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 > 第118章 仿品街的盐晶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福州茶市的真假斗 —— 康熙二十三年夏】

福州南台的茶市像被泼了桶金漆,日头底下晃得人睁不开眼。一排排摊位支着红布幡,都写着 御赐金骏眉,砖茶码得跟小山似的,可细看就不对劲 —— 范氏仿品的双驼纹刻得歪歪扭扭,驼眼处的

在正午阳光下泛着灰扑扑的光,像蒙了层灶灰。

王掌柜,您瞧这帮孙子。 赵二攥着拳头,指节捏得发白。他刚从街口绕了圈,范家的伙计正扯着嗓子喊:十文钱一块,跟宫里的一个样! 有个老汉捧着仿品砖看,被砖角的毛刺扎了手, 一声甩在地上,砖面摔出个豁口,露出里面的黄土芯。

王继祖却不急,往茶桌前一坐,慢悠悠沏了壶茶。茶汤在白瓷碗里转着圈,他捏起块自家的金骏眉砖,往阳光下举了举 —— 砖面的云母片闪着星星点点的银光,像撒了把碎星子。让他们卖。 他呷了口茶,真金不怕火炼,咱的砖也不怕比。

一、舌尖上的咸淡谱

未时的茶市涌进一群山民,扛着锄头刚从武夷山下工。领头的张老汉往范氏摊位前一站,抓起块仿品砖就往嘴里送, 咬了口,突然

地吐在地上:啥玩意儿?一股子土腥味!

范家伙计急了:老东西懂不懂茶?这是御赐的...... 话没说完,就被张老汉搡了个趔趄。老汉转身跑到王继祖的摊位,拿起块真砖也咬了口,眉头突然松开:对喽!这才是真的,带点咸丝丝的!

周围的人都围过来学样,真砖假砖各咬一口,很快就分出了高下。王继祖早就在砖角嵌了解县盐晶,米粒大小,舌尖一碰就尝得出,范氏的仿品只用黄泥压的,咬着跟嚼土坯似的。

去年在鹰嘴岩,王掌柜教过咱。 张老汉举着真砖喊,盐晶会说话,真砖带咸香! 山民们跟着起哄,把范氏的摊位围得水泄不通,仿品砖被扔得满地都是,踩得跟泥块没两样。

范家掌柜从后头挤出来,脸涨得像猪肝:你们懂个屁!这是新配方...... 话音未落,就被块真砖砸在脑门上,砖角的盐晶蹭了他一脸,咸得他直咧嘴。

二、磁石下的颤音诀

申时的日头往西斜,茶市突然来了个货郎,挑着副担子,前头挂着块马蹄形磁石,叮叮当当地摇着铃铛。验茶嘞!真金骏眉认磁石! 他把磁石往范氏的仿品砖上一放,砖纹丝不动,磁石滑落在地。

假的! 人群里爆发出哄笑。货郎又走到王继祖的摊位,磁石刚挨上砖面,就听见

的一声轻颤,砖上的双驼纹仿佛活了似的,驼眼处的盐晶混着磁粉,跟着磁石微微转动。

瞧见没? 货郎举起磁石转圈,真砖上的驼铃纹跟着晃,像在点头,这是晋商的老法子,磁粉混盐晶,假的学不来! 原来这货郎是赵二找来的,用的正是当年磁粉银锭的老手艺,范氏只知仿样子,哪懂这藏在砖芯里的门道。

范家掌柜气得掀了摊子,仿品砖滚得满地都是。有个看热闹的小孩捡起块,用磁石一吸,砖缝里掉出些黄土渣,逗得众人直笑。别让他跑了! 不知是谁喊了声,山民们围上去,把范家掌柜堵在中间,要他赔尝被骗的钱。

三、茶砖里的暗记图

酉时的茶市渐渐散了,王继祖让伙计们收拾摊位。张老汉捧着块真砖凑过来,压低声音说:王掌柜,范家的人昨晚往砖模里掺了东西,我瞅着像铅块。 他指的是仿品砖总比真砖沉些,砸在地上声音发闷。

