党羽的罪证。”

“不错!”林昊接口,思路愈发清晰,“我们要做的,是巧妙地煽风点火,激化矛盾。利用曹操这把锋利的‘刀’,去捅宦官这个马蜂窝!

同时,宦官集团也会将注意力指向那些与他们作对的皇亲国戚或世家大族。让他们三方——宦官、外戚、士族——相互猜忌,相互攻讦,斗得越凶越好!”

他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一点,仿佛点在了洛阳权力格局的枢纽上:

“只要这洛阳的朝堂乱起来,朝廷的注意力就会被内部斗争牢牢牵制,对于地方上,尤其是即将起事的太平道,监控和镇压的力度必然大减!届时,便是天公将军起事的绝佳时机!而我们,则隐于幕后,坐看风云起。”

众人闻言,豁然开朗。原来主公打的是这个主意!不是要收服曹操,而是要将他作为一枚关键的棋子,投入洛阳这潭深水,搅动整个局势!

“所以,我们接触曹操,姿态要摆正。”林昊最后总结道,“我们是‘心怀汉室’、‘痛恨阉党’的义商,是来为他提供助力,而非寻求依附。唯有如此,才能取得他的初步信任,实施我们的计划。”

安顿下来后,林昊一行人便分头行动。张宁与典韦带着几名亲卫,负责在洛阳城内寻找一处合适的宅院,作为他们长期潜伏的据点。

与此同时,林昊则带着郭嘉和另外几名亲卫,前往曹操的府邸。曹操的府邸在洛阳城内算不上最顶尖的奢华,但也颇为规整气派,门楣高大,石狮肃立,显出其家族深厚的底蕴,所以稍微一打听,便知道其所在。

来到府门前,林昊上前,对守门的门房客气的拱手道:“这位兄台,烦请通禀。颍川林昊,久仰曹议郎大名,特来拜会。” 说着,示意亲卫递上准备好的拜帖和一份不算厚重但恰到好处的“门敬”。

那门房见林昊气度不凡,言语客气,又懂规矩,脸色也缓和了许多,接过拜帖和银钱,点了点头:“原来是颍川来的林先生,请稍候,小的这就去通禀。” 说罢,便转身进府去了。

门房小厮拿着拜帖,快步来到书房。此时,曹操正埋首于一堆竹简与帛书之中,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显然正被某个棘手的问题所困扰。

作为议郎,他的职责之一便是研究时政,发现弊端,向皇帝提出解决问题的策论。然而,看清积弊容易,找到切实可行且能触动那些既得利益者的解决方法,却是难上加难。

“主人,门外有一位自称来自颍川的商人,名叫林昊,递帖求见。”小厮恭敬地禀报。

曹操头也没抬,不耐烦地挥了挥手:“林昊?不认识。一个颍川的商人来找我作甚?不见不见,没看见我正忙着吗?” 他此刻心绪烦乱,哪有闲工夫会见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商人。

小厮无奈返回府门,对林昊拱手道:“林先生,实在抱歉,我家主人正在处理要紧公务,抽不开身,今日不便见客,还请先生改日再来。”

林昊闻言,并未露出失望或恼怒之色,反而和气地询问道:“无妨,曹议郎勤于王事,令人敬佩。不知议郎正在为何等要务烦忧?在下游历四方,或有些许见闻,若能略尽绵薄,为议郎分忧,亦是幸事。”

那门房见林昊态度诚恳,不似作伪,想着若能为主人带来些许帮助也是好事,便压低声音道:“先生客气了。不瞒您说,主人近日正为朝廷的老大难问题所困,便是那地方豪强兼并土地,致使百姓流离失所之事,苦思解决之策,已然数日。”

林昊与身旁的郭嘉交换了一个眼神,心中了然。这个问题确实是东汉王朝肌体上日益溃烂的脓疮。林昊略一沉吟,便对门房道:“原来如此。烦请兄台再次通禀曹议郎,就说颍川林昊,于抑制豪强、安置流民之事,偶有些许粗浅构想,或可提供一二不同思路,供议郎参考斟酌,绝不敢耽误议郎正事。”

门房见林昊言之凿凿,虽仍将信将疑,但还是决定再跑一趟:“既如此,先生请再稍候,容小人再去禀报。”

曹操听完小厮的回报,正准备发怒,觉得这商人不知天高地厚,竟敢妄议朝政,但转念一想,自己确实为此事困扰多日,对方既然敢夸口,或许真有些独特的见解?即便是哗众取宠,听听也无妨,总比在这里闭门造车强。

他压下心中的一丝不悦,沉吟片刻,对那小厮道:“既然如此……便请他们到偏厅等候吧。” 他倒要看看,这个来自颍川的商人,究竟能说出什么子丑寅卯来。

“是!”小厮松了口气,连忙出去将林昊一行人请入了府内偏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