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便到了安陵容 15岁的及笄礼又或者说是生辰日。
这一年,不仅是她生命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更是整个宫廷乃至国家都将面临巨大变革的一年。
据史书记载,康熙 61 年,这位在位长达 61 年之久的皇帝突然病逝驾崩。他的离世,犹如平静湖面上掀起的惊涛骇浪,引起了宫廷内外的轩然大波。
在康熙皇帝的遗诏中,明确写明了传位给四阿哥。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四阿哥的生母德妃乌雅氏却对这份遗诏产生了怀疑。她坚信自己的四儿子并非皇位的最佳人选,甚至认为遗诏是被人篡改过的。
安陵容虽然看上去年纪尚小,但表面上她自幼聪慧过人,对宫廷中的种种事情也略有耳闻。(在别人眼中就是只有一些小聪明罢了)
她深知,康熙皇帝的驾崩将会引发一场激烈的权力斗争,各方势力都将在这场角逐中崭露头角。
当得知康熙皇帝重病垂危的时候,各方势力开始走动起来。
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刻,安陵容的父亲安比槐也开始为家族的未来忧心忡忡。
他深知“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若能在新皇登基前押对宝,家族便能在新朝中站稳脚跟,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安陵容的父亲安比槐开始马不停蹄地四处奔走,与各方势力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暗中较量。
他小心翼翼地穿梭于京城的大街小巷,与那些手握重权的人物秘密会面,试图为家族在这场激烈的皇位之争中谋取一个有利的地位。
而安陵容,则默默地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父亲忙碌的身影。
她的心中不禁涌起一丝忧虑,因为她知道这场皇位之争充满了变数和风险,稍有不慎,整个家族都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时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仿佛白驹过隙一般,转瞬间安陵容已经迎来了她人生中的第 16 过生日。
其实,安陵容并非没有能力帮助康熙皇帝突破生死之关。只需要让他服用一颗增寿丹,便可轻松化解这个难题。
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如果康熙皇帝吃下了第一颗丹药,那么他必然会渴望得到第二颗、第三颗……乃至无数颗。
毕竟,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一旦尝到了甜头,就会愈发难以满足。而对于封建统治下的皇帝来说,这种贪欲更是被无限放大。
安陵容深知这一点,她明白一旦开了这个先例,后果将不堪设想。
倘若有朝一日无法再提供丹药给康熙皇帝,那么等待她的恐怕不仅仅是失去皇帝的信任,更有可能会招来杀身之祸。
经过深思熟虑,安陵容毅然决然地决定,绝对不能给这位封建统治下的皇帝任何一颗丹药。
尽管这意味着她可能会失去一些荣华富贵,但相比起自己的生命安全和内心的安宁,这些都显得微不足道了。
就在这个看似平凡的日子里,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发生了——康熙皇帝驾崩了!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震惊了整个京城。人们都在纷纷猜测着皇位的归属,而安比槐所投资的四阿哥胤禛,终于在这场权力的角逐中崭露头角,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热门人选。
当康熙皇帝驾崩的消息传来的那一刻,整个京城都被一股紧张的氛围所笼罩。人们屏息以待,密切关注着朝廷的一举一动。
而四阿哥胤禛,则在众人的期待中顺利登基,成为了新一任的皇帝,即雍正皇帝。
德妃乌雅氏心中虽然对这个结果颇有微词,但她也非常清楚自己根本没有能力去改变这既定的事实。毕竟,在这深宫中,权力和地位才是决定一切的关键因素。
而与此同时,安陵容的命运也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所操纵着,随着新朝的开启,她即将迎来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所谓的皇家守孝三年,在他们这些人眼中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以日代月,这是多么荒谬可笑的规定啊!然而,即使是如此不合理的规矩,众人也只能默默遵守,不敢有丝毫的违背。
时间过得飞快,皇家选秀的圣旨如同一道惊雷,迅速传遍了整个安府。
每个人的脸上都浮现出忧虑之色,尽管心中焦虑不安,但表面上还得强装出一副热情欢迎的模样。
安陵容心中五味杂陈,她深知这选秀意味着什么。但她并不惧怕,反而隐隐有了一丝期待,或许这是她改变命运的契机。
安比槐凝视着自己的女儿,满脸凝重地说道:“陵容啊,这次的选秀对于我们安家来说至关重要,关系到家族的兴衰荣辱,你一定要全力以赴,好好表现啊!”