王继祖摸出块真砖,往石桌上一磕, 一声脆响,砖面裂成整齐的几块,断面能看见细密的茶梗纤维。他们想加重分量充好货, 他捡起碎块,却不知咱的砖是三蒸三压,纤维里藏着气眼,轻一分才是真的。

正说着,货郎凑过来,塞给王继祖张纸条。上面画着个歪歪扭扭的窑址,旁边写着 今夜烧铅砖。王继祖捏着纸条冷笑,范氏这是要往砖里掺铅充重量,想让真金骏眉坏了名声,心肠够黑的。

得让他们烧不成。 赵二摩拳擦掌。王继祖摇摇头,往纸条上洒了点茶末:不用,咱给他们加点料。 他让伙计取来些硫磺粉,用棉纸包好,把这玩意儿悄悄放进他们的窑柴里,烧出来的砖......

四、窑火中的现形记

三更的梆子敲过,福州城西的土窑冒出黑烟。范家掌柜盯着窑门,脸上泛着油光 —— 今晚烧的砖里都掺了铅块,沉甸甸的压手,明天就能冒充真金骏眉卖高价。突然,窑顶

响了声,黑烟里混进股怪味,像烧着了头发。

咋回事? 他往窑里瞅,火光突然变成蓝绿色,映得砖面发绿,跟抹了铜锈似的。等开窑时,范家伙计都傻了眼 —— 掺了铅的砖全变成青黑色,用磁石一吸,铅块在砖里结成疙瘩,哗啦啦 掉出来。

原来王继祖让人放的硫磺粉,遇铅就会反应,把砖烧成青黑色,跟发霉了似的。范家掌柜瘫坐在地上,看着满窑废砖,突然明白过来:王继祖早就设好了套,就等他往里钻。

天刚亮,茶市上就传开了:范家烧假砖,烧成了鬼面砖! 有好事者把青黑砖摆在街口,引来一群人围观。张老汉用磁石一吸,铅疙瘩掉出来,吓得众人直往后躲:这是要毒死人啊!

五、盐晶映的人心秤

午时的太阳把茶市晒得发烫,王继祖的摊位前排起长队。百姓捧着真金骏眉砖,用舌尖舔,用磁石吸,玩得不亦乐乎。有个穿官服的悄悄挤进来,拿起块砖看了半天,突然问:这盐晶暗记,能拓下来当凭证不?

王继祖认出是福州府的税吏,心里明白了七八分。他取来张桑皮纸,往砖上抹了点茶汁,拓出个双驼纹,盐晶的位置显出白点点:官府若要验,随时来取。 税吏点点头,揣着拓片转身就走,没再提范氏的事。

赵二凑过来:东家,范家掌柜跑了,听说往泉州去了。 王继祖望着泉州方向,那里是海上茶路的起点,范氏怕是想往南洋卖假砖。他摸出块真砖,阳光下的云母片闪得耀眼: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他们的仿品砖,到哪都藏不住。

收摊时,张老汉送来筐新摘的 状元芽,非要塞给王继祖:您这盐晶判,不光辨真假,还辨人心。 王继祖接过茶芽,指尖沾着点盐晶粉末,在阳光下亮得像碎银。

他知道,范氏不会就此罢休,仿品街的闹剧只是开始。但看着百姓手里捧着真砖,用舌尖舔出咸香时的笑脸,突然觉得这茶砖上的盐晶、磁粉、云母片,早不是简单的防伪记号,而是晋商在人心上刻的印 —— 比任何御赐玉牌都金贵。

暮色里,茶市的灯笼亮起来,照着满地的碎砖。范氏仿品的灰影在灯笼下缩成一团,而王氏真砖的银光,正顺着茶路往远处蔓延,像条撒满碎星的河。