安陵容微微颔首,表示明白父亲的期望,她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坚定。
由于安家被抬旗为满族正白旗人,因此得以成为第一批参加选秀入宫的女子。
到了选秀的那一天,安陵容身着一袭素净的衣裳,淡雅的气质在众多花枝招展的秀女中显得格外突出。
然而,她的出身虽然并不高贵,但是被抬旗以后,也没多少人能来往,也没有手帕胶,这一点引来了不少人的暗中轻视和议论。
就在这时,皇后身边的嬷嬷走了过来,她的目光锐利而挑剔,仿佛要在安陵容身上找出什么破绽来。
面对嬷嬷的审视,安陵容却表现得异常镇定自若,她不卑不亢地向嬷嬷行了个礼。
嬷嬷见状,冷哼一声,显然对安陵容的态度不太满意,然后转身离去。
进入宫殿后,安陵容终于见到了雍正皇帝。
当她的目光与皇上交汇的瞬间,她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一些,但她很快就稳住了心神。
皇上的目光在她身上稍作停留,随即开口问了几个问题。
安陵容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从容不迫地回答了皇上的问题,她的回答条理清晰,言辞得体。
皇上听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同时轻点了一下头,这个细微的动作似乎在传达着他对安陵容回答的认可和满意。
安陵容敏锐地捕捉到了皇上的这一反应,心中不由得涌起一阵喜悦。
她暗自思忖,这或许就是她一直等待的机会。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保持镇定,以免露出过于激动的神情。
皇帝显然对安陵容的表现十分满意,他再次微微颔首,然后将目光投向身旁的公公。
公公心领神会,立即高声喊道:“国公府嫡女安陵容留牌子赐香囊!”
这一声呼喊在宫殿中回荡,引起了众人的关注。
安陵容听到自己的名字被如此郑重地宣布,心中的喜悦愈发难以抑制,但她还是强作镇定,优雅地转身,缓缓退下。
在离开宫殿之前,安陵容按照宫廷的规矩,向负责记录的嬷嬷报备了自己的住址。嬷嬷仔细地记录下相关信息后,安陵容便领着自己的下人,步履轻盈地走出了宫殿。
过了一两天,国公府的大门被缓缓打开,一道耀眼的圣旨如同一道金色的闪电划破了清晨的宁静,照亮了整个府邸。
当安陵容的父亲颤抖着双手接过这道圣旨时,全家人都像被施了定身咒一样,瞬间围拢过来,屏息凝神地聆听着圣旨的内容。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有国公府嫡女安陵容,温婉贤淑,德才兼备,特封为妃,封号为荣。钦此!”
随着最后一个字的落下,整个府邸都像是被点燃了一般,爆发出一阵惊天动地的欢呼声。安陵容的父亲激动得热泪盈眶,他连忙跪地谢恩,声音因过于激动而有些颤抖:“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而安陵容本人,则在众人的簇拥下,缓缓起身。她的脸上洋溢着无法掩饰的喜悦和期待,那美丽的眼眸中闪烁着如同星辰般的光芒。
紧接着,小太监往后看了一眼,示意后面跟着嬷嬷上前,谄媚的对安陵容说道“荣妃娘娘,这位是宫里的教养嬷嬷,皇帝特意派他她来教导你宫中的规矩,咱家就先告退了。”说话的同时就要往外走。
安比槐示意旁边的下人,下人很有眼色的一个人跟着公公走,另一个人围着教养嬷嬷,两个下人都是训练好的,不约而同的暗中把自己袖口里的红包递给宣旨的公公和教养嬷嬷,请他们喝茶。
公公接过红包,脸上的谄媚笑容更浓了,连连称谢后说了一些,这次进宫的新晋小主有多少人后,便匆匆离去。
教养嬷嬷收了红包,态度也温和了几分,她上下打量着安陵容,说道:“娘娘,以后在这宫中,规矩可不能有半点差池,老奴定会好好教导您。”
安陵容微笑着点头,心里却明白,这宫中的日子只怕不会轻松。
接下来的日子,安陵容便跟着教养嬷嬷学起了宫中规矩。
嬷嬷十分严厉,稍有差错便会斥责。安陵容不敢有丝毫懈怠,日夜苦学。
一个月后,嬷嬷对安陵容的态度来了一个180度的转变,后来也才知道这个嬷嬷也是为了安陵容好,严师才能出高徒。
与此同时,府里也在为她入宫做着准备,添置了许多华丽的衣物和首饰。
终于,入宫的日子到了。安陵容坐在轿子里,心中既紧张又期待。
当轿子进入宫门的那一刻,她知道,自己的命运将彻底改变。
踏入那深深的宫墙,一场充满阴谋与争斗的宫廷生活正等着她,而她能否在这复杂的环境中